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是在總結多年來親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適應親職教育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和家長兒童需求,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制定的國家層面的親職教育指導大綱。在指導原則、指導內容、指導形式等方面遵循親職教育的特點和兒童身心成長發展規律,按照年齡段劃分親職教育的指導內容,規範親職教育指導行為,是全國各級各類親職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和親職教育指導者開展親職教育指導的重要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 發布文號:婦字〔2010〕6號
  • 發布時間:2010年2月8日
  • 所屬類型:國家法律法規
相關檔案,適用範圍,指導原則,內容要求,修訂版本,保障措施,

相關檔案

婦字〔2010〕6號
關於印發《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婦聯,教育廳(教委),文明辦,民政廳,衛生廳,人口計生委,關工委: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親職教育理論體系建設,規範親職教育指導內容和要求,提高親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全國婦聯與教育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關工委聯合印發《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以下簡稱《大綱》)。
現將《大綱》印發給你們,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大綱》要求,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積極推動親職教育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促進親職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全 國 婦 聯 教 育 部
中 央 文 明 辦 民 政 部
衛 生 部 國家人口計生委
中國關工委
2010年2月8日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提高全國親職教育總體水平,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以下簡稱《大綱》)。

適用範圍

《大綱》適用於各級各類親職教育指導機構和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宣傳媒體等組織對新婚夫婦、孕婦、18歲以下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開展的親職教育指導行為。

指導原則

親職教育指導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
一是堅持“兒童為本”原則。親職教育指導應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兒童合理需要與個性,創設適合兒童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景,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特別關注女孩的合法權益,促進兒童自然發展、全面發展、充分發展。
二是堅持“家長主體”原則。指導者應確立為家長服務的觀念,了解不同類型家庭之家長需求,尊重家長願望,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重視發揮父母雙方在指導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和影響,指導家長確立責任意識,不斷學習、掌握有關親職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為子女樹立榜樣,為其健康成長提供必要條件。
三是堅持“多向互動”原則。親職教育指導應建立指導者與家長、兒童,家長與家長,家庭之間,家校之間的互動,努力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相互促進的環境與條件。

