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預防醫學

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預防醫學

《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預防醫學(供護理及相關醫學專業用)(第2版)》是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等相關檔案要求,結合衛生部相關執業考試特點,根據《預防醫學》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課程特點編寫而成。全書共12章,內容有:預防醫學的概念,環境與健康概述,生活環境與健康,食物與健康,職業環境與健康,社會環境與健康,健康危險因素及健康促進,預防保健策略,疾病預防與控制,醫學統計學方法,流行病學方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等。書末的附錄為查閱醫學統計學相關問題提供方便。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預防醫學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頁數:26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作者:羅朝元 周英果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75550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預防醫學(供護理及相關醫學專業用)(第2版)》本著“理論適度夠用,技術套用能力突顯”的原則,注重培養醫藥衛生類高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適合醫藥衛生高職教育及專科、函授及自學高考等相同層次不同辦學形式教學使用,也可作為醫藥行業培訓和自學用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預防醫學的概念、戰略地位與作用
二、預防醫學的內容、方法和特點
三、預防醫學發展簡史
四、預防醫學的核心策略
第二章環境與健康概述
第一節人類的環境
一、有關環境的幾個概念
二、人與環境的關係
第二節環境污染及其對健康的損害
一、環境污染概述
二、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三、影響環境污染物對健康損害的因素
四、環境污染的防制原則
第三章生活環境與健康
第一節地質環境與健康
一、概述
二、碘缺乏病
三、地方性氟病
四、其他地方病
第二節大氣與健康
一、大氣的垂直結構
二、大氣的化學組成及其衛生學意義
三、大氣的物理性狀及其衛生學意義
四、大氣污染的來源
第三節飲用水衛生與健康
一、生活飲用水與健康
二、生活飲用水的基本衛生要求和評價
三、飲用水的淨化與消毒
第四章食物與健康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素
一、基本概念
二、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三、能量
四、植物化學物
第二節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一、糧穀類
二、豆類
三、蔬菜和水果類
四、肉、禽、魚、蛋、奶類
第三節合理營養
一、膳食結構
二、平衡膳食
三、特殊人群的合理營養
第四節營養調查及評價
一、概述
二、膳食調查
三、人體測量和臨床檢查
四、實驗室檢驗
第五節食品安全簡述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二、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
三、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策略和措施
第六節食物中毒
一、概述
二、細菌性食物中毒
三、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四、化學性食物中毒
五、食物中毒的調查與處理
第五章職業環境與健康
第一節職業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第二節職業性損害
一、職業病
二、工作有關疾病
三、工傷
四、職業性損害的防制
第三節常見的職業性中毒
一、鉛中毒
二、汞中毒
三、苯中毒
四、刺激性氣體中毒
五、窒息性氣體中毒
六、農藥中毒
第四節矽沉著病
一、接觸矽塵作業
二、影響矽沉著病發病的因素
三、基本病理變化和發病機制
四、臨床表現
五、併發症
六、矽沉著病的診斷
七、矽沉著病的治療與預防
第五節常見物理因素職業病
一、常見的物理性有害因素
二、高溫作業與中暑
第六章社會環境與健康
第一節社會因素與健康
一、經濟發展與健康
二、社會發展與健康
三、文化教育與健康
四、人口與健康
五、衛生保健服務與健康
第二節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
一、個性心理特徵與健康
二、行為和生活方式與健康
三、生活事件與健康
四、社會心理因素所致疾病的防治
第七章健康危險因素及健康促進
第一節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概念
二、亞健康狀態
三、健康與疾病的關係
第二節健康危險因素及評價
一、健康危險因素的概念和分類
二、健康危險因素的作用特點
三、健康危險因素的評價方法
第三節健康的行為
第四節健康促進
一、健康促進概述
二、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聯繫與區別
三、健康促進的基本內容、方法
第八章預防保健策略
第一節初級衛生保健
一、初級衛生保健的含義
二、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內容
第二節社區衛生服務
一、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
二、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
三、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
四、社區衛生服務的原則和實施
第九章疾病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醫源性疾病的防制
一、醫院感染的防制
二、藥源性醫源性疾病的防制
第二節慢性病的防制
一、心腦血管疾病的防制
二、糖尿病的防制
三、惡性腫瘤的防制
四、肥胖的防制
第三節傳染病的防制
一、流行病學概述
二、傳染病的防制措施
第十章醫學統計學方法
第一節統計學中的若干個基本概念
一、總體、樣本和樣本含量
二、同質與變異
三、誤差
四、參數與統計量
五、小機率事件
六、變數的類型
第二節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
一、統計設計
二、收集資料
三、整理資料
四、分析資料
第三節統計表與統計圖
一、統計表
二、統計圖
第四節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及分析
一、頻數分布
二、描述集中趨勢的指標
三、描述離散趨勢的指標
四、常態分配及其套用
五、醫學參考值範圍的制定
六、標準誤和總體均數可信區間的估計
七、均數的假設檢驗
八、假設檢驗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節定性資料的統計描述及分析
一、相對數的種類及計算
二、率的標準化法
三、率的抽樣誤差和總體率可信區間的估計
四、率和構成比的假設檢驗
第六節秩和檢驗
一、配對比較的符號秩和檢驗
二、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三、多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第十一章流行病學方法
第一節概述
一、流行病學的用途
二、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三、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
第二節描述性研究
一、現況調查
二、暴發調查
三、疾病流行強度
四、疾病的三間分布
第三節分析性研究
一、病例對照研究
二、佇列研究
第四節實驗性研究
一、實驗性研究的分類
二、實驗性研究的基本原則
三、實驗設計
第十二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
第一節概述
一、背景
二、突發公共事件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第二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調查及處置常規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原則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調查一般程式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常規
附表
附表1標準正分布曲線下左側尾部面積咖(p)值
附表2t界值表
附表3F分布界值表
附表4百分率可信區間
附表5X2界值表
附表6T界值表(配對比較的符號秩和檢驗用)
附表7T界值表(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用)
附表8H界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