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斑

光斑

光斑,是一種太陽光球層邊緣的活動現象,指在太陽光球層邊緣出現的明亮斑點。邊緣上有黑子處就有光斑,但是沒有黑子的地方有時也會出現光斑,與黑子有關的光斑,呈纖維狀,寬5000~10000km,長約50000km;壽命比黑子長,一般約長3倍.與黑子無關的光斑,略呈圓形,面積較小,直徑約2300km,平均壽命約0.5h,光斑溫度比光球高,只是由於光斑不處於輻射平衡,底部溫度要稍低一些,上層則高一些.上層的平均溫度比周圍高約100K,亮度大10%左右.光斑與黑子同樣具有11a活動周期.光斑向外延伸到色球層,便成為譜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斑
  • 外文名:facula
  • 拼音:guang ban
  • 定義:光球層的表面明亮的斑點
  • 組成:明亮的纖維
  • 活動周期:11年
  • 磁場:縱向的
介紹,閃耀,光斑,相關新聞,

介紹

光斑漢語拼音:guang ban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用天文望遠鏡對它觀測時,常常可以發現:在光球層的表面有的明亮有的深暗。這種明暗斑點是由於這裡的溫度高低不同而形成的,比較深暗的斑點叫做“太陽黑子”,比較明亮的斑點叫做“光斑”。光斑常在太陽表面的邊緣“表演”,卻很少在太陽表面的中心區露面。因為太陽表面中心區的輻射屬於光球層的較深氣層,而邊緣的光主要來源光球層較高部位,所以,光斑比太陽光球層表面高些,可以算得上是光球層上的“高原”。
光斑光斑
黑子有關的光斑由明亮的纖維組成,寬5000—10000公里,長約5萬公里,它們大致垂直於赤道;同黑子無關的光斑出現在70°的高緯地區,面積較小,略呈圓形,直徑約2300公里,平均壽命只有半小時。光斑比黑子早出現幾小時或幾天,出現後聚集成2部分,顯示出和黑子群類似的偶極特性。太陽較差自轉把最初為圓形的光斑逐步拉成橢圓形,其前導部分略近赤道。光斑在發展末期分解為許多小塊,然後逐步瓦解
光斑和黑子一樣具有11年的活動周期,但光斑的緯度活動範圍比黑子寬15°左右。光斑的光譜表明,它的離子譜線比光球強,而中性原子譜線比光球弱,所以光斑的溫度比光球高。但光斑與光球的總輻射強度比值隨離日心的距離而變動,這說明光斑不處於輻射平衡,其底部溫度低一些,上層溫度高一些。在靠近日面邊緣看到的是光斑的上層,其平均溫度比周圍高100度左右,亮度大10%左右。
光斑的磁場主要是縱向的,強度達數百高斯。光斑,也指燈光,月光,太陽光等投射在水面或地面上,形成的一道光點。稱之為光斑。

閃耀

太陽光球層邊緣出現的明亮組織,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光斑一般環繞著黑子,與黑子有密切的關係。
太陽光斑太陽光斑

光斑

在林學上指通過樹冠枝葉空隙投射到地面的圓形光照面。林內光斑的成分與空曠地的直射光差別較小,但強度減弱。由於地球自轉及枝葉的擺動,光斑在地面經常移動,照射時間也較短,並時隱時現。林內光斑對林下植物、幼樹幼苗的生長以及橄欖球土壤均有一定影響。