內容要求

(一)
1、親職教育指導重點
新婚期及孕期的親職教育指導主要是引導夫婦共同做好優生優育優教的知識準備,並為新生命的誕生做好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重視婚檢、孕前檢查和優生指導,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鼓勵新婚夫婦主動參與婚前醫學健康檢查,選擇適宜的受孕年齡和季節,並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計畫懷孕夫婦在懷孕前參加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諮詢指導等專項服務。對於大齡孕婦、有致畸因素接觸史的孕婦、懷孕後有疾病的孕婦以及具有其他不利優生因素的孕婦,督促其做好產前醫學健康諮詢及診斷。對於不孕不育者,引導其科學診斷、對症治療,並給予心理輔導。
(2)關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胎兒。指導孕婦掌握優生優育知識,配合醫院進行孕期篩查和產前診斷,做到早發現、早干預;避免菸酒、農藥、化肥、輻射等化學物理致畸因素,預防病毒、寄生蟲等致畸因素的影響;科學地增加營養、合理作息、適度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3)做好相應準備,迎接新生命降臨。指導準家長做好新生兒出生的相應準備,學習育兒的方法和技巧,購置兒童生活必備用品和保障母嬰健康的基本衛生用品,營造安全溫馨的家庭環境。
(4)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健康。加大宣傳力度,指導孕婦認識自然分娩的益處,認真做好孕婦產前醫學檢查,並協助舒緩臨盆孕婦的焦慮心理。
(二)
1、0—3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嬰幼兒期即從出生到大約3歲,是個體神經系統結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身高和體重均有顯著增長;遵循由頭至腳、由中心至外圍、由大動作至小動作的發展原則,逐漸掌握人類行為的基本動作;語言迅速發展;表現出一定的交往傾向,樂於探索周圍世界;逐步建立親子依戀關係。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提倡母乳餵養,增強嬰兒免疫力。指導乳母加強乳房保健,在產後儘早用正確的方法哺乳;在睡眠、情緒和健康等方面保持良好狀態,科學飲食,增加營養;在母乳不充分的階段採取科學的混合餵養方法,適時添加輔食。
(2)鼓勵主動學習,掌握兒童日常養育和照料的科學方法。指導家長按時為兒童預防接種,培養兒童健康的衛生習慣,注意科學的飲食調配;及早對孩子進行發展干預,讓孩子多看、多聽、多運動、多撫觸,帶領兒童開展適當的運動、遊戲,增強兒童體質;了解兒童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表現,學會傾聽、分辨兒童的“語言”,安撫兒童的情緒;學會了解兒童的發病徵兆及應對方法,掌握病後護理常識。
(3)設定生活規則,養成兒童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指導家長了解嬰幼兒成長的規律及特點,為兒童設定日常生活規則,並按照規則指導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重視發揮父親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場景進行隨機教育;指導家長採用鼓勵、表揚等正面強化教育措施,塑造兒童的健康生活方式
(4)加強感知訓練,提高兒童感官能力,預防兒童傷害。指導家長創設兒童自如爬行、充分活動的獨立空間與條件,隨時、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物品和現象,挖掘其內含的教育價值,讓兒童在爬行、觀察、聽聞、觸摸等訓練過程中獲得各種感官活動的經驗,促進兒童的感官發展。同時要加強家庭保護,防止意外傷害發生。
(5)關注兒童需求,激發兒童想像力和好奇心。指導家長為兒童提供抓握、把玩、塗鴉、拆卸等活動的設施、工具和材料;用親子遊戲的形式發展兒童雙手協調、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用心欣賞兒童的行為和作品並給予鼓勵,分享兒童的快樂,促進兒童直覺動作思維發展,滿足兒童好奇、好玩的認知需要。
(6)提供言語示範,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指導家長為兒童創設寬鬆愉快的語言環境;提高自身口語素養,為兒童提供良好的言語示範;為兒童的語言學習和模仿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兒童多開口;積極回應兒童的言語需求,鼓勵兒童之間的模仿和交流。
(7)加強親子溝通,養成兒童良好情緒。指導家長關注、尊重、理解兒童的情緒,多給與兒童鼓勵和支持;學習親子溝通的技巧,以民主、平等、開放的姿態與兒童溝通;客觀了解和合理對待兒童過度的情緒化行為,有針對性地實施適合兒童個性的教養策略。培養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
(8)幫助兒童適應幼稚園生活。入園前,指導家長有意識地養成兒童自理能力、聽從指令並遵循簡單規則的能力等。入園後,指導家長積極了解兒童對幼稚園的適應情況,在兒童出現不良情緒時通過耐心溝通與疏導來穩定兒童的情緒,分析入園不適應的原因,正確面對分離焦慮。
(三)
1、4—6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4—6歲是兒童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具體表現在:兒童的身高、體重、大腦、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大肌肉的發展已能保證兒童從事各種簡單活動;兒童直覺行動思維相當熟練,並逐漸掌握具體形象思維;兒童辭彙量迅速增長,基本掌握各種語法結構;兒童開始表現出一定興趣、愛好、脾氣等個性傾向以及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傾向。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加強兒童營養保健和體育鍛鍊。指導家長帶領兒童積極開展體育鍛鍊;根據兒童的個人特點,尋找科學合理而又能為兒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學搭配兒童飲食,做到營養均衡、種類多樣、比例適當、飲食定量、調配得當;不斷學習關於兒童營養的新理念、新知識。
(2)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指導家長與兒童一起制定兒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積極運用獎勵與忽視並行的方式糾正並消除兒童不良的行為方式與癖好;定期帶領兒童進行健康檢查。
(3)抓好安全教育,減少兒童意外傷害。指導家長提高安全意識,儘可能消除居室和周邊環境中的傷害性因素;以良好的榜樣影響、教育、啟迪兒童;結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對兒童實施安全教育,提高兒童的生命意識;重視兒童的體能素質,通過活動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兒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指導家長關注兒童日常交往行為,對兒童的交往態度、行為和技巧及時提供幫助和輔導;注意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增強兒童交往的自信心;開展角色扮演遊戲,幫助兒童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並積極為兒童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培養兒童樂於與人交往的習慣和品質。
