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

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

《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是200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威廉·I.羅賓遜 。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
  • 頁數: 245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20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庫
平裝: 2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0
ISBN: 9787509707265, 7509707269
條形碼: 9787509707265
尺寸: 22.4 x 14.8 x 2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威廉·I.羅賓遜 譯者:高明秀
威廉·I.羅賓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社會學、全球化與國際化問題、拉丁美洲和伊比利亞地區的研究,代表作有《跨國衝突:中美洲,社會變革和全球化》、《促進多頭政治:全球化,美國的干涉和霸權》等。

內容簡介

《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內容為:近年來,有關全球化的學術和政治爭論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話題。既然與該主題相關的著作層出不窮,那么《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能給讀者帶來什麼新意呢?儘管近些年來,著者對全球化這一主題所持的觀點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但直至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是首次對某些問題進行分門別類的探討。著者一直沒有機會簡明扼要但又完整無缺地組織著者的理論和觀點。因此,著者希望《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能以一種可以被研究全球化的學生以及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普通公眾所理解的方式來展示一種特殊的全球化理論,這一理論是以全球資本主義的研究為基礎的。

媒體評論

威廉·I.羅賓遜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批判性研究領域內占有一席之地。他在本書中用生動嚴謹的語言指出,世界一歷史正在進入資本主義的新階段,期間權力、抵抗和鬥爭都被賦予了新的形式。
——馬克·魯珀特(Mark Rupert),雪城大學(Syracusc University)
作者認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尤其是全球經濟跨國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本書因其說服力、生命力以及對民主的全球秩序的重大作用而引人矚目。
——羅蘭·羅伯遜(Roland Robertson),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
儘管當前有關全球化主題的圖書數不勝數,但本書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提出的新穎觀點徹底粉碎了全球化是與自由的國際貿易或者國家消失有關的假象。作者對世界秩序問題綱舉目張,重點論述了階級和跨國權力機構。
——安凱·胡格威特(Ankie Hoogvelt),謝菲爾德人學(Univcrsity of Sheffield)
作者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輪廓的敘述言簡意賅,說服力強。對於任何想要了解全球情勢及其發展前景的人而言,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圖書。
——克雷格·N.墨菲(Craig N.Murphy),威爾斯利學院(Wcllesley College)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全球化:世界資本主義劃時代的變化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各個時代及作為系統變化的全球化
第二節 從世界經濟到全球經濟
第三節 經濟的跨國化:一些經驗參考值
第二章 全球階級的形成與跨國資本家階級的崛起
第一節 全球階級的形成:從國家階級到跨國階級
第二節 跨國資本家階級的形成:一些經驗參考值
第三節 通向跨國霸權
第三章 跨國國家
第一節 跨國國家機器的概念化
第二節 民族國家和跨國資本的權力
第三節 20世紀60年代至2000年跨國國家的形成:一些經驗參考值
第四節 跨國市民社會,跨國資本家階級和跨國國家
第五節 美國難道不是超級大國嗎?關於美國霸權和霸權轉移的爭論
第六節 跨國國家,國家理論以及對國家研究的認識論關注
第四章 全球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國際社會的前景
第一節 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和歷史終結論的破滅
第二節 資本主義積累過剩的困境
第三節 國際社會的霸權之爭
第四節 全球主義联盟霸權的瓦解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