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願腔演

是從土家族祭祖還願的祭儀中衍生而成的一個地方戲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名門口袋學院
  • 外文名稱:Travel to watch industry
  • 地理位置:宣武門外南橫街西口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
少數民族說唱,儺願戲,

少數民族說唱

我國少數民族有豐富多彩的說唱藝術,因語言、音樂、風俗習慣,藝術風格等方面與漢族的差別較大,故單獨列出。如:
回族:花兒彈唱。
滿族:八角鼓、子弟書。
朝鮮族:判索里、三老人、唱談、才談、漫談、延邊鼓書、延邊演唱、鼓打鈴、平鼓演唱、伽椰琴彈唱。
藏族:析嘎、喇嘛馬尼、六弦彈唱、藏語相聲、百(戰歌)、民間故事表演、仲諧(故事歌)、熱巴說唱。
蒙族:好來寶、烏力格爾、內蒙道情、蒙古琴書、笑嗑、阿拉善左旗說唱。
維族:手鼓詞、熱瓦甫彈唱、維語相聲、達斯坦維語快板、維族說書、維族彈唱。
彝族:賽賽腔、甲蘇、阿蘇巴底、四弦彈唱、白話腔。
瑤族:甘介、雷依卻、樂春鼓、吉冬諾。
侗族:琶琶歌、琵琶彈唱、講款、嘎笛、玩春牛、牛腿琴說唱。
壯族:莫倫、蜂鼓、唱師、堂蝗調、漁鼓。
苗族:果哈、嘎百福歌、儺願腔演唱、扛土地。
土家族:送春牛、控土鑼鼓、溜子說唱、贊土地、乾龍船。
撒拉族:宴席曲、撒拉曲、沙赫斯調、巴西古溜溜。
白族:大本曲、花柳曲、本子曲。
傣族:贊哈、喊半光。
哈尼族:哈巴熱。
佤族:鑼彈唱。
哈薩克族:冬不拉彈唱。
錫伯族:念歌部。
布依族:布從彈唱、八音座唱。
赫哲族:依瑪堪。
柯爾柯孜族:庫木斯彈唱。
畲族:盤詩。
阿昌族:使春牛。
達斡爾族:烏欽。

儺願戲

儺願戲,又名“儺戲”或“土地戲”,是從土家族祭祖還願的祭儀中衍生而成的一個地方戲種。“儺願戲”實際上是“還願”和“儺戲”的總稱,最初是土家族還願者為求子、除病、祈壽舉行的一種藝術活動,經過長期發展,形成30多個曲牌,200多個劇目,成為一種較成熟的地方戲曲。儺願戲是一種宗教與藝術相結合、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獨特戲曲形式,一直在民間傳承。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至臘月二十四日,鄉間驅除邪魔鬼魅、消除災難厄運、慶賀人壽年豐時,請土老司若干人進行表演。儺願戲有高儺和低儺兩個流派。高儺流行於土家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低儺流行於當地漢族地區。共同點都是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傳說是三個法力無邊的神仙。儺願分儺戲(或儺舞)、儺技,儺戲有固定故事,有人物對白;儺技則是噴水畫符,雙腳趟燒得通紅的貫頭(鏵口),但見腳底冒煙,卻安然無恙。另外,咬鏵口、過火海(從炭火中過)、摸油鍋、滾榨刺、上刀梯等驚險功夫等,是一種難以理喻的“神秘文化”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