(5)增強兒童社會適應性,培養兒童抗挫折能力。指導家長鼓勵兒童以開放的心態充分展示自己,同時樹立面對挫折的良好榜樣;充分利用傳播媒介,引導兒童學習面對挫折的方法;適時、適宜地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創設面對變化與應對挫折的生活情境與鍛鍊機會;在兒童遇到困難時以鼓勵、疏導的方式給孩子以必要的幫助與支持。
(6)豐富兒童感性知識,激發兒童早期智慧型。指導家長帶領兒童關心周圍事物及現象,多開展戶外活動,以開闊兒童的眼界,豐富兒童的感性知識;靈活採用個別化教育手段,有針對性地鼓勵兒童積極活動、主動參與、積累經驗、發展潛能;改變傳統的灌輸、說教方式,以開放互動的方式讓兒童在玩中學、在操作中探索、在遊戲中成長。
(四)
1、7—12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7—12歲是整個兒童期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該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兒童身高和體重處於比較迅速的發展階段;外部器官有了較快發展,但感知能力還不夠完善;兒童處於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階段;情緒情感方面表現得比較外顯。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做好兒童健康監測,預防常見疾病發生。指導家長科學安排兒童的飲食,引導兒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作息習慣;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注意用眼衛生並定期檢查視力;督促兒童堅持開展體育鍛鍊,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定期做好兒童健康監測。
(2)將生命教育納入生活實踐之中。指導家長帶領兒童認識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幫助兒童建立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呵護生命的意識;抓住日常生活事件增長兒童居家出行的自我保護知識及基本的生命自救技能。
(3)培養兒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指導家長重視養成教育,防止因為溺愛造成孩子的依賴性,注重兒童生活自理意識的培養;創設家庭環境,堅持從細微處入手,以激勵教育為主,提高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
(4)培養兒童的勞動觀念和適度花費習慣。指導家長教授兒童一定的勞動技巧,給兒童創造勞動的機會,培養兒童勞動的熱情;鼓勵兒童參與家庭財務預算,合理支配零用錢,防止欲望膨脹,形成量入為出的觀念,培養兒童理財的意識。
(5)引導兒童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信做事。指導家長為兒童樹立積極的人格榜樣,創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及時抓住日常生活事件教育兒童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學會關心、感激和回報他人。
(6)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指導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創設安靜的環境,引導兒童專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正確對待兒童的學習成績。
(五)
1、13—15歲兒童身心發展特點
13—15歲的兒童正處於告別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即青春期。青春期的兒童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巨變”:各項身體指標接近於成人;性激素分泌大大增加,引起了性的萌發與成熟;感知覺能力不斷提高,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逐步採用有意記憶的方法,其抽象邏輯思維日益占據主要地位;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情感不再完全外露,但情緒還不穩定、易衝動。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對兒童開展適時、適當、適度的性別教育。指導家長進行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指導,幫助兒童認識並適應自己的生理變化;開展科學的性心理輔導,進行青春期異性交往的指導;加強對兒童的性道德觀念教育,並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引導兒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洩情緒。
(2)利用日常生活細節,開展倫理道德教育。指導家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發揮道德榜樣作用;把“修德做人”放在首位,強化兒童的倫理道德意識;肯定兒童的自我價值意識,立足道德的積極面引導兒童;創設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淨化家庭和社會文化環境
(3)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引導兒童正確使用各種媒介。指導家長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識與技能;樹立民主意識,做兒童的朋友,了解兒童使用各種媒介的情況;培養兒童對信息的是非辨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鼓勵兒童在使用網路等媒介的過程中學會自我尊重、自我發展;多關心鼓勵對網路等媒介使用上癮的兒童,並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尋求專業諮詢和心理援助。
(4)重視兒童學習過程,促進兒童快樂學習。指導家長和兒童樹立正確的學業態度和應試心理;重視兒童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兒童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與技巧;與兒童共同制定學習目標,並對取得階段性成績的兒童予以及時鼓勵;在兒童考試受挫時鼓勵兒童。
(5)尊重和信任兒童,促進良好的親子溝通。指導家長擺正心態,以平等的姿態與兒童相處;學習與兒童溝通的技巧,學會運用委婉、民主、寬容的語言和態度對待兒童;學會傾聽兒童的意見和感受,學會尊重、欣賞、認同和分享兒童的想法;學會採取正面方式激勵兒童。
(6)樹立正確的學業觀,尊重兒童的自主選擇。指導家長幫助兒童樹立信心,勇於面對現實;協助兒童綜合分析學業水平、興趣愛好、未來規劃等,選擇適合其發展的高中、職校或其他發展方式;寬容地對待兒童的自我選擇。
(六)
1、16—18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16—18歲的兒童經過青春期的迅速發育後進入相對穩定時期。其身體生長主要表現在形態發育、體內器官的成熟與機能的發育、性生理成熟等方面;在認知方面,兒童認知結構的完整體系基本形成,抽象邏輯思維占據優勢地位;觀察力、聯想能力等迅速發展;情緒情感方面以內隱、自製為主,自尊心與自卑感並存;性意識呈現身心發展不平衡的特點。
2、親職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引導兒童樹立積極心態,儘快適應學校新生活。指導家長引導兒童樹立健康的人生態度;經常與兒童溝通交流,掌握兒童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經常與學校聯繫,了解兒童可能遇到的適應問題並及時提供家庭支持。
