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肢龍

優肢龍

優肢龍是原蜥腳下目的半雙足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晚期的南非賴索托辛巴威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物種學史

優肢龍學名Euskelosaurus)它可能是與非洲南部發現的祖父板龍Plateosauravus)為同一物種
正模標本(編號BMNH R1625)是由Alfred Brown在1863年發現,包含四肢骨頭及脊椎化石,在1866年,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將這些化石正式描述、命名,當時名為Euskelesaurus。在1902年,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將其改為現在的學名Euskelosaurus

形態特徵

拉丁文的意思是“有翅膀的蜥蜴”。優肢龍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分布賴索托、辛巴威、南非等地。優肢龍是植食恐龍,典型的優肢龍體長9-12米,推測體重1.8噸。
優肢龍的身長估計有10米長,這在原蜥腳下目是巨大的物種。四肢類似蜥腳類恐龍。優肢龍的另一個特徵是股骨的骨幹是歪曲的。古生物學家Jacques van Heerden認為優肢龍的步態,其實是後肢往兩側延伸的。若果真是這樣,在恐龍中是很罕見的情況,因所有恐龍的腳就像哺乳動物都是直立在身體之下。

分布範圍

優肢龍是原蜥腳下目的半雙足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晚期的南非賴索托辛巴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