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內蒙古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內蒙古師範大學成立於1952年,學校占地面積3801畝,校舍建築面積55.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9億元.學校下設20個職能處室,19個二級學院,6個直屬系、教研部。現有教職工近2000人,全日制本專科生16339人,研究生1367人,成人教育學生10850人,留學生4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師範大學
  • 成立時間:1952年
  • 類別:公立大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複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學校占地面積3801畝,校舍建築面積55.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9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2億元。館藏圖書178萬餘冊,藏書中以蒙文圖書和蒙古學圖書資料豐富而獨具特色,長期訂閱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近14000種。
學校下設20個職能處室,19個二級學院,6個直屬系、教研部。設有網路中心、學術期刊社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擁有圖書館2個,博物館1個,附屬中學2所,實驗中學2所,實驗幼稚園1所。學校編輯出版5個版本的《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蒙漢文哲社版、自然科學版及教育科學版),以及《語文學刊》、《作文導報》等刊物。
現有教職工近2000人,其中專任教師114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5.3%,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的比例達到51%。有碩士生導師277人,兼職博士生導師8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人才工程”共115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師45人。
全日制本專科生16339人,研究生1367人,成人教育學生10850人,留學生40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開設49個本科專業,涵蓋了8大學科門類,有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校級重點學科21個。有45個碩士學位點和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有42個研究所(研究中心),58個實驗室,其中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開放實驗室。
近五年來,我校教師出版學術著作291部;發表論文6776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的論文337篇;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255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6項。學校教師在荷蘭進修期間在國際權威刊物《Nature》發表論文1篇。目前,學校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學研究項目510項,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辦學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教師教育為主體,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艱苦奮鬥,改革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步深化,經過積澱、凝練和升華,形成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育人為本,人才強校,教學為主,協調發展,民族團結,艱苦奮鬥”的辦學理念和“大力發展民族高等教育,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複合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已培養輸送畢業生8萬餘人,遍布內蒙古自治區和全國各地,歷屆畢業生中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史培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劉鈍,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紀遠等眾多傑出人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往,與美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國家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建立了蒙漢語留學生教育中心。先後聘請包括五位兩院院士在內的百餘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當前,學校正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抓機遇,求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創特色,建名校”的辦學思路,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