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鏡頭:通往卓越影像之路

光與鏡頭:通往卓越影像之路

《光與鏡頭:通往卓越影像之路》是2012年07月18日由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羅伯特希爾施。

基本介紹

  • 書名:光與鏡頭:通往卓越影像之路
  • 作者:(美)羅伯特希爾施
  • ISBN:ISBN978-7-5100-4892-0
  • 定價:99.80元
  • 出版社: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開本:190×260毫米
  • 策劃:梁明
  • 字數:550千
  • 版次:2012年9月第1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策劃簡介,譯者簡介,本書特點,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攝影導論。內容涵蓋攝影發展簡史、時空關係、觀察方法、曝光原理與技術、構圖要素、基本的數字暗房技術及作品裝裱展示方法等。簡潔明晰地為讀者提供構思、拍攝、製作、保存、展示圖片所需各個環節的基礎知識。
全書包含大量頂尖攝影師拍攝、製作的精美作品和經過課堂教學檢驗的練習,引導讀者欣賞高水準圖片作品、了解數字攝影的無限可能並拓展自己的拍攝思路,指導讀者以攝影師的視角和美學立場構思、拍攝、製作高品質作品。
本書適合攝影愛好者、學生及教師,任何想了解數字攝影理念與技術的讀者都能從本書獲益。

作者簡介

羅伯特希爾施(Robert Hirsch),著名攝影師、教育家、歷史學家、作家。CEPA畫廊前執行總監,現任紐約布法羅Light Research總監,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視覺研究系主任。曾多次舉辦個展,策劃發起大量展覽、研討會,採訪過眾多世界頂尖攝影師。主要著作:《攝影的可能:創意、材料和流程的使用》(Photographic Possibilities: The Expressive Use of Idea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探索彩色攝影:從暗房到數字工作室》(Exploring Color Photography: From the Darkroom to the Digital Studio)、《捕獲光線:攝影史》(Seizing the Light: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策劃簡介

梁明,第五代電影導演、攝影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攝影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譯者簡介

王婧,生於1981年,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攝影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攝影技術、圖片攝影造型、新聞與紀實攝影等。2003年獲得攝影專業學士學位,2006年獲得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學位並留校至今。主講課程:《影視攝影技術基礎》、《新聞攝影與圖片編輯》和《紀實攝影》等。

本書特點

全書包含:
150 位全球頂尖攝影師多年拍攝經驗
224 幅精美作品及創作說明
40 個資深攝影教育者設計的拍攝練習
構思、拍攝、製作、保存、展示作品全流程解決方案
通過本書:
了解攝影發展史,把握攝影的過去與未來
學會以頂尖攝影師的視角觀察世界
理解攝影的視覺語言與設計原則
獲得數字影像製作知識
以專業水準創作並展示圖片
開啟你自己的卓越影像創作之路

媒體推薦

“羅伯特希爾施將本書定位為一本導論性的適合大學層次讀者使用的教程。這是一本有關理念的書而不是軟體或相機的使用手冊。秉持這樣的哲學,希爾施保證了批判的觀察和美學價值能與技術獲得同等重視。本書以有關攝影史、視覺基礎和象徵內容的章節開始,以透過相機觀察世界和思考、撰寫有關攝影文章的章節結束,這種強調是令人振奮且富有啟發的。”
——Afterimage,36卷第1期
“希爾施的《光與鏡頭:數字時代的攝影》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從中你能獲得基礎到高級的數字攝影技巧,適合菜鳥攝影師或有經驗的教師使用。書中介紹了對當代圖像理念和創作有著重要意義的攝影史知識。本書所涵蓋的技巧與創意內容極為廣泛,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者作為學習參考。”
——Exposure雜誌
“一本具有開創性的導論書,向讀者清晰、簡潔地介紹創作發人深省的數字攝影作品所必需的知識。這是一本敢於嘗新的創意書,包含了大量頂尖攝影教育者設計的課堂練習和任務,鼓勵讀者以攝影師的眼光和美學視角批判地進行探索和創作圖片。”
——Photo Technique雜誌

