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國人,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設計師、藝術家。他主張在建築設計中利用空間來構築實體,而不是以實體的疊加組合來構築空間。其主要的設計作品包括格拉斯城法院、巴黎國際會議大廈、紐約路易威登大廈和柏林法國駐德大使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
  • 外文名: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 國籍法國
  • 職業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設計師
  • 畢業院校: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1990年法國巴黎建築大獎
    1992年法國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1993年法國國家建築大獎
    1994年普立茲克建築大獎
    2004年歐洲城市規劃大獎
  • 代表作品:格拉斯城法院、巴黎國際會議大廈、紐約路易威登大廈
個人簡介,主要作品,其他項目,

個人簡介

1944年5月5日 ,出生於摩洛克 卡薩布蘭卡。
1970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獲國家建築師文憑。
1980年起,於法國巴黎建築專修學院任教,並出任院長。
1983年-1985年,於法國巴黎南特爾國立建築學院任教。
1990年,獲得法國巴黎建築大獎
1992年,獲得法國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1993年,獲得法國國家建築大獎
1994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大獎
2004年,獲得歐洲城市規劃大獎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也是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並榮獲法國榮譽功勳勳章(ORDRE DE LA LEGION D’HONNEUR),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法國國家榮譽勳章(ORDRE DU MERITE)。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設計思想:
“在這個變遷的時代,凡事不能立足於某種成見,而要在實際操作中,不停地反省與思考”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自幼從事雕塑與繪畫等藝術創作;在進行建築創作的同時,他也進行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他享譽世界的名聲主要是來自於他的許多不同凡響的建築。他的多重背景,使人常常要問他到底是建築師、都市設計師還是藝術家。對於這個問題,他以實際的傑出表現,承擔了集此三種身份於一身的事實。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在建築設計中,利用空間來構築實體,而不是以實體的疊加組合來構築空間;他以空間做為材料,運用消減的手法來處理建築體量的構成。他的設計作品,以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音樂城與紐約的LVMH大樓為例,向我們顯現了他精練的處理光線、體量與材料的能力。他的建築以極強的雕塑感成為都市中的地標性建築。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在多年的城市規劃設計中,他將其“開放式街坊”的理論付諸實踐,創造了一種重新詮釋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間的方式,他設計的城市小區充滿著都市活力,多元而開放,同時也親切近人。

主要作品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主要作品:
巴黎歐風路(RUE DES HAUTES-FORMES)209戶住宅設計(1979年落成)。該方案中首次使用了開放式街坊的設計手法,創造了一種新的街道與街坊鄰里的組合形式。
巴黎歌劇院舞蹈學校(1988年落成),該建築獲同年法國建築銀尺獎。
巴黎音樂城(1995年落成),該建築獲同年法國建築銀尺獎。
法國里耳市里昂信貸銀行大廈(1995年落成)。
格拉斯城法院(1999年落成)。
巴黎國際會議大廈擴建(1999)。
紐約路易威登大廈(1999年落成),該建築被評論界譽為30年來紐約最重要建築作品,並獲2001年美國商業周刊建築設計獎。
柏林法國駐德大使館(2003年落成)。

其他項目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正在設計與興建中的主要項目包括:
巴黎塞納河左岸都市開發規劃,這個十年前開始的,以開放式街坊為理念的小區正在逐步形成。
法國世界報巴黎總部大樓
法國雷納市科技文化中心
巴黎拉德方斯區法國興業銀行大廈。
荷蘭艾勒梅爾市住商混合聯合開發設計案。
盧森堡愛樂音樂廳
巴西里約熱內盧音樂城
同時他還正在紐約設計一棟住宅樓,並北京承接了嘉里華遠地產開發公司委託的物流港住宅北區設計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