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

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

《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比較》由孟鐘捷等編寫,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
  • 作者孟鐘捷    
  • ISBN:9787542640239
  • 頁數:539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3-4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副標題: 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比較
出版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孟鐘捷
副標題: 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比較
出版年: 2013-4
ISBN: 9787542640239

作者簡介

作者:孟鐘捷 (德國)蘇珊·波普 (韓國)吳炳守
孟鐘捷,男,1978年生,歷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主要從事20世紀世界史、德國現代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4—2005年在德國不萊梅大學歷史系進修德國現代史。2006年3月在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曾在《世界歷史》、《安徽史學》等雜誌上發表十餘篇論文。
蘇珊·波普,歷史學博士,德國奧格斯堡大學人文歷史系教授,國際歷史教育協會主席,主要從事歷史教育的教學和研究。
吳炳守,歷史學博士,韓國東北亞財團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與歷史教育的教學和研究。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亞歐歷史的轉折點
關於20世紀中國歷史發展主線的一些思考
20世紀中國學校歷史教育中的國民意識
亞洲對壘歐洲:1945年以來韓國中學世界史課程概念框架的
傳承和變化
當前史學研究中的冷戰與德國的重新統一——研究狀況與研究視角
可視的不對稱——德國歷史文化中的冷戰偶像
第二部分亞歐歷史教科書中的教學觀念比較
全球時代的世界史課程:國際比較中的構想
全球歷史視野下的國史教育芻議
上海市高中歷史教科書的世界通史觀
德國歷史教育中的“世界歷史觀”,作為對全球化挑戰的一種回應
上海高考中的世界歷史
戰後韓國的世界史教育和世界史學術體系
中國中學歷史教育中的第j次世界大戰:新世紀以來的特徵
及其反思
新課改中的中學世界歷史教學——以中日關係史教學為例
第三部分歷史文化與公共歷史
近十餘年中國冷戰史研究新氣象
韓國的冷戰研究與教育
與冷戰結束相關的韓國大眾史學與歷史敘事
德國大眾歷史雜誌中的“冷戰”
紀念館與博物館中的冷戰史和民主德國史
第四部分教科書分析:轉折點前後教科書中的世界史之比較
中國世界近代史教科書中的分期問題(20世紀中葉以來)
韓國中學課程改革後世界史學科內容系統的組織與變化
日本國家教學大綱與歷史教科書編撰的變遷
德國歷史教科書教學觀念的演變及“轉折點”,1970—1989
論中學歷史教材中的西方中心觀
高中歷史課本中國古代科技史書寫中的西方中心意識以近r年
人教版為中心
冷戰——1989年前後德國歷史教科書中記述的德國現象還是國際性現象?
中、英中學歷史教科書“副課文系統”分析比較
通過了解增進理解——一位中學教師眼裡的德國歷史及其教學思考與實踐
“1945年至今世界史的呈現: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的比較”研討會
綜述
與會者名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