圖書目錄

獻 詞 3
前 言 5
致 謝 9
第1章 我們為什麼要製作圖片:視覺觀念發展簡史 25
1.1 攝影法則 27
1.2 攝影術的發展 28
1.3 決定性意義 28
1.4 底片修正:在Photoshop出現以前 28
疊放照片 30
直接攝影初探 30
畫意派攝影 31
分離派攝影 31
直接攝影時代的到來 32
現代派攝影 33
1.5 數字影像革命 39
1.6 新媒體 40
1.7 影像製作基礎知識問答 42
1.8 延伸閱讀 54
第2章 設計:視覺基礎 57
2.1 學會觀察:用設計進行溝通 57
2.2 初學者的想法 57
2.3 設計的過程 58
2.4 攝影的本性:簡化構圖 58
2.5 切入點 59
2.6 注意廣度和視覺張力 59
2.7 攝影的特權 61
2.8 視覺語言 61
2.9 攝影的本質屬性 63
2.10 設計原則 64
統一性和多樣性 64
突出強調 65
景別 66
比例關係 66
對稱 69
節奏 72
2.11 視覺造型元素 72
線條 72
圖形 73
空間 74
質感 75
圖案 76
象徵符號 78
色彩象徵 82
普通的象徵標識和潛在內涵 83
2.12 延伸閱讀 83
第3章 拍攝圖像:相機、鏡頭和掃瞄器 87
3.1 照相機的功用 87
3.2 什麼是照相機? 87
3.3 相機成像系統工作原理 89
3.4 數位相機 90
數位化觀察方式 90
影像感應器:CCD和CMOS 90
色彩濾鏡矩陣:拜爾馬賽克式濾鏡 92
像素 92
圖像解析度 92
鏡頭濾光鏡 165
中性密度濾光鏡 165
處理反光問題:偏振光與非偏振光 166
紫外線濾鏡(UV鏡) 168
特殊效果濾鏡 168
自製濾色鏡和柔光鏡 169
數字濾鏡與外掛程式 169
螢光燈與充氣燈具 171
高壓氣體放電燈與汞鈉蒸汽光源 173
第5章 用光看世界 175
5.1 自然光 175
光的存在 175
優質光線 176
相機與光線 177
5.2 每天不同時段的光線類型 177
光線的循環周期與基本特徵 178
季節 179
天氣與氣候條件 179
5.3 人工光源 186
補光 186
光源的尺寸 187
燈具的位置 187
反差與亮度範圍 188
5.4 基本測光方法 188
順光 188
側光 188
高角度側光 190
低角度側光 191
頂光 192
逆光 192
底光 192
5.5 照明附屬檔案 193
擋光板 193
柔光片 193
凝膠濾鏡 193
反光板 193
錐形光罩 193
無縫紙背景幕布 193
影棚用引閃器 194
第6章 觀察:睜大眼睛 197
6.1 觀察方式 197
認知 197
學習觀察 197
視覺素養和決策 199
6.2 我們為何要創作圖像並對其做出回應? 201
維克多圠楿菲爾德的研究 201
持寫實主義觀念的攝影師 202
持表現主義觀念的攝影師 204
6.3 數字影像的效果 205
攝影對藝術的影響 206
拓展你的疆界 206
6.4 色彩和構圖的美學要素 207
運用色彩的關鍵 207
構圖的關鍵 207
識別要素 208
6.5 圖底關係 210
圖底關係的重要性 210
圖底關係的構建策略 211
第7章 時間、空間、想像力與相機 215
7.1 找尋時間的蹤跡 215
7.2 對時間的感知 216
7.3 控制拍攝時間 217
了解快門速度 218
失焦及散焦圖像 220
光繪效果 226
多重曝光 227
拍攝後的視覺化處理 232
三維圖像:真實與虛擬 240
7.4 圖像處理軟體使用方案 244
重組現實 245
7.5 延伸閱讀 246
第8章 數字暗房:當虛擬照進現實 249
8.1 顯示圖片檔案:圖片檔案傳輸至顯示器、網路或沖印 249
顯示 249
圖像輸出:顯示與列印 254
8.2 數字負片:原始拍攝數據 262
RAW格式和DNG格式 262
重置圖像像素 、插值運算與數字負片 264
8.3 實際解析度與客觀實際 265
圖片預覽帶來的混淆 265
數字圖像後期製作與歸類 265
圖像視窗 265
最終結果:獲得理想效果的最佳設定 265
8.4 製作專業級的照片 267
噴墨式印表機:列印解析度與點數的轉換 267
墨滴尺寸單位:微微升 268
列印紙:膠版列印紙和銅版列印紙 269
墨水:染料墨水與顏料墨水 270
持久性 270
列印系統和輸出事宜 270
8.5 圖像與計算機工作站 274
彩色顯示器 275
色彩管理(ICC色彩特性) 276
數碼色彩:CMYK和RGB 277
數位化存儲 278
8.6 軟體和圖像處理 278
光柵與點陣圖軟體 279
矢量圖形處理軟體 279
8.7 數字圖像的基本分類及工具 280
主選單選項 280
8.8 Photoshop中常見的選項圖示 282
檢索工具 282
選擇和移動工具 283
繪圖工具 284
潤色工具 284
