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玉壺春瓶

元代青花玉壺春瓶,山東省濟寧郊區李營鄉出土,喇叭口,細長頸、膽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徑8.5,底徑8.2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代青花玉壺春瓶
  • 出土地點:山東省濟寧郊區李營鄉
  • 類別:器具
  • 特徵:喇叭口,細長頸、膽腹
兩件元代青花玉壺春瓶,濟寧博物館元代青花玉壺春瓶,

兩件元代青花玉壺春瓶

茂叔愛蓮紋玉壺春瓶
喇叭口,細長頸、膽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徑8.5,底徑8.2厘米。全器內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較高,胎土細白,露胎處呈火石紅色,青花濃艷,略帶褐色斑點。口沿內側飾一周草葉紋。頸部飾一株柳樹及垂枝。上腹部的人物圖案是全瓶裝飾的主紋,是根據唯心主義理學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頤(茂叔)愛蓮的故事描繪而成的。周茂叔朝著蓮池,坐於池邊石上,“遠觀”池中荷蓮,欣賞著“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潔形象。另一人為來訪者,目睹蓮池,兩人相向,作對話狀。茂叔左側為一蓮池,周圍襯以小石、叢竹、花卉等,人首兩側飾流雲紋。下腹部弦紋下,環一周卷草紋,下飾八瓣仰蓮,瓣間繪捲雲紋。整個瓶體,畫面清晰,線條流暢,主題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程朱理學的開山鼻祖,一生獨特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北宋以後,周創建的理學思想被他的學生二程以及朱熹發揚光大,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理論支柱,周敦頤也當然就為封建統治階級所推崇。在民間,因周敦頤作為一個事必躬親,處事公正的地方官,頗受百姓擁戴,加及周的名篇<愛蓮說>的問世,人們已傳為美談。時至元代,“戲曲小說和版面的發達”,以 歷史故事題材為畫面的藝術品極為盛行,如蕭何月下追韓信、蒙恬將軍、三顧茅廬等都被作為元代青花瓷器的裝飾畫面。“周茂叔愛蓮”是“四愛”畫面之一,還有“陶淵明愛菊”、“王羲之愛鵝”、“林和靖愛梅”合稱四愛。
由於“茂叔愛蓮”這人故事的畫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極為少見,所以<中國陶瓷史>上也沒有提及,故這件元代青花茂叔愛蓮紋玉壺春瓶就顯得極為珍貴了。
青花荷蓮紋玉壺春瓶
造型同前瓶,圈足露胎處可見火石紅色。通體施釉,略呈淺青灰色。青花圖案略帶灰調,色深處可見明顯下凹的黑色斑點。高27、口徑8.5、底徑8.5厘米。口沿殘,口內沿飾卷草紋一周,頸肩處飾四瓣覆蓮,瓣間繪有捲雲紋,下飾一周邊錢紋。上腹飾四從荷蓮紋,是瓶體主題紋飾,叢叢蓮花爭相開放。下腹飾八瓣仰蓮,與主題紋之間以一周卷草紋相隔。 時代與產地
上述兩件青花玉壺春瓶的釉色、紋飾、青花色澤略有不同,且“茂叔愛蓮”紋玉壺春瓶的紋飾層次較少,而荷蓮紋玉壺春瓶的釉面青白,青花色澤帶灰,這些都為元代至元時期青花瓷的特點,但是我們認為這兩件器物應屬於至正早期製品。第一,兩瓶同為一個墓葬出土,兩瓶下腹的八瓣仰蓮和其間的捲雲,最大腹頸處的一圈卷草紋及蓮花、弦紋的繪畫裝飾手法相同,瓶的胎土、造型及大小也基本一致。第二,前瓶釉面度高,青花圖案深藍濃艷,略帶藍黑色斑點,後瓶紋飾繁密。這些都是典型“至正型”青花瓷的特點。兩隻瓶既有部分特點同至元時期的,又有部分特徵與至正時期類似,所以定為至正早期製品為妥。

濟寧博物館元代青花玉壺春瓶

元代,一級,濟寧市任城區李營鄉出土。青花瓷是一種在瓷胎上用鈷料著色,然後施透明釉,以1300c左右高溫燒成後,呈現出蘭色,習慣上稱為“青花”。青花瓷器的魅力所在,主要是瓷質細潔而色白,釉下彩的蘭色彩繪,幽菁可愛,圖案裝飾雅俗共賞。玉壺春瓶是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典型器物,在元代流行較廣,沿用時間也較長,南北各地均有燒制。此瓶由山東省濟寧郊區李營鄉出土,通高28.6、口徑8.3、腹徑14.6、直徑8厘米,侈口,平沿,束頸弧腹下垂,圈足,沿面上飾纏枝蓮紋,頸部飾焦葉紋及錢紋一圈,其下飾6瓣倒變形蓮瓣紋,腹部飾兩圈纏枝花果紋,近底部飾一圈變形蓮瓣紋圈足飾一周纏枝紋。整個器物的裝飾特徵的是,層次多、畫面滿,但由於處理得當,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並不給人以瑣碎和堆砌的感覺。筆法用實筆畫線一筆點畫,整體感強。勾勒渲染,筆道較粗,值得注意的是主題蓮瓣紋的的外輪廓留有一道不清晰的白邊。胎質細膩,釉面光滑,青花發色純正,色彩也很艷麗。從胎質、裝飾、釉色等各方面觀察,這種青花器的燒制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是元青花器的典型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