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

村鎮名。西光祿村的“抬閣”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是老百姓為慶祝去年豐收、期望來年風調雨順而進行的娛樂活動。

引言故事,簡介,起源,核心提示,

引言故事

正月十五上午,雖然天空中飄灑著點點春雨,但磁縣光祿鎮西光祿村仍然熱鬧非凡,附近許多鄉村的人們也紛紛趕來一飽眼福。上午10點30分,鼓樂齊鳴,銅鑼開道,一支百餘人的龐大隊伍從一大院內緩緩走出,“抬閣”巡遊開始了……
一條六七米寬的村中大街上早早擠滿了數萬男女老少,幾個十多歲的男孩手持竹竿彩旗,理直氣壯地走在隊伍前開道;後面鑼鼓喧天,喜慶的秧歌隊簇擁著兩桌“抬閣”出場了。每台閣子高五六米,上面疊站著兩位由孩童扮演的角色,他們穿著古代服裝、畫著臉譜,一會兒舞動長袖、一會兒做個鬼臉,引得圍觀者時而喝彩、時而大笑……

簡介

一桌“抬閣”就是一齣戲的精彩場面。走在前面的《狀元拜塔》,是家喻戶曉的白蛇傳故事中的一段。只見身穿大紅袍的狀元郎左手托著一座寶塔,塔中盤著一條青蛇,塔尖上站著白娘子。最為絕妙的是,白娘子高懸空中,一雙小腳輕點塔尖,人仿佛在白雲高處卻不會墜下,飄若仙人。另一幕《大釘缸》更為神奇,一工匠模樣的孩子一手緊握鑽桿,一手拉動弦條,不停地“鑽”倒置在閣子上的瓦缸,大拇指粗的鑽桿上竟站著一位舞動著長袖的女郎,凌空而來,飄然而至,招來無數觀眾品評指點、嘖嘖稱奇。
每桌“抬閣”旁都有四名頭戴紅高帽的壯漢充當轎夫(原來是抬著閣子行走,近年來改為由人力三輪車拉載,周圍搭上彩布,形似轎子),旁邊還有多個彩托護衛。
“抬閣”的隊伍從村中大街東頭走到西頭,又緩緩折回,中間角色不斷變換姿勢和表情,看上去既像演戲,又似雜技,扣人心弦,讓觀眾耳目一新,嘆為觀止。奇特“抬閣”慶豐年閣子布景層疊有序,那人物又是如何“站”在塔尖、鑽桿上的?西光祿村86歲的老人牛兆合告訴記者,其實懸在高空中的人是或坐或立在一個鐵架子上的,不過製作巧妙,全部罩在服裝或道具內,外人根本看不出來。一般用鋼筋或木材通過拐、卡、扎等方式搭制架子,其過程是一個秘密,只有少數村民知道。牛兆合老人在8歲時曾上過高閣表演,他說,選兒童有很大學問。一般都是選村中8歲至12歲的少男少女,首先要膽子大,站在六七米的高空不怯不暈,還要根據劇情表演動作,其次要長得俊俏機靈,身瘦體輕。由於民間有上閣表演會受到神靈保佑之傳說,所以能上閣表演者受到眾人寵愛,曾有“女孩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隨便相”的俗語。一般一桌“抬閣”根據表演情節由2至3名兒童組成,他們在架子上身著戲裝,依據扮演的戲劇人物特點,隨著“抬閣”行進而隨意搖擺,顯得非常可愛。
光祿

起源

據悉,牛兆合老人回憶,解放前由於百姓生活困窘,很少演出,新中國成立後曾連續演出了好幾年,中間一度停演,道具被砸壞。改革開放後,特別是最近幾年,村民們生活富裕了,一到每年的正月十五,大家便自發行動起來……一般“抬閣”的表演內容都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故事和耳聞目睹的民間人物,如孫悟空、白蛇傳、穆桂英掛帥等等。如今,西光祿村的村民們也把現實生活融進了“抬閣”裡面,曾表演過現代版的“萬元戶”、“慶祝亞運會”、“黨的政策好”等節目。

核心提示

“抬閣”是一種由兩三名孩童扮演古裝戲劇人物,立在閣子上巡行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因為每台閣子都需要四或八個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著走,所以名為“抬閣”。“抬閣”集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雜技等藝術為一身,是中原地區民間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磁縣光祿鎮西光祿村的“抬閣”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歷久不衰,每逢好年景的正月十五,便在村內巡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