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之歌

克拉瑪依之歌

《克拉瑪依之歌》是呂文科在1957年演唱的一首歌,由呂遠作詞、作曲。

這首歌曲旋律優美,民族風格濃厚,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摘掉貧油帽子的喜慶局面,很多人也是因這首歌了解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之歌》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建國四十周年廣播金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克拉瑪依之歌
  • 發行時間:1957年
  • 歌曲原唱:呂文科
  • 填詞:呂遠
  • 譜曲:呂遠
  • 歌曲語言:國語
創作背景,歌詞,

創作背景

“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
呂遠呂遠
到這裡勒住馬我瞭望過你,
漫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
一首歌使一個城市成為全中國人的記憶,一首歌使全中國人的記憶濃縮為一段歷史。你可以不熟悉這個城市,但你一定會哼唱這首歌的旋律,而在這悠揚的音符中,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打開情感的閘門,和著一個城市發展的節拍去了解屬於她的過去和今天,並為她的未來而努力。它就是著名的《克拉瑪依之歌》。
讚譽《克拉瑪依之歌》,不能不說它的詞曲作者——著名音樂家呂遠
1956年,25歲的呂遠在建工部文工團當創作員。有一天,他在材料中看到了這個有點神秘感的名字“克拉瑪依”,就趴在地圖上找,找了半天卻沒有找到。那時候,克拉瑪依是一個剛剛被發現地下有石油的荒無人煙的地方。在他的想像中,那裡只是一片無垠的藍天和沙灘,一個令他著迷的地方。
克拉瑪依之夜克拉瑪依之夜
1958年3月,呂遠背著他心愛的六弦琴、小提琴來到了蘭州煉油廠工地。那時正是大躍進年代,呂遠被這火熱的勞動場面所感染。下班後,他常常和工人們一起彈琴唱歌,工人們非常喜歡他。一天,一位老師傅把工棚大門鑰匙和一輛腳踏車交給他,讓他專心從事創作。工人們樸實的“特殊優待”使呂遠深受感動。他忘不了工人們的真情,也忘不了離開北京時歌唱家呂文科朱崇懋對他的叮囑:“到大西北一定要寫一首歌,內容最好是一個走在祖國大地上的歌唱家,用心來歌唱祖國的變化。”
呂遠經常深思,怎樣能寫出這樣一首歌來?由於那時蘭州煉油廠和克拉瑪依油田的特殊關係,呂遠把創作視野轉向更加西北的準噶爾盆地,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開始了《克拉瑪依之歌》的創作。當時廣播、報紙不時播發有關克拉瑪依的新聞,使他很受鼓舞。他開始關注克拉瑪依的每條新聞、每個成就,收集關於克拉瑪依的各種資料,了解在蘭州煉油廠工地上工作的克拉瑪依人的情況。特別是一次在工地上看了一部紀錄片,影片中克拉瑪依油田的壯闊荒寂,魔鬼城的怪異奇特,石油工人的艱苦創業,使他對這片土地充滿激情和憧憬。他甚至想偷偷騎腳踏車奔赴新疆獲取創作靈感。從那時起,他潛心在工棚的被褥上,把對克拉瑪依的夢想和痴迷,通過六弦琴試彈著,通過五線譜記錄著,慢慢紙上竟有了油流的回聲,馬群的疾蹄,音符的組接,旋律的韻動。《克拉瑪依之歌》雛形形成了。
1958年蘭州煉油廠1958年蘭州煉油廠
還沒有來得及給工人們試唱,這年夏天一紙調令使呂遠回到了北京。隨後,他把《克拉瑪依之歌》交給了歌唱家呂文科朱崇懋,呂文科在北京首唱了這首《克拉瑪依之歌》。195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次播放了這首歌。從此,這首歌在祖國的大地上迅速流傳開來。由呂文科首唱的《克拉瑪依之歌》和著億萬人的歌聲迴蕩在祖國大地上:
“克拉瑪依,我要歌唱你,我要跑近你,
你是大西北的寶石……
我要為你的建設再加把力氣,
讓咱大西北變得更加美麗,
啊,克拉瑪依,我愛你!”

歌詞

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
到這裡來駐馬我瞭望過你
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
我趕緊轉過臉 向別處走去
啊克拉瑪依 我不願意走進你
你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
啊克拉瑪依 我不願意走進你
你沒有歌聲沒有鮮花沒有人跡
啊克拉瑪依 你這荒涼的土地
我轉過臉向別處去
啊克拉瑪依 我離開了你
今年我又趕著馬群經過這裡
遍野是綠樹高樓紅旗
密密的油井和無邊的工地
我趕緊催著馬
向克拉瑪依跑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