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主義

價值主義

文中論述了價值與效用、評價、幸福等名詞有區別,並批評了客觀主義價值論、關係價值論等非主觀主義價值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價值主義
  • 論述了:價值與效用、評價、幸福
  • 範圍:非主觀主義價值論
  • 理論:價值是主觀的;價值是客觀的
價值主義的理論,本文觀點,馬克思對價值主義的理解,價值主義對人類生活的看法,評價學說,客觀的依據,評價觀區別,

價值主義的理論

在價值論中,至少有下列四種理論:(1)價值是主觀的;(2)價值是客觀的;(3)價值是非主觀的,又非客觀的,而是關係的;(4)價值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
價值主義

本文觀點

本文認為,這四種學說,都不夠周延,所以提出一種新的主觀主義價值論,即認為價值是主觀的,因為價值必須有一個主體,但我們都在追求對許多價值的共享,如果對某一價值的共享程度很高,那么主觀的價值看起來像是客觀的,這種價值稱為“準客觀”;同時認為價值具有統計性。
馬克思主義價值論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關於價值及其意識的本質、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等相併列。馬克思主義價值論以各門特殊的具體的人文學科中共同性的、即一般的價值問題為對象,從世界觀 和方法論的高度加以研究。它是馬克思主義價值學的最一般基礎部分。

馬克思對價值主義的理解

依據對價值和評價的實踐唯物主義理解,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形成了自己實踐唯物主義——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念。這一價值觀念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1)以占人類絕大多數、並體現歷史發展方向的人民民眾為唯一的、最高的價值主體。人民是一個歷史的、不斷發展著的範疇。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念認為,無論何時,都只有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廣大人民所接受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2)人民是一切社會價值的創造者和享用者的統一。因此只有依靠人民自己來創造價值,由人民自己來占有價值和掌握實現價值的條件,才能使人類的真正價值不斷得到實現和豐富發展;(3)現實人類所追求的最高價值,是實現人的徹底解放,達到以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其原則的社會歷史階段。真、善、美的充分發展及其高度統一一自由王國,是當代人類價值追求的理想境界;(4)追求和實現人類價值目標的現實途徑,在於革命地改造現實社會,否定人剝削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創造使人與人的社會分裂和對抗徹底消失並不能再產生的歷史條件,逐步實現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的社會關係方面的和諧統一。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眾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實現這一歷史任務的具體形式;(5)在實現自己價值目標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複雜、長期、尖銳的社會鬥爭。這些鬥爭表現為不同階級、階層、民族和國家的不同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代表人類發展方向的無產階級和人民民眾,需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敢於和善於處理這些矛盾,戰勝敵人,同時也不斷改造和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價值主義對人類生活的看法

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對人的在價值生活方面的一切精神活動的看法,堅持徹底的、全面的能動反映論,是能動反映論的評價學說。

評價學說

(1)它承認哲學和一切具體科學對價值問題的研究,是以人類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著的價值現象、價值關係為對象,是思維反映、認識存在的一種活動。這樣它就承認了價值論成為一種科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承認了價值論的存在和發展要受生活實踐的檢驗,同時也就排斥了將價值論完全主觀隨意化、直觀化、非理化的傾向。(2)在區分價值的客觀形態和主觀形態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認為,在具體的價值關係中,主體關於客體價值的各種意識形式,包括認知和評價,都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是現實價值關係在精神上的表現形式。它要求區分一定客體對一定主體事實上的價值與這一主體對它的看法、態度,並用前者來說明後者,而不是相反。這樣,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就把價值和評價區別開來,從而反對任何用人的興趣、態度、價值觀念等等價值意義來代替客觀價值的傾向。為確立評價理論的客觀性標準提供了基礎。(3)馬克思主義價值論並不否認,評價表達了人對客體的興趣,態度和情感。但是它並不停留於此,而是進一步指出,態度、情感、興趣等等本身,是人本身的現實結構、需要、能力等等即人的客觀存在的反映。是反映自我存在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最終是由主體存在和實踐方式所決定、所制約的,是受它們檢驗並最終要服從於它們的。

客觀的依據

因此,人們對價值加以評價的精神形式及其標準的主觀性,仍然有其客觀的依據。把握評價及其標準的客觀依據,是正確認識評價的本質,樹立自覺的、科學的價值觀念的前提。馬克思主義評價理論的這一觀點,將對評價的理解同主體的自我意識聯繫起來,明確了人在以自己的尺度衡量事物價值的時候,要正確認識自己和提高自覺性水平的責任,從而同情感主義、意志主義和各種非理性主義的評價觀相區別。

評價觀區別

(4)依據上述觀點,馬克思主義價值論其確定的標準仍然是對對象的反映是否與對象相符合,其檢驗形式最終在於實踐。這樣,馬克思主義的評價論就是達到了與真理論的貫通和一致。關於認識之真理性的涵義和標準的原理,對評價也適用。所不同的是,在真理論中,思維所要與之相符合的對象,僅僅是指被思維的客體;在評價論中,這一對象則主要是指主體自身的客觀事實,即由主體本身的客觀存在、地位、需要、能力,以及來自客體的影響所引起的結果等等,所構成的客觀實際狀態。依據真理的客觀性質,馬克思主義評價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只有以人類歷史主體的存在和發展為標準,只有同社會歷史發展趨勢相一致的主體,才能夠真正掌握先進的、科學的價值標準,才能做出完全正確的價值判斷,才能夠建立和實現最合理的、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價值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