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源性扶貧

內源發扶貧與外源性扶貧相對應,是指貧困地區要靠內生動力來實現自身發展。扶貧開發目標實現的標誌在於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具有內生髮展的動力,以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基本特徵主要有: 一是強調發展的內生性。內源意為“在內部或從內部產生的”,它強調思考和創造的內部努力二是強調以人為中心。開發中國家不發達主要在於人為地將經濟、物質、技術( 重視) 和社會、人性、文化、精神( 忽視) 分割開來,真正的發展是以民族文化為基礎、以文明方案為目標和以人類本身為中心的內源性發展。三是強調本地居民參與。與外部機構、資本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居民參與不同,內源性發展強調自下而上的居民參與形式,以保障本地居民利益和形成體現當地人意志並有效干預地區發展決策制度的基層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源性扶貧
  • 外文名:Endogenous poverty
內源發展理念( endogenous development) 源於 20 世紀 70 年代政府主導的技術-現代化發展干預出現“現代化斷層”②和“有增長無發展”的反思。在國家層面,這種反思主要從發展話語的建構機制、有關發展的知識與權利運作之間的關係、發展主義對第三世界傳統知識與社群生活的破壞等方面展開[6],認為在現代化話語體系下很多國家和地區被貼上工業體系落後的低度發展標籤,抑制了第三世界本土自發的發展動力,造成這些地區核心社會文化破壞及個體或組織風險增加[7];在城鄉層面,這種反思認為,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以及資本流動全球化背景下,鄉村發展陷入停滯甚至衰退。而實施以經濟成長為目標的鄉村源式發展干預( 如通過財政等措施吸引產業進入鄉村,改善鄉村產權結構等以提高土地生產力,引進新技術以提高農業生產率等等) ,忽視了公平、生活質量、生態保護與文化保持,逐漸產生出鄉村主體( 農民) 經濟和文化獨立的喪失,以及環境和資源危機等問題,致使農村社會被持續邊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