Photoshop中的其他工具 286
8.9 作為多媒體媒介傳播平台的電腦:動態圖像 289
8.10 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 289
信息共享:搜尋引擎和部落格 289
8.11 數碼的未來 290
8.12 延伸閱讀 292
第9章 展示與保存 295
9.1 數碼照片的修復與潤色 295
9.2 存檔 295
展示材料 295
乾裱和濕裱 299
照片浮現效果 303
畫框 303
個人作品集 303
書籍:按需出版模式 305
顯示屏上的照片:網路共享 305
網頁設計與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 306
照片的保存 307
需避免接觸的材料 307
影響列印穩定性的因素 307
彩色照片的壽命 307
照片展示環境 308
保存環境 308
9.3 數字檔案 308
將傳統照片轉化成數字格式 308
長期存儲與數字圖像轉移 309
後期處理軟體 310
圖像檔案分類 311
9.4 數字檔案管理方面參考資料 312
9.5 數碼照片的穩定性 312
染料型墨水 312
顏料型墨水 312
列印介質 313
保護顏料製品 313
9.6 翻拍 314
鏡頭的選擇:微距鏡頭與模式 314
翻拍的光線 315
曝光控制 315
9.7 用光碟展示作品 316
確保作品能受歡迎 317
郵寄 317
作品的著作權問題 317
作品寄到何處? 318
9.8 延伸閱讀 319
第10章 透過相機看世界 321
10.1 框線效應:視點 321
動態性地觀看 321
操作方法 322
有效利用視角 322
10.2 選擇性調焦 324
10.3 反差 326
互補色 326
冷色調與暖色調 326
營造色彩反差效果 327
10.4 主色調 327
簡單明了 328
保持引人注目的構圖 328
10.5 和諧色 329
有效地統一 331
10.6 單色 332
機會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333
10.7 單色圖像 334
單色調的個性 334
顏色混合 334
空間透視 335
10.8 透視 335
控制透視的基本方法 335
相交的線條 338
10.9 淡雅或柔和的顏色 339
實際操作步驟 340
10.10 高光與陰影 340
10.11 吸引與排斥 340
克服先入為主的觀念 340
10.12 對比和對立 342
第11章 結論:思考並撰寫有關攝影的文章 345
11.1 思維結構: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46
11.2 思維模式 350
第一步:思考的時間 350
第二步:探索形式 353
第三步:明確思路和方法 354
第四步:整合階段 356
第五步:操作檢查 356
第六步:評價 356
11.3 攝影的搖籃 357
11.4 尺寸問題 358
11.5 傳達文化內涵 359
11.6 圖像體驗:攝影意義的不穩定性 360
11.7 撰寫關於圖片的文字 362
撰寫藝術家自述 364
11.8 照片討論的本質 366
11.9 約翰凱奇的規則 367
11.10 延伸閱讀 369
第12章 蓄勢待發的攝影師 373
12.1 拍攝肖像:我是誰?你是誰? 373
關於自拍的研究 373
自拍像 374
他人的肖像 374
環境肖像 374
12.2 虛擬照片:攝影的主觀屬性 375
真相與維實(維基百科所詮釋的真實) 377
12.3 用照片表現社會形象 378
描繪社會習俗 379
誰能代表我們? 380
12.4 內心體驗:日常生活的意義 380
哲學信念:樂觀主義、悲觀主義和存在主義 382
內心戲 384
社會問題 384
12.5 為拍照而捏造事實:擺拍 385
社會景觀 386
12.6 永恆的主題 389
靜物主題 389
人體攝影 392
12.7 顯示器攝影:另一種圖像真實 393
備選方案 396
12.8 文本與圖像 397
12.9 藝術家的書和畫冊 401
12.10 藝術家與攝影書籍:參考書目 404
12.11 自己的任務:創造和評定 405
評定指南——創作之前 405
評定指南——創作之後 406
附錄1 安全問題:注意保護自己和數碼設備 409
人體工程學工作站 409
顯示器輻射:ELF/VLF 409
眼疲勞 409
恰當的姿勢與減輕後背的壓力 410
腕管綜合徵 410
適當休息 410
自然的身體姿勢 410
改變你的工作位置 411
附錄2 工作前景 413
自由攝影師 413
準備開始 414
出版後記 4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