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政管理思想新論

傳統行政管理思想新論

《傳統行政管理思想新論》是2011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宜春。本書中介紹了中國傳統行政管理思想、中國行政管理思想史是中國行政管理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內容,是對中國歷代行政管理制度、行政管理行為的依據進行的歷史性、系統性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傳統行政管理思想新論
  • 頁數:315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相信

ISBN:9787564311735
出版時間:2011-06-01
版 次:1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政治理論

內容簡介

《傳統行政管理思想新論》關於史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四川大學著名史學家蒙文通也說要“通觀達識,明其流變”。而劉勰的《文心雕龍·通變》談到文學演化的規律時說得更清楚:“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其久,通則不乏。趨時必果,乘機無怯。望今制奇,參古定法。”中國自古注重史學研究。關於典章制度、行政制度的記載很多,也很系統,如《史記》中的“書”和後來各朝正史中的“志”“錄”。

作者簡介

李宜春,山東聊城人。現任重慶文理學院政法學院院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主任,副教授。主要學習和工作經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專業學士、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北京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與國家行政學院聯合培養)。
曾任中共青島市城陽區委黨校副校長,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政府副區長,合肥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社會處處長、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崇文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文化產業辦公室副主任、旅遊局副局長。
主要研究領域:政治與管理,歷史與文化。
主要科研成果:在《中國行政管理》《中國史研究》等重要期刊發表30多篇論文。並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複印中心轉載多篇。主持、參與省部級、市廳級課題研究多項。

