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蓉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
  • 作者:黃蓉生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isn:9787300108391
  • 出版時間:2009-07-01
  • 開本:16
  • 頁數:33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定位、實踐依據和價值取向出發,深入闡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發展、歷史演進、已有成就、時代境遇、國情國策、目標追求、支撐基礎、現實關注、路徑選擇、關鍵環節和根本所在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問題與對策的有機結合,是一本全面系統研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著作,對於進一步深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者簡介

黃蓉生,女,兩南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已主持完成20餘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著作30餘部,其中個人專著4部。獲國家優教成果獎和省部級優教成果獎、優秀科研成果獎6項。曾被中組部、人事部等六郜委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榮獲“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和“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查看全部>>

目錄

導論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定位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依據
三、全面小康社會的價值取向
第一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發展
第一節 不同視域下的小康社會思想
一、國外先哲的小康社會思想
二、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小康社會思想
三、中國歷史上的小康社會思想
四、科學社會主義的小康社會思想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人的小康社會思想
一、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小康社會思想
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小康社會思想
三、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小康社會思想
四、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小康社會思想
第三節 全面小康社會的科學內涵
一、經濟更加發展
二、民主更加健全
三、科教更加進步
四、文化更加繁榮
五、社會更加和諧
六、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第二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從貧困落後到基本溫飽的實踐
一、解決從貧困落後到基本溫飽的現實需要
二、從貧困落後到基本溫飽的科學內涵
三、從貧困落後到基本溫飽的歷史過程
第二節 從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的跨越
一、從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跨越的客觀必然
二、從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跨越的基本要求
三、從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跨越的發展進程
第三節 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發展
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發展的時代必然
二、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發展的基本標識
三、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發展的不斷推進
第三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已有成就
第一節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三、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四、對外經濟迅猛發展
第二節 民主政治不斷完善
一、制度不斷健全完善
二、基層民主長足發展
三、依法治國成效明顯
四、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第三節 文化國力逐步提升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紮實推進
二、社會道德文明水準曰益提高
三、中華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強
四、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深化
第四節 社會發展日趨和諧
一、科教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二、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三、社會管理逐步規範
四、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第四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境遇
第一節 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
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二、急劇變化的當今世界
三、深刻變革的當代中國
第二節 國際衡量的新視角
一、已開發國家小康社會的尺度
二、開發中國家小康社會的標桿
三、國外小康社會建設的啟示
第三節 黨的執政理念的新發展
一、以人為本
二、科學發展
三、依法治國
四、民主執政
第五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情與國策
第一節 立足中國國情
一、對中國國情的認識不斷深化
二、中國國情的總體框架
三、立足國情促進發展
第二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一、發展社會生產力
二、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四、以民富國強為經濟建設目標
第三節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一、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四、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第四節 堅持改革開放
一、不斷解放思想
二、繼續深化改革
三、堅持擴大開放
四、正確處理改革與開放的關係
第六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追求
第一節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
三、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措施
第二節 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一、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意義
二、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
三、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具體措施
第三節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一、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重要意義
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具體措施
第四節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一、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義
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
三、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具體措施
第五節 建設生態文明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
二、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
三、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措施
第七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支撐基礎
第一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意義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途徑
第二節 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一、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大價值
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基礎工程
三、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環節
第三節 增強文化軟實力
一、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意義
二、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基本要求
三、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基本途徑
第四節 促進統籌城鄉發展
一、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意義
二、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任務
三、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途徑
第八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關注
第一節 社會利益發展更趨多樣
一、社會利益多元的客觀必然性
二、社會利益多元的主要表現
三、正確處理不同利益的關係
第二節 改革攻堅階段任務艱巨
一、改革處於攻堅階段
二、攻堅階段的主要任務
三、完成攻堅階段主要任務的對策思考
第三節 社會轉型期矛盾增多
一、社會發展進入轉型期
二、社會轉型期矛盾層出
三、正確處理社會轉型期的各種矛盾
第九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路徑選擇
第一節 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一、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歷史沿革
二、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的當代架構
三、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實現途徑
第二節 促進社會公平發展
一、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二、實現社會公平發展面臨的困境
三、促進社會公平發展的基本路徑
第三節 維護社會各階層合法權益
一、社會各階層現狀概況
二、維護社會各階層正當利益的機制
三、維護社會各階層合法利益的制度化建設
第四節 統籌協調區域發展
一、統籌協調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統籌協調區域發展的科學內涵
三、統籌協調區域發展的舉措
第十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
第一節 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一、執政黨建設的重大課題
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時代要求
三、切實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節 繼續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一、繼續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
二、繼續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根本要求
三、繼續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實踐舉措
第三節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一、和平發展道路的科學內涵
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時代必然
三、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關鍵所在
第十一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所在
第一節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指導思想
一、全面貫徹“四個基本”的根本方針
二、始終堅持“四個以”的工作布局
三、努力凸顯“三性”的總體要求
第二節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總體目標
一、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
二、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
三、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
四、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第三節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主要任務
一、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二、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
三、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
四、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五、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第四節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本質要求
一、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二、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
三、全面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認真總結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突出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經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幾十年的共同努力,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鞏固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揮了“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理論研究隊伍,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體制機制。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當之無愧的主力軍,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近年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既教書育人又潛心治學,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努力構建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