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教程

儀器分析教程

《儀器分析教程》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集、朱鵬飛。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套用化學、化工、環境、材料、地質、輕工、醫藥、冶金、農林等專業的儀器分析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和分析工作者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儀器分析教程
  • 作者:陳集 朱鵬飛 
  • ISBN: 9787122073280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2-1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對可見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氣相色譜法、電化學分析法等最常用的儀器分析方法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同時還扼要介紹了發射光譜分析法、分子螢光法、流動注射分析法、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並從實用出發,簡明地討論了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波譜、質譜的基本原理、儀器結構和譜圖解析。本書加強了樣品的前處理技術、實驗條件的優選、分析干擾的抑制、實驗數據的處理等方面的內容,並介紹了一些較新的研究成果、套用技術和分析方法,適當拓寬了知識面。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1
11什麼是儀器分析1
12儀器分析的重要性1
13儀器分析的分類2
14儀器分析的主要特點2
第2章可見和紫外吸光光度法4
21可見吸光光度法概述4
211可見吸光光度法的特點4
212光的物理特性4
213物質的顏色5
214吸收曲線(吸收光譜)6
2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7
221朗伯定律7
222比耳定律7
223朗伯比耳定律7
224定量分析方法8
225偏離比耳定律的原因11
23可見吸光光度分析儀器12
231儀器的基本組成12
232常用可見分光光度計簡介15
24分析方法的建立17
241顯色反應的選擇17
242顯色條件的選擇18
243顯色劑20
244共存組分干擾的消除22
245光度測量條件的選擇22
25可見吸光光度法的套用24
251高吸光度示差法24
252溶液中多組分分析26
253酸鹼離解常數的測定26
254絡合物組成及穩定常數的測定27
255催化吸光光度法28
256雙波長吸光光度法29
257固相吸光光度法30
258三元絡合物在吸光光度法中的套用31
26簡易快速比色法31
261目視比色法31
262快速顯色法32
263檢氣管法32
264試紙比色法33
27紫外吸收光譜法33
271紫外光區的波長範圍及分類33
272分子的能級組成和紫外光譜33
273分子中價電子躍遷的類型34
274溶劑對紫外光譜的影響35
275無機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36
276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36
277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40
278紫外光譜法的套用41
思考題及習題42
第3章紅外光譜法45
31紅外光譜的基本原理45
311紅外吸收峰的位置45
312分子的基本振動類型和紅外吸收峰的數目46
313紅外吸收峰的強度47
314影響峰位的因素47
32紅外光譜儀49
321色散型紅外光譜儀49
322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50
33化合物的紅外光譜51
331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51
332無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54
34紅外光譜分析與套用55
341紅外光譜定性分析的一般程式55
342紅外光譜解析舉例56
343紅外光譜定量分析57
344紅外光譜的套用57
35紅外光譜法的進展58
351近紅外光譜法58
352光聲光譜法59
36雷射拉曼光譜法簡介59
思考題及習題60
第4章原子吸收光譜法63
41概述63
411原子吸收現象63
412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特點63
42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63
421共振線、吸收線和特徵譜線64
422原子吸收和原子蒸氣厚度的關係64
423吸收線的輪廓與變寬64
424高溫中基態原子和激發態原子的分配66
425原子吸收測量方法66
4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68
431光源68
432原子化系統69
433單色器(分光系統)74
434檢測系統75
44定量分析方法77
441單點校正法77
442標準曲線法77
443標準加入法77
444濃度直讀法79
45干擾及其抑制方法79
451化學干擾79
452電離干擾80
453光譜干擾80
454物理干擾82
455有機溶劑的影響83
46靈敏度和檢出限83
461靈敏度83
462檢出限84
47樣品的處理85
471容器的選用85
472分析實驗用水85
473試劑86
474樣品處理的常用方法86
475標準樣品的配製90
48測定條件的選擇和測定結果的評價90
481測定條件的選擇90
482測定結果的評價92
49原子螢光光譜法簡介93
思考題及習題94
第5章原子發射光譜分析96
51概述96
511AES的基本原理96
512AES的過程96
513AES的基本方法97
52光譜定性分析97
521光譜定性分析的原理97
522元素的靈敏線、共振線、分析線及特徵線組97
523光譜定性分析方法98
53光譜半定量分析與定量分析99
531光譜半定量分析99
532光譜定量分析99
54發射光譜分析儀器102
541激發光源102
542分光系統(光譜儀)104
543檢測系統105
55發射光譜分析的特點和套用106
551發射光譜分析的特點106
552套用107
思考題及習題107
第6章分子螢光分析法108
