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恩,H.

克萊恩,H.,美國詩人。出生於俄亥俄州一個糖果商的家庭。1917年去紐約謀生。他的文學創作深受艾略特的《荒原》的影響,但他自稱願意“通過艾略特的作品走向一個不同的”、“更肯定的、令人歡悅的目標”。他的詩集《白色的建築物》(1926)顯示了他對這種目標的追求。

正文,

正文

他認為所有事物都處在轉變點上:海洋是愛情又是死亡,垃圾箱可以是耶穌最後晚餐時所用的聖杯,從恐懼和黑暗中會突然顯出希望和光明。長詩《橋》(1930)是他的代表作,它描寫20世紀美國的機器文明,結構龐雜。“橋”成為“建設未來的象徵”。這一象徵來自橫跨紐約伊斯特河的布魯克林橋。早在橋修成之前就寫過《一路擺過布魯克林渡口》的惠特曼,是長詩《橋》中所歌頌的英雄人物之一,而克萊恩要擁抱整個美國的胸懷也是繼承了惠特曼的傳統。他曾表示想讓“橋”成為“美國的神話”。他認為機器時代已經來臨,機器應該如同樹木、牛群、帆船、城堡和人類以往種種聯想一樣入詩,否則詩歌就不能充分體現它的現代功能。橋象徵人類聯接過去和未來的創造力量。詩的氣魄宏大,形象新奇;文體有時接近口語,但又有多層的意思。
克萊恩認識到他心目中“令人歡悅的目標”無法實現,異常苦悶,終於在1932年4月27日投海自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