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

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

《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是《臨床檢驗免疫學》的配套教材,在與理論教材總體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具體敘述內容作為互補,注重本教材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結合臨床醫學免疫學發展的需要,擴充介紹新實驗、新技術,注重《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的新穎性與實用性。《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共5章,包括傳統且經典的抗原抗體反應,新穎且實用的各類免疫學檢測技術,如標記免疫測定、細胞免疫功能測定和其他免疫學相關測定,還有適用於基礎科研的抗原抗體製備技術等。全書內容系統、完整、新穎,既保留傳統且經典的精華部分,又結合目前臨床的實際需要刪除與現狀不協調部分,補充臨床免疫學診斷的新知識、新技術。《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供高等醫藥院校醫學檢驗本科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和臨床檢驗工作者以及研究生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臨床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94頁
  • 開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季育華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20076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臨床檢驗免疫學實驗指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體外抗原與抗體反應測定技術
第一節 凝集反應
一、直接凝集試驗
二、間接凝集試驗
三、協同凝集試驗
四、間接凝集抑制試驗
第二節 沉澱反應
一、液相沉澱試驗
二、凝膠擴散試驗
三、免疫電泳試驗
第三節 補體與補體參與的反應
一、血清總補體活性測定
二、補體各成分的測定
三、補體參與反應的測定
思考題

第二章 免疫標記技術
第一節 酶免疫技術
一、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二、酶免疫組化試驗
三、免疫印跡試驗
第二節 其他免疫標記技術
一、螢光免疫技術
二、膠體金標記免疫測定技術
三、發光免疫分析技術
四、放射免疫測定技術
思考題

第三章 細胞免疫測定技術
第一節 免疫細胞的分離與分類
一、PBMC的分離
二、單個核細胞中淋巴細胞的純化
三、不同淋巴細胞的分離
四、T細胞亞群的測定
第二節 免疫細胞功能檢測
一、免疫細胞功能非特異檢測
二、免疫細胞功能特異檢測
三、細胞因子的檢測
思考題

第四章 其他免疫學檢測試驗
第一節 變態反應的測定
一、皮膚試驗
二、血清IgE測定
第二節 移植免疫相關檢測
一、混合淋巴細胞反應
二、HLA配型(血清定型法)
思考題

第五章 抗原抗體的製備技術
第一節 抗原的製備與鑑定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提取
二、免疫球蛋白IgG的鑑定
三、免疫球蛋白IgG的純化
第二節 抗體的製備與鑑定
一、多克隆抗體的製備
二、單克隆抗體的製備與鑑定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免疫學實驗常用試劑及配製方法
附錄二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附錄三 思考題參考答案

文摘

插圖:




【注意事項】1.波長和濾光片的選擇應當準確,嚴格參照試劑操作說明並熟悉儀器的具體功能。如以I'MB為底物時,測定用波長應選擇450 nm;而底物為OPD時,測定用波長是492 nm。
2.單/雙波長比色的選擇要適當,其中單波長比色是指僅選擇對顯色物具有最大吸收的波長TMB時的450 nm;而OPD時的492 nm)進行比色測定;雙波長比色是指除了選擇前述的最大吸收波長外,還選擇非敏感波長(如630 nm)各比色1次,求出其差值。單波長比色時讀的數值,可包括酶反應後特異顯色的吸光度和其他附在微孔板上的指紋、刮痕、灰塵等髒物所致的吸光度之和;雙波長比色中已將上述那些非敏感波長的吸光度減除,其讀的數值更具有特異性。
3.空白孔的設定應合理。雙波長比色如仍設空白孔,可能會出現有些測定孔的數值為負數。而單波長比色時設定空白孔可有助於排除某些微孔空白時的非特異干擾。但是在ELISA測定中單個空白孔的非特異吸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即每次或同次測定空白孔位置的不同均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吸光度,所以雙波長比色更為理想。
4.酶標儀的自身狀況變化也影響著實際的檢測結果。所以需要定期的檢查與校準。具體操作可參見附錄。

序言

本書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醫學檢驗(本科)教材《臨床檢驗免疫學》的配套教材。內容分為5章11節,近40個檢測實驗項目,其中包括經典、實用與和檢驗領域新近發展又符合臨床需要的項目。作為配套實驗教材,本書堅持與理論教材在編寫原則上保持一致,在內容上互為補充,避免不必要的重複,突出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為臨床實驗室輸送有用人才。
臨床檢驗免疫學的迅猛發展,帶動了檢驗技術的改革與發展。許多以設備為載體的新型免疫學檢測技術,以及與其相配套的診斷用試劑(盒)的大量出現,使得目前大多數臨床免疫學檢測試驗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技術人員的依賴。為此有許多醫學院校已經將某些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相對經典的免疫學檢測項目等的教學內容做了不同程度的削減。本書面對使用對象,結合現實需要,經過精心的構思與編寫,力爭做到:(1)參考先前的幾本專業教材,保留其精華部分,調整與現狀不協調部分,如將補體結合試驗完全剔除,並對內容的次序等做了大調整;(2)調整以往大量教材中驗證用的試驗項目,儘可能選擇目前臨床上常用且所用試劑材料容易獲得的項目,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的能與臨床實際用的保持一致;(3)在內容、表述形式和程度的安排方面,力爭做到使本書既適用於高等醫藥院校醫學檢驗本科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又可供從事臨床免疫學檢驗的專業人員和研究生等使用。
本教材編寫的難點在於國家尚沒有統一的指導大綱,對培養對象的要求(水準)、師資力量以及學校設施等全國各地間存在顯著差異。編者的初衷是儘可能滿足眾多需求,仍有不足之處請多多諒解。在編寫過程中,本書還得到了孔憲濤教授、陶義訓教授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的支持與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最後,衷心希望廣大師生和醫學檢驗工作人員在使用過程中對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