(2)引導兒童與異性正確交往。指導家長根據該年齡階段兒童個性特點,引導兒童積極開展社交活動和正常的異性交往;利用日常生活的相關事件,適時適當適度開展性生理、性心理輔導;對有“早戀”行為的兒童,指導家長學會提供經驗參考,幫助兒童提高應對問題的現實處理能力。
(3)引導兒童“學會合作、學會分享”。指導家長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等形式,與兒童一起平等、開放地討論家庭事務,並共同分擔家庭事務;鼓勵兒童在集體生活中鍛鍊自己,讓兒童品嘗與人合作的快樂;鼓勵兒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會樂於與人相處、勇於承擔責任。
(4)培養兒童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指導家長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掌握家庭法制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法制意識;注意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為兒童樹立榜樣;與兒童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切實維護兒童權益。
(5)指導兒童樹立理想信念、合理規劃未來。指導家長引導兒童從小樹立社會責任感,樹立國家意識;與兒童共同協商規劃未來,並尊重和鼓勵兒童進行自主選擇;從兒童實際出發,不斷調整自身期望;引導兒童學會將理想與現實的奮鬥相結合。
(6)引導兒童樹立自信心,以平常心對待升學。指導家長在迎考期間保持正常、有序的家庭生活,科學、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證兒童勞逸結合,身心愉快;保持適度期待,鼓勵兒童樹立自信心,以平常心面對考試;為兒童選擇志願提供參考意見,並尊重兒童對自身的未來規劃與發展意願。
(七)
1、特殊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
(1)智力障礙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家長樹立“醫教結合”的觀念,引導兒童聽從醫生指導,擬定個別化醫療和教育訓練計畫;通過積極的早期干預措施改善障礙狀況,並培養兒童社會適應的能力;引導家長堅定信心、以身作則,重視兒童的日常生活規範訓練,並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2)聽力障礙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家長積極尋求早期干預,積極主動參與兒童語訓,在專業人士協助下制定培養方案,充分利用遊戲的價值,重視同伴交往的作用,發展兒童聽力技能和語言交往技能,使其能進行一定的社會交往,逐步提高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加強對兒童的認知訓練、理解力訓練、運動訓練和情緒訓練。
(3)視覺障礙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家長及早干預,根據不同殘障程度發展兒童的聽覺和觸覺,以耳代目、以手代目,提升缺陷補償。對於低視力兒童,指導家長鼓勵兒童運用余視力學習和活動,提高有效視覺功能。對於全盲兒童,指導家長訓練其定向行走能力,增加與外界接觸機會,增強其交往能力。
(4)肢體殘障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家長早期積極藉助醫學技術加強幹預和矯正,使其降低殘障程度,提高活動機能;營造良好家庭氛圍,用樂觀向上的心態感染兒童;鼓勵兒童正視現實、積極面對困難;教育兒童通過自己努力,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獲取信心。
(5)情緒行為障礙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引導家長營造良好家庭氛圍,給予兒童足夠的關愛;加強與兒童的溝通與交流,避免兒童遭受不良生活的刺激;多採取啟發鼓勵、說服教育的方式;支持、尊重和鼓勵兒童,多向兒童表達積極情感;多給兒童創造與夥伴交往的機會,培養兒童集體意識,減少其心理不良因素。
(6)智優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引導家長深入地了解兒童的潛力與才能,正確全面地評估兒童;從兒童的性格、氣質、興趣和能力等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開發兒童智力、發展兒童特長;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兒童的綜合素質;保持頭腦清醒,正確對待兒童的榮譽。
2、特殊家庭的親職教育指導
(1)離異和重組家庭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家長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不要在兒童面前流露對離異配偶的不滿,不能簡單粗暴或者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兒童;多與兒童交流溝通,給兒童當家作主的機會,鼓勵兒童參與社會活動;定期讓非監護方與兒童見面,不斷強化兒童心目中父(母)親的形象和情感;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兒童適當的影響,幫助其性別角色充分發展。指導重組家庭的夫婦多關心、幫助和親近兒童,幫助減輕兒童的心理壓力,幫助兒童正視現實;互敬、互愛、互信,為兒童樹立積極的榜樣;對雙方子女一視同仁;加強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創設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圍。
(2)服刑人員家庭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監護人多關愛兒童;善於發現兒童的優點,用教育力量和愛心培養兒童的自尊心;信任兒童,並引導兒童克服自卑心理;定期帶兒童探望父(母),滿足兒童思念之情;與學校積極聯繫,共同為兒童成長創造好的環境。
(3)流動人口家庭的親職教育指導。鼓勵家長勇敢面對陌生環境和生活困難,為兒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為兒童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多與兒童交流,多了解兒童的思想動態;加強自身學習,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與學校加強聯繫,共同為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4)農村留守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指導留守兒童家長增強監護人責任意識,認真履行家長的義務,承擔起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應盡責任;家長中儘量有一方在家照顧兒童,有條件的家長尤其是嬰幼兒母親要把兒童帶在身邊,儘可能保證嬰幼兒早期身心呵護、母乳餵養的正常進行;指導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或被委託監護人重視兒童教育,多與兒童交流溝通,對兒童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充分關注。
3、災害背景下的親職教育指導
根據不同的需求,引導家長接受心理輔導,消化自己的情緒,以疏解其自身的災難綜合症;指導家長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鼓勵兒童積極主動地獲取、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兒童學會分享他人的建議和想法,不要輕易拒絕他人的幫助,同時也要儘量幫助他人;與外界加強合作,主動配合外界的心理援助等活動;對於孤兒,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採用收養等多種方式,促進孤兒回歸家庭,為兒童及其監護人家庭提供支持。

