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中醫病證名。凡由情志不舒、飲食失調、勞倦過度、久病傷正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所引起的發熱稱為內傷發熱。內傷發熱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或有反覆發熱的病史。氣滯、血瘀、痰濕鬱結,壅遏化熱,以及氣、血、陰、陽虧虛發熱,是內傷發熱的兩類病機。前者屬實,後者屬虛。在治療上,實熱宜瀉,虛熱宜補。屬實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濕為主,適當配伍清熱。屬虛者,則應益氣、養血、滋陰、溫陽,除陰虛發熱可適當配伍清退虛熱的藥物外,其餘均應以補為主。對虛實夾雜者,則宜兼顧之。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內傷發熱
  • 發病部位:相關臟腑
  • 相關西醫疾病:功能性低熱、內分泌疾病
  • 主要病因:氣血陰陽虧虛、氣血濕鬱結壅遏
  • 其他名稱:無
  • 多發群體:所有
  • 疾病分類:內科—氣血津液病證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辨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內傷發熱是指以內傷為病因,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為基本病機,以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熱勢輕重不一,但以低熱為多,或自覺發熱而體溫並不升高。

歷史沿革

1. 早在《內經》即有關於內傷發熱的記載,其中對陰虛發熱的論述較詳。
2.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以小建中湯治療手足煩熱,可謂是後世甘溫除熱治法的先聲。
3. 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第二十九卷》治療虛勞煩熱的柴胡散、生地黃散、地骨皮散等方劑,在處方的配伍組成方面,為後世治療陰虛發熱提供了借鑑。
4. 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在《內經》五臟熱病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五臟熱證的用方,錢氏並將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為陰虛內熱的治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劑。
5. 金元李東垣對氣虛發熱的辨證及治療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以其所擬定的補中益氣湯作為治療的主要方劑,使甘溫除熱的治法具體化。李氏在《內外傷辨惑論》里,對內傷發熱與外感發熱的鑑別作了詳細的論述。
6. 朱丹溪對陰虛發熱有較多的論述,強調保養陰精的重要性。
7. 《景岳全書·寒熱》對內傷發熱的病因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張景岳對陽虛發熱的;論述,足以補前人之所未及,其以右歸飲、理中湯、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等作為治療陽虛發熱的主要方劑,值得參考。
8. 明·秦景明《症因脈治·內傷發熱》最先明確提出“內傷發熱”這一病證名稱,新擬定的氣虛柴胡湯及血虛柴胡湯,可供治療氣虛發熱及血虛發熱參考。
9.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發熱》將外感發熱以外的發熱分為鬱火發熱、陽郁發熱、骨蒸發熱、內傷發熱(主要指氣虛發;熱)、陽虛發熱、陰虛發熱、血虛發熱、痰證發熱、傷食發熱、瘀血發熱、瘡毒發熱共11種,對發熱的類型進行了詳細的歸納。
10. 《醫林改錯》及《血證論》二書對瘀血發熱的辨證及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所稱的功能性低熱、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發熱,和某些原因不明的發熱,在有內傷發熱的臨床表現時;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

1. 久病體虛
由於久病或原本體虛,失於調理,以致機體的氣血陰陽虧虛,陰陽失衡而引起發熱。
2. 飲食勞倦
由於飲食失調,勞倦過度,使脾胃受損,水谷精微不充,以致中氣不足,陰火內生,或脾虛不能化生陰血,而引起發熱,若脾胃受損,運化失職,以致痰濕內生,郁而化熱,進而引起濕郁發熱。
3. 情志失調
情志抑鬱,肝氣不能條達,氣鬱化火,或惱怒過度,肝火內盛,導致氣鬱發熱。情志失調亦是導致瘀血發熱的原因之一,每在氣機郁滯的基礎上,日久不愈,則使血行瘀滯而導致血瘀發熱。
4. 外傷發熱
外傷以及出血等原因導致發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外傷以及出血使血行不暢,瘀血阻滯經絡。氣血壅遏不通,因而引起瘀血發熱。二是外傷以及血證時出血過多,或長期慢性失血,以致陰血不足,無以斂陽而引起血虛發熱。