目錄

第一章 行政管理的陽儒陰法總體指導思想
第一節 儒學原始宗旨對中國古代行政管理的影響
一、概述
二、《春秋》經傳對中國古代行政管理的影響
第二節 陽儒陰法總體指導思想
一、荀子與韓非子
二、漢初黃老管理思想
三、叔孫通與公孫弘
四、漢武帝與漢宣帝
五、諸葛亮與曹操
六、道統與治統之爭
第二章 故事家法總體指導思想
第一節 漢代故事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一、故事與檔案
二、故事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三、故事與政爭
第二節 祖宗家法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一、兩宋對於祖宗家法的重視與強調
二、祖宗家法——家國同構的體現
三、宋代“祖宗之法”中“事為之防,曲為之制”核心原則的利弊分析
四、慈禧與祖宗家法
第三章 行政改革思想
第一節 齊管仲變法
一、齊國變法主要特徵
二、管仲改革成功原因
第二節 商鞅變法
一、變法主要內容
二、變法主要評價
第三節 王莽改制
一、改制主要內容
二、改制主要評價
第四節 王安石變法
一、變法主要內容
二、變法失敗原因分析
三、變法歷史評價
第五節 張居正改革
一、改革主要內容
二、張居正個人遭清算的原因分析
第六節 晚清洋務運動
一、洋務派與保守派的激烈鬥爭
二、清最高權力者對新政的冷漠與清朝滅亡
三、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的比較
第七節 改革者的可敬——以譚嗣同為例
第八節 因循守舊是古代行政管理領域的一條基本規則
一、曹振鏞式做官
二、龔自珍的反抗
第九節 古代行政改革最成熟的理論——常州莊氏《公羊學》
第四章 行政管理中的權力制衡思想
第一節 相權中的牽制思想
一、三公與丞相
二、唐宋的內相——翰林學士
三、宋代的副相——參知政事
第二節 地方監察體制及其導致的行政區劃體制的變更
一、漢代刺史制
二、唐朝的道巡察使、按察使、採訪處置使、觀察使、都團練使、節度使制
三、宋朝的路制
四、元朝的行省制
五、明朝的道制、總督與巡撫制
六、清省級地方長官的互相牽制
第三節 中央層面的監察體制
一、唐御史台與宋台諫制度
二、明代言官制度
三、清代言官制度.
第四節 正副(左右)制衡
一、縣令、縣丞與縣尉
二、刺史與典簽,刺史與別駕,知州與通判,知府與同知、通判
三、尚書與侍郎
第五節 行政區劃中的制衡原則
一、郡縣制與分封制
二、關於封建與郡縣之爭
三、“山川形便”與“形格勢禁”的行政區劃原則
第六節 文學派、吏治派官員之間的制衡
一、西漢時期兩類官員的鬥爭
二、唐朝時期兩類官員的鬥爭
三、清朝時期兩類官員的制衡
第七節 文武相制
一、歷代崇文政策
二、宋朝以文壓武政策
第五章 行政管理中有關宰輔的思想
第一節 君主獨裁與君臣共治
第二節 西漢內朝制度
一、漢初丞相威勢之盛
二、西漢內朝設定的思想來源——周公輔成王
三、西漢宰輔情況
第三節 東漢宰輔制度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宰輔制度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宰輔體制概況
二、這一時期三省宰輔作用之流變
第五節 唐代宰輔制度
第六節 宋代宰輔制度
一、宋代宰輔基本情況
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理念下的相權強弱問題分析
第七節 明朝宰輔制度
一、朱元璋廢明初的丞相制
二、明宰相制度——內閣制度
第八節 清朝宰輔制度
一、清朝沒有典型意義上的宰輔體制
二、皇帝專制主義極端化與宰輔制
第九節 顧命制、輔政制、宰輔制之間的關係
一、顧命制、輔政制、宰輔制之間大致關係
二、三者關係的實例分析
第十節 中國宰輔制度的特點與基本精神
一、中國古代宰輔制度的特點
二、中國古代宰輔制度與網路化組織理論
第十一節 宰輔制與現代中央決策(統籌)支持體制
一、中外幾種中央決策(統籌)支持體系概況
二、中央決策(統籌)支持體系存在的必要性
三、中央決策(統籌)支持體系的啟示
第六章 經濟行政管理思想與義利論
第一節 中國正統的經濟行政管理思想
一、《管子》《商君書》與“利出一孔”
二、漢武帝經濟行政思想
第二節 中國行政管理思想中的義利論
一、諸子的義利觀
二、西漢董仲舒、司馬遷的義利觀
三、王安石變法引起的義利觀爭論
四、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的義利觀
五、王守仁心學派、泰州學派的義利觀
六、明末清初思想家的義利觀
七、黃宗羲等浙東學派的義利觀
八、李鴻章洋務派的義利觀
九、清後期啟蒙思想家的義利觀、變革觀
第七章 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第一節 從孔子評價管子看儒家的民族觀
第二節 漢儒的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一、不與約誓,不就攻伐——“內諸夏而外夷狄”
二、視夷狄入侵為國讎奇恥——“守在四夷”
三、以是否遵循禮義為區別夷夏的重要標準——“許夷狄不一而足”
四、苟有功德則宗之——“以齊桓為伯首”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一、胡人內遷與暴虐
二、冉閔極端的排胡政策
三、民族和解的典範——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四節 唐朝的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第五節 契丹與北宋難得的和平共處
一、宋遼“澶淵之盟”
二、雙方的共存與交流
第六節 元朝的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第七節 清朝的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一、不修長城與滿蒙聯姻
二、扶持黃教與避暑山莊
第八章 文化行政管理思想
第一節 《管子》《商君書》《韓非子》的愚民弱民思想與秦漢文化行政管理思想
一、《管子》的愚民弱民思想
二、《商君書》的愚民弱民思想
三、《韓非子》的愚民弱民思想
四、秦漢文化行政管理思想
第二節 宋代較為開明的文化行政管理思想
一、左右天子為大忠
二、道統獨立於治統,高於治統
第三節 王安石與張居正文化專制主義思想
一、王安石文化專制主義思想
二、張居正文化專制主義思想
第四節 清朝文化行政管理思想
一、君主極端專制主義背景下的文化管理思想
二、從清朝學政制度看清朝文化管理思想
三、從雍正打擊科甲朋黨看清朝文化管理思想
四、從文字獄看清朝文化管理思想
五、文化高壓政策下的乾嘉學派及其現代意義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