修訂版本

2019年5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關於印發《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修訂)》的通知。
重點修訂內容包括:
在0~3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要點中,修訂後的《大綱》明確,重視發揮家庭各成員角色的作用。指導家長積極發揮父親在親職教育中的作用;了解父輩祖輩聯合教養的正面價值,適度發揮祖輩參與的作用;引導祖輩樹立正確的教養理念。
在3~6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要點中,修訂後的《大綱》明確,積極帶領兒童感知家鄉與祖國的美好。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意識。堅決抵制和摒棄讓兒童提前學習國小課程和教育內容的錯誤傾向。
在12~15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要點中,修訂後的《大綱》明確,提高兒童信息素養。豐富兒童生活,規範上網行為,預防網路依賴;了解網路沉溺標準,能夠在專業機構和人員的幫助下,指導兒童戒除網路沉溺行為。
在15~18歲兒童的親職教育指導要點中,修訂後的《大綱》明確,加強兒童美育。指導家長培養兒童正確的審美觀,具有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加強自身修養,踐行文明禮儀;增強對個性美的感受,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修訂後的《大綱》適用於各級各類親職教育指導機構、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宣傳媒體和親職教育指導者,對新婚夫婦、孕婦、18歲以下兒童家長 (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開展的親職教育指導服務行為。

保障措施

(一)
各地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大綱》貫徹落實工作的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畫,加強實施管理,組織開展宣傳、培訓、督導、評估等工作,引導和幫助親職教育指導機構和指導者根據《大綱》要求開展親職教育指導。
(二)
各地相關部門要根據《大綱》要求,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切實做好指導和推進親職教育工作。各級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指導和推進親職教育;文明辦協調各部門力量共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教育部門加強幼稚園、中國小校家長學校的指導與管理;衛生、人口計生部門大力發展新婚夫婦學校、孕婦學校、人口學校等公共服務陣地,對家長進行科學養育的指導和服務;人口計生部門負責0—3歲兒童早期發展的推進工作,逐步納入公共服務範疇;婦聯、民政、教育、人口計生、關工委等部門共同承擔做好城鄉社區親職教育指導、服務與管理工作,推進親職教育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促進親職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三)
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大親職教育指導工作經費投入,納入經費預算,確保落實到位。要統籌各方面的優勢力量,完善共建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進親職教育發展。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籌措經費,為親職教育指導工作提供保障。
(四)
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強親職教育指導工作者隊伍的培育,重視對指導人員數量、質量和指導實效性的管理,從實際出發建設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基礎的專家隊伍、講師團隊伍、社區志願者隊伍等,並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者隊伍,形成專兼結合、具備指導能力的親職教育指導工作隊伍。
(五)
各地相關部門要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在家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的良好道德風尚。加強親職教育指導宣傳陣地建設,注重與各媒體管理部門的聯繫和合作,深入、廣泛、持久地宣傳親職教育的正確觀念和科學方法。省區市級報紙、縣級以上電台、電視台要開辦與親職教育相關的欄目,發展親職教育網校諮詢熱線,不斷提高親職教育社會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