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讓

克讓,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騎射,以勇悍聞。鹹通中,從討龐勛,以功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荊、襄,朝廷徵兵,克讓率師奉詔,賊平,以功授金吾將軍,留宿衛。初,懿祖歸朝,憲宗賜宅於親仁坊,自長慶以來,相次一人典衛兵。武皇之起雲中,殺段文楚,朝議罪之,命加兵於我,懼,將逃歸,天子詔巡使王處存夜圍親仁坊捕克讓。詰旦兵合,克讓與紀綱何相溫、安文寬、石的歷十餘騎彎弧躍馬,突圍而出。官軍數千人追之,比至渭橋,死者數百。克讓自夏陽掠船而濟,歸於雁門。明年,武皇昭雪,克讓復入宿衛。黃巢犯闕,僖宗幸蜀,克讓時守潼關,為賊所敗,以部下六七騎伏於南山佛寺,夜為山僧所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讓
  • 拼音:kè ràng
  • 解釋:亦作“ 克攘 ”。能謙讓
  • 出自:《書·堯典》
文獻記載,生平,詞語“克讓”,

文獻記載

克讓既死,紀綱渾進通冒刃獲免,歸於黃巢。中和二年冬,武皇入關討賊,屯沙苑。黃巢遣使米重威齎賂修好,因送渾進通至,兼擒送害克讓僧十人。武皇燔偽詔,還其使,盡誅諸僧,為克讓發哀行服,悲慟久之。

生平

克修,字崇遠,武皇從父弟也。父德成,初為天寧軍使,從獻祖討龐勛,以功授朔州刺史。克修少便弓馬,從父征討,所至立功,武皇節制雁門,以克修為奉誠軍使,從入關為前鋒,破黃揆於華陰,敗尚讓於梁田坡,蹙黃巢於光順門,每戰皆捷,勇懾諸軍。賊平,授檢校刑部尚書,為左營軍使。其年十月,潞州牙將安居受來乞師,請復昭義軍,武皇遣大將賀公雅、李筠、安金俊等以兵從。與孟方立戰於銅鞮,不利,武皇乃令克修將兵繼進。是月,平潞州,斬其刺史李殷銳,乃表克修為昭義節度使。光啟二年九月,克修出師山東,收復邢、洺。十一月,拔故鎮。孟方立遣將呂臻來援,戰於焦崗,大敗之,擒呂臻,俘斬萬計,進拔武安、臨洺諸屬縣,乘勝進圍邢州。方立求援於鎮州,王鎔出師三萬援之,克修軍退。及李罕之來歸,武皇授以澤州刺史,與克修合勢進攻河陽,連歲出師,以苦懷、孟。十月,孟方立遣將奚忠信將兵三萬襲我遼州,克修設伏於遼之東山,大敗賊軍,擒忠信以獻。龍紀元年,武皇大舉以伐邢、洺,及班師,因撫封於上黨。克修性儉嗇,不事華靡,供帳饔膳,品數簡陋。武皇怒其菲薄,笞而詬之,克修慚憤發疾;明年三月,卒於潞之府第,時年三十一。莊宗即位,追贈太師。

詞語“克讓”

kè ràng
亦作“ 克攘 ”。能謙讓。
《書·堯典》:“允恭克讓。” 孔 傳:“克,能。” 孔穎達 疏:“善能謙讓。”
《孔子家語·六本》:“昔 堯 治天下之位,猶允恭以持之,克讓以接下。”
《漢書·藝文志》:“合於 堯 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顏師古 註:“攘,古讓字。”
明 李東陽 《新修平陽府城記》:“且 陽平 之民,舊稱勤儉,服勞、溫恭、克讓,有 堯 之遺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