61螢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08
611螢光光譜的產生108
612螢光效率與螢光強度109
62螢光分析法的基本裝置110
621激發光源110
622單色器111
623樣品池111
624檢測器111
63螢光分析法及其套用111
631定量分析方法111
632套用112
思考題及習題112
第7章核磁共振波譜法114
7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4
7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114
712核在外磁場中的自旋取向114
713核磁共振115
714弛豫過程115
72實現核磁共振的方法和儀器116
721實現核磁共振的方法116
722核磁共振儀116
73氫核的化學位移117
731電子禁止效應117
732化學位移及其表示方法118
733影響氫核化學位移的因素119
734各類氫核的化學位移120
741H NMR譜中的自旋偶合與自旋系統122
741自旋偶合產生的原因122
742偶合常數122
743核的等價性和產生自旋干擾的條件122
744自旋偶合產生的裂分小峰數目和面積比123
745自旋系統的分類123
751H NMR譜中的偶合常數與分子結構的關係124
751偕偶、鄰偶和芳氫偶合124
752遠程偶合124
761H NMR譜的套用125
761有機化合物的結構鑑定125
762NMR定量分析126
7631H NMR譜的其他套用126
77核磁共振碳譜與順磁共振波譜法126
771核磁共振碳譜法簡介126
772順磁共振波譜法簡介128
思考題及習題128
第8章質譜法129
81質譜儀及質譜表示方法129
811單聚焦質譜儀129
812質譜儀的主要性能指標131
813質譜的表示方法131
82質譜中的各種離子峰132
821分子離子峰132
822碎片離子峰132
823亞穩離子峰和多電荷離子峰136
824同位素離子峰137
83有機質譜解析138
831分子量的測定138
832分子式的確定138
833分子結構的推斷139
84其他質譜法簡介142
思考題及習題142
第9章氣相色譜法144
91色譜法概述144
911茨維特實驗144
912色譜法的分類144
913色譜法的發展過程145
914色譜法的特點145
92氣相色譜分析過程與原理146
921氣相色譜分析流程146
922氣相色譜儀的基本系統簡介146
923氣相色譜分析的基本原理148
93氣相色譜固定相149
931固體固定相149
932液體固定相150
933特殊固定相155
94氣相色譜理論基礎157
941氣相色譜保留值157
942色譜峰寬度159
943分配比與相比159
944塔板理論160
945速率理論161
946色譜分離效能指標——分離度163
95分離操作條件的選擇165
951載氣流速的選擇165
952載氣種類的選擇165
953載體表面性質和粒度的選擇166
954固定液及其用量的選擇166
955柱溫的選擇166
956柱長、柱內徑、柱型的選擇167
957進樣量和進樣時間的選擇167
958氣化室溫度的選擇167
96氣相色譜檢測器167
961氣相色譜檢測器的分類167
962檢測器的主要性能指標168
963熱導池檢測器170
964氫焰離子化檢測器173
965電子捕獲檢測器175
966火焰光度檢測器176
97氣相色譜定性分析方法177
971純物質對照法177
972文獻保留數據定性法177
973與其他儀器連用定性178
974結合化學反應定性178
975利用檢測器的選擇性幫助定性178
98氣相色譜定量方法178
981峰面積的測量178
982定量校正因子179
983常用定量方法180
99毛細管氣相色譜法183
991毛細管氣相色譜法的發展過程184
992毛細管色譜柱的類型184
993毛細柱速率理論方程184
994毛細管氣相色譜的主要特點185
995毛細管柱色譜儀的基本系統185
910氣相色譜常用的進樣方法簡介186
9101直接進樣法187
9102分流/不分流進樣187
9103頂空進樣法187
9104裂解進樣法188
9105固相微萃取188
911有機元素分析法簡介189
9111有機元素分析儀的基本組成190
9112有機元素分析儀的工作原理190
9113樣品的製備191
思考題及習題191
第10章高效液相色譜法194
101概述194
1011HPLC的特點194
1012HPLC與GC的比較194
102高效液相色譜儀195
1021高壓輸液系統195
1022進樣系統196
1023分離系統197
1024檢測系統197
103液相色譜速率理論198
104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分類199
1041液液分配色譜法199
1042液固色譜法201
1043離子交換色譜法201
1044空間排阻色譜法202
105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色譜定性定量方法204
1051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的建立204
1052HPLC定性定量方法205
106高效毛細管電泳207
1061HPCE的裝置207
1062分離原理208
1063毛細管電泳的特點209
1064毛細管電泳的分離模式209
107固相萃取211
1071SPE的原理211
1072SPE的裝置211
1073SPE的操作步驟212
1074SPE的套用212
思考題及習題212
第11章電化學分析法214
111電化學分析法概述214
1111電化學分析法的分類214
1112電化學分析法的特點214
1113電化學分析法的套用215
1114電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15
112參比電極與指示電極216
1121參比電極216
1122指示電極217
113電位分析方法221
1131直接電位法221
1132間接電位法(電位滴定法)223
1133影響電位分析法的因素225
114極譜分析法225
1141概述225
1142極譜法的裝置226
1143極譜法的基本原理226
1144極譜定量分析227
1145極譜分析法的套用228
115庫侖分析法229
1151概述229
1152法拉第定律229
1153控制電位庫侖分析法229
1154控制電流庫侖分析法(庫侖滴定法)231
思考題及習題232
第12章流動注射分析法234
121概述234
122FIA的基本原理234
1221FIA理論基礎235
1222試樣檢測236
123FIA儀器的基本組成及套用237
1231載流驅動系統237
1232進樣系統237
1233混合反應系統237
1234檢測記錄系統238
1235 FIA的套用238
思考題及習題238
參考文獻2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