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三十六式太極拳

先天三十六式太極拳

先天三十六式太極拳是六脈太極之一,詳細內容《中國太極拳統真大典》卷二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天太極拳三十六勢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 作者:李兆生先生
  • 作者身份:、武當先天太極拳第十八代掌門
先天太極拳渾天三十六勢,按舊的宗習,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練習。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納天罡氣,三九純陽始風真,四九周天合內脈,三十六功白雲封。每階段的尾式均含內脈特點,以團斂內氣為基礎,這樣形成了太極拳特有的神采。下面不妨分析一下四個尾式的共同特點,以了解古人造拳為學時所考慮得何等完善,不需後人慘澹經營再改良創新。倘若後學得知前賢造物是何等的認真,那么後來的改良創新又是多么的稚拙。
1、混元雙鋒(如封似閉)經過前八勢的行功,轉入第九式,第一個階段完畢時的操演,內氣經脈,在身中流注進入到一個暫為完整的階段,並在形體上必然有相應的表現。混元雙鋒,以兩手相互運化參同完成混元四手,內外合生的混真動作。
2、渾天雲盤(雲手)。這是第二個階段完畢時的動作。反覆的循環,使內脈衝合流注,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3、玉女穿梭。也是在完成混元內練的基礎上展開動作的。以混元之力,匹配手足,以期第三階段的完整性。
4、白雲封洞。第四階段的最後行動,也是最後拳路的結束動作 。這是天包大地圓渾天內斂最完美的行動。
縱觀這四個式子,都是著重將氣脈收斂作為基點。或也可以說總拳路經過這四個特殊的動作來掌握氣脈的平合。據這一點,太極內練的專持法,可以將三十六勢分為四次來完成動作。即分作四趟,每趟九勢,這樣更能充分體會循經外纏等內脈運動。當然作為由法至韻,由韻而意,形成自我神會之境地的理想修為是再好不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