病機

上述病因引起內傷發熱的病機,大體可歸納為虛實來兩類。由氣鬱化火、瘀血阻滯及痰濕停聚所致者屬實,其基本病機為氣血濕等鬱結,壅遏化熱而引起發熱。由中氣不足、血虛失養、陰精虧虛及陽氣虛衰所致者屬虛。其基本病機是氣血陰陽虧虛,或因陰血不足,陰不配陽,水不濟火,陽氣亢盛而發熱,或因陽氣虛衰,陰火內生,陽氣外浮而發熱。總屬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所致。
本病病機比較複雜,可由一種也可由多種病因同時引起發熱。如氣鬱血瘀、氣陰兩虛、氣血兩虛等。久病往往由實轉虛,其中以瘀血病久,損及氣、血、陰、陽,分別兼見氣虛、血虛、陰虛或陽虛,而成為虛實兼夾之證的情況較為多見。他如氣鬱發熱日久,熱傷陰津,則轉化為氣鬱陰虛;氣虛發熱日久,病損及陽,陽氣虛衰,發展為陽虛發熱。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內傷發熱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多為低熱,或自覺發熱,而體溫並不升高,表現為高熱者較少。不惡寒,或雖有怯冷,但得衣被則溫。常兼見頭暈、神疲、自汗、盜汗、脈弱等症。
2.一般有氣鬱、血瘀、濕阻或氣血陰陽虧虛的病史,或有反覆發熱的病史。
3.無感受外邪所致的頭身疼痛、鼻塞、流涕、脈浮等症。

病證鑑別

內傷發熱與外感發熱
內傷發熱的診斷要點已如上述,而外感發熱的特點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發熱初期大多伴有惡寒,其惡寒得衣被而不減。發熱的熱度大多較高,發熱的類型隨病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常兼有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脈浮等症。外感發熱由感受外邪,正邪相爭所致,屬實證者居多。

相關檢查

發熱,尤其是較長時間的慢性發熱涉及多個病種,必要時可作有關的實驗室檢查,以進一步協助診斷。血尿糞三項常規檢查,血沉測定,心電圖以及x線胸透或攝片應作為慢性發熱時必須進行的檢查。懷疑結締組織疾病時,作鏈球菌溶血素“O”效價測定、血中狼瘡細胞檢查以及有關血清免疫學檢查。懷疑肝臟疾病時,作常規肝功能檢查。懷疑甲狀腺疾病時,作基礎代謝檢查。有未能解釋的原因嚴重貧血時,須作骨髓象檢查。

辨證論治

辯證要點

1. 辨證候虛實
應依據病史、症狀、脈象等辨明證候的虛實,這對治療原則的確定具有重要意義。由氣鬱、血瘀、濕停所致的內傷發熱屬實;由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所致的內傷發熱屬虛。若邪實傷正及因虛致實者,表現虛實夾雜的證候者,應分析其主次。
2. 辨病情輕重
病程長久,熱勢亢盛,持續發熱或反覆發作,經治不愈,胃氣衰敗,正氣虛甚,兼夾病證多,均為病情較重的表現;反之病情較輕。若內臟無實質性病變,僅屬一般體虛所致者,病情亦較輕。

治療原則

根據證候、病機的不同而分別採用有針對性的治法。屬實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濕為主,適當配伍清熱。屬虛者,則應益氣、養血、滋陰、溫陽,除陰虛發熱可適當配伍清退虛熱的藥物外,其餘均應以補為主。對虛實夾雜者,則宜兼顧之。

