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公共表達

兒童公共表達,是指兒童通過各種渠道,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觀點,並進行交流和討論。兒童公共表達,不僅強調兒童在公共媒介上的公開表達,以及客群的群體是公眾,更重要的是,表達的議題和內容具有公共性。需要注意的是,表達的形式有多種,比如繪畫、日記和作文等書面文字表達、歌唱和舞蹈等,但是兒童公共表達更多的強調是通過正式場合的口頭言語表達的形式,如演講等,來傳遞信息、情感和價值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公共表達
  • 外文名:Children's Public Expression
表達和公共表達,表達,公共表達,兒童表達,1. 兒童表達的定義,2. 兒童表達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兒童公共表達,1. 兒童公共表達的定義,2. 兒童公共表達的特色,3. 兒童公共表達的意義,4. 如何提升兒童公共表達的能力,

表達和公共表達

表達

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表達以交際、傳播為目的,以物、事、情、理為內容,以語言為工具,以聽者、讀者為接收對象。

公共表達

公共表達是公民通過各種渠道公開表達自身對公共事物的意見、看法 、觀點並進行交流和辯論 。 這種表 達折射出公眾在一定時期對關係到切身利益的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的要求、態度情緒等社會心理 ,是公眾輿論 中最有民主價值和公共決策參考價值的部分。
公共表達有這樣幾個要素 。一是媒介的多樣性 , 二是表達的公開性 ,三是內容的公共性 , 四是對象群體的公共性 。表達的內容可以是主觀的評價,也可以是客觀信息層面的新聞報導。一些內容具有明顯的公共性,但是另外一些內容雖然暫時沒有直接的公共屬性,但是具有公共性潛質。比如,有的內容表面上只涉及到單一的組織和個人,然而如果這個內容所涉及到的時間具有典型性,那么經過賦予者的賦予就會具有公共性,比如一篇討論某地留守兒童的報導,因為具有典型性,往往會生成眾多的公 共話題 ,如城 鄉差距 、留守兒童的教育等。

兒童表達

1. 兒童表達的定義

特指兒童個體或群體,將自己的想法或情緒通過言語、表情和行為表現出來。除了日常非正式場合的口頭溝通表達和信息傳遞等,還有更正式的表達方式,如演講、繪畫、 日記和作文、戲劇、歌唱和舞蹈等。

2. 兒童表達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

表達是個體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一項重要能力。 表達是個體與他人展開正常交往的基礎條件。 個體生存只能是一種共同生存, 而不是 孤立的存在。這種共同生存就需要個體具備表達的能力, 從而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和對話。如果一個個體 不具有在語言上的這種表達和溝通能力, 那么他( 她) 在 人際關係複雜的社會中是難以生存的。對於兒童來說, 表 達是一個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過程, 同時也是兒童社會 化的重要途徑。
通過在學校課堂上的積極表達, 兒童可以 學會合理地去闡述自我的思想, 同時也能夠學習如何與 周圍的人更好地進行溝通, 為成年後融入社會生活打下 良好的基礎。
葉飛. 論兒童表達的教育學意蘊——基於兒童"失語"現象的思考[J]. 教育學術月刊, 2008(3):6-8.

兒童公共表達

1. 兒童公共表達的定義

兒童通過各種渠道,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觀點,並進行交流和討論。兒童公共表達,不僅強調兒童在公共媒介上的公開表達,以及客群的群體是公眾,更重要的是,表達的議題和內容具有公共性。需要注意的是,表達的形式有多種,比如繪畫、日記和作文等書面文字表達、歌唱和舞蹈等,但是兒童公共表達更多的強調是通過正式場合的口頭言語表達的形式,如演講等,來傳遞信息、情感和價值觀。

2. 兒童公共表達的特色

一方面,兒童公共表達是一種新興的公共表達形式。由於兒童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與成年人有所區別,對比一般意義的、以成年人為表達主體的“公共表達”,兒童公共表達為公共生活、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的探討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另一方面,兒童公共表達是兒童表達的一種特殊形式。公共表達的特殊屬性,使得兒童作為表達主體時,更具有使命感和意義感,更注重突破自我的限制,更多的聯繫社區、社會,更進一步的發展了兒童的心智和社會化。

3. 兒童公共表達的意義

除了一般性兒童表達在對兒童個體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和社會化等方面的推動作用之外,兒童公共表達對兒童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更近一層次的意義。兒童公共表達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發展和領導力提升。兒童的自由表達還體現了深層的民主價值。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價值、體制德 性, 同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4. 如何提升兒童公共表達的能力

兒童公共表達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創新的環境支持,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形成的支持體系。家庭和學校是兒童生活的最主要環境。中國傳統家庭和校園中,家長和教師是施加影響的主體,往往形成表達的控制權和支配權掌握在成年人手中的現象。家庭和學校中,應當給予兒童平等的發言權,鼓勵兒童獨立思考和表達,為進一步的公共表達創造條件。社會也應該為兒童公提供公共表達和公開交流、交換意見的平台,並且有公正友善的反饋和互動機制,鼓勵兒童參與公共表達,並且在此過程中獲得成長和提升。
兒童公共表達能力的提升,應該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階段,應該注重兒童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基本表達方法的提升,使得兒童具備創新和獨立思考,邏輯的思維,以及清晰表達自我觀點的能力;之後,聚焦兒童的共情力、故事力和設計能力,全面拓展兒童的思維,並將兒童的關注視角從課堂拓展到社區和真實的社會生活;最後,可以開始引導兒童主動的去觀察和參與公共事務,思考現實的問題,決策並且設計解決方案和行動計畫,組織和動員團隊參與實踐,並獲得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