相關新聞

揭開穀神星表面神秘光斑來源:或曾是冰火山“噴發點”
光斑
穀神星上有一處神秘的撞擊坑,其中有一些極為明亮的物質。科學家認為,這裡或許曾是冰火山的“噴發點”。在近期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穀神星上的這些亮斑只有四百萬年曆史,比它們所處的撞擊坑晚形成三千萬年。
光斑
刻瑞斯隕石坑直徑92公里,坑中有一處巨大的半球狀結構,其中“含有穀神星上最明亮的物質”。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科學家托馬斯·普拉茨指出。Cerealia Facula區域的可見光/紅外線分光計數據顯示,該地區富含碳酸鹽。
光斑
研究人員稱,撞擊坑中央的坑洞中有一處崎嶇不平的隆起結構,也許是古代山脈遺留下的痕跡。科學家認為該山脈約3400萬年前與刻瑞斯撞擊坑同時形成,最終逐漸崩解。但研究人員指出,含有明亮物質的半球狀結構形成時間還要晚三千萬年。
新浪科技訊 台北時間3月20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穀神星上有一處神秘的撞擊坑,其中有一些極為明亮的物質。科學家認為,這裡或許曾是冰火山的“噴發點”。
在近期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穀神星上的這些亮斑只有四百萬年曆史,比它們所處的撞擊坑晚形成三千萬年。這種罕見的明亮物質的分布和屬性說明,它們是由反覆出現的天文活動造成的,可見穀神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存在冰火山活動的天體。
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已對穀神星開展了近兩年的研究。在此期間,科學家發現刻瑞斯隕石坑(Occator crater)中有一些奇怪的亮斑,主要由礦物鹽構成。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顆小行星的地質活動,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對該撞擊坑中的地質構造展開了調查,包括裂隙、崩落的石塊、甚至更小的撞擊坑等。
刻瑞斯隕石坑直徑92公里,坑中有一處巨大的半球狀結構,其中“含有穀神星上最明亮的物質”。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科學家托馬斯·普拉茨(Thomas Platz)指出。
Cerealia Facula區域的可見光/紅外線分光計數據顯示,該地區富含碳酸鹽。此外,撞擊坑中其它地方的亮斑也含有碳酸鹽和一種黑色物質。
研究人員稱,撞擊坑中央的坑洞中有一處崎嶇不平的隆起結構,也許是古代山脈遺留下的痕跡。科學家認為該山脈約3400萬年前與刻瑞斯撞擊坑同時形成,最終逐漸崩解。
但研究人員指出,含有明亮物質的半球狀結構形成時間還要晚三千萬年。
科學家通過地質構造表面的“穿孔”程度判斷其形成時間。撞擊坑形成越晚,表面穿孔就越少。
“半球狀結構周圍物質的年齡和外觀都說明Cerealia Facula地區是通過反覆的冰火山噴發形成的,冰火山噴發還將這些物質噴射到了中央坑洞的外圍區域。”普朗克研究所安德里亞斯·內修斯(Andreas Nathues)指出,“單次冰火山噴發不太可能造成這一結果。”
有些天體也有類似的半球狀結構,如木衛三和木衛四。科學家認為這些是火山噴發留下的痕跡,說明這些天體上存在冰火山。他們還指出,穀神星也可能經歷了類似過程。
“形成刻瑞斯撞擊坑的那次巨大衝撞一定是一切事件的開端,並且催生了之後的冰火山活動。”
科學家指出,在這次撞擊過後,穀神星的地下海水水位線有所上漲。
此外,在低壓環境下,水和水中溶解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可以從正在形成的通氣口逃逸,最終從穀神星表面的裂隙噴射出來。
研究人員稱,這一過程中沉積的礦物鹽也許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亮斑來源。
從1.4萬公里外拍攝的刻瑞斯撞擊坑照片顯示,這些亮斑的亮度存在晝夜節律變化,為一項新理論提供了證據。
“光線在刻瑞斯撞擊坑底部的散射方式與穀神星表面的其它區域明顯不同,”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古涅什瓦·辛格·坦佳姆(Guneshwar Singh Thangjam)指出,“最可能的解釋是,撞擊坑底部附近有一片薄薄的、半透明的水霧。”
研究人員稱,這片水霧也許是撞擊坑在陽光照射下、升華的水蒸氣從地表裂隙中逃逸出來形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