證治分類

1.陰虛發熱
症狀: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熱,煩躁,少寐多夢,盜汗,口乾咽燥,舌質紅,或有裂紋,苔少甚至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
方藥:清骨散加減。
常用藥:銀柴胡、知母、胡黃連、地骨皮、青蒿、秦艽、鱉甲。
2.血虛發熱
症狀:發熱,熱勢多為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白少華,唇甲色淡,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黨參、茯苓、白朮、甘草、當歸、龍眼肉、酸棗仁、遠志、木香。
3.氣虛發熱
症狀:發熱,熱勢或低或高,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劇,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自汗,易於感冒,食少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健脾,甘溫除熱。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黨參、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4.陽虛發熱
症狀:發熱而欲近衣被,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頭暈嗜臥,腰膝酸軟,納少便溏,面色白,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陽氣,引火歸原。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減。
常用藥:附子、桂枝、山茱萸、地黃、山藥、茯苓、丹皮、澤瀉。
5.氣鬱發熱
症狀:發熱多為低熱或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鬱,脅肋脹滿,煩躁易怒,口乾而苦,納食減少,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理氣,解郁泄熱。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丹皮、梔子、柴胡、薄荷、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
6.痰濕鬱熱
症狀:低熱,午後熱甚,胸悶脘痞,全身重著,不思飲食,渴不欲飲,嘔惡,大便稀薄或黏滯不爽,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治法:燥濕化痰,清熱和中。
方藥:黃連溫膽湯合中和湯加減。
常用藥: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葉。
7.血瘀發熱
症狀:午後或夜晚發熱,或自覺身體某些部位發熱,口燥咽乾,但不多飲,肢體或軀幹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當歸、川芎、赤芍、地黃、桃仁、紅花、牛膝、柴胡、枳殼、桔梗。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1.針刺百會、大椎、內關、間使等穴;或熏灸,或隔姜、隔附子餅艾灸氣海、關元、神闕、足三里等穴。用於陽虛發熱的治療。
2.針刺陰陵泉、豐隆、外關等穴。用於痰濕鬱熱。
3.針刺足三里、曲池等穴。用於血虛發熱。
4.針刺太溪、復留、三陰交等穴。用於陰虛發熱。
5.針刺期門、行間、三陰交等穴。可用於氣鬱發熱。

轉歸預後

內傷發熱的預後,與起病的原因、患者的身體狀況有密切關係。據臨床觀察,大部分內傷發熱,經過適當的治療及護理,均可治癒。少數患者病情纏綿,病程較長,需經一定時間的治療方能獲得明顯療效。而兼夾多種病證,病情複雜,以及體質極度虧虛的患者,則療效及預後均較差。

預防調護

恰當的調攝護理對促進內傷發熱的好轉、治癒具有積極意義。內傷發熱患者應注意休息,發熱體溫高者應臥床。部分長期低熱的患者,在體力許可的情況下,可作適當戶外活動。要保持樂觀情緒,飲食宜進清淡、富於營養而又易於消化之品。由於內傷發熱的患者常衛表不固而有自汗、盜汗,故應注意保暖、避風,防止感受外邪。

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2.《諸病源候論·虛勞熱候》:“虛勞而熱者,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內外生於熱,非邪氣從外來乘也。”。
3.《醫學入門·發熱》:“內傷勞役發熱,脈虛而弱,倦怠無力,不惡寒,乃胃中真陽下陷,內生虛熱,宜補中益氣湯。”
4.《景岳全書·寒熱》:“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
5.《醫學心悟·火字解》:“外火,風寒暑濕燥火及傷熱飲食,賊火也,賊可驅而不可留。內火,七情色慾,勞役耗神,子火也,子可養而不可害”;“養子火有四法:一日達:……所謂木郁則達之,如逍遙散之類是也;-’El滋:……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如六味湯之類是也;三日溫:……經曰勞者溫之,又曰甘溫能除大熱,如補中益氣之類是也;四曰引:……以辛熱雜於壯水藥中,;導之下行,所謂導龍人海,引火歸元,如八味湯之類是也”。
6.《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身外涼,心裡熱,故名燈籠病,內有瘀血。認為虛熱,愈補愈瘀;認為實火,愈涼愈凝”。“晚發一陣熱,每晚內熱,兼皮膚熱一時。”
7.《醫林改錯·氣血合脈說》:“後半日發燒,前半夜更甚,後半夜輕,前半日不燒,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輕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後燒兩時;再輕者,或燒一時。此內燒兼身熱而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