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

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

《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是2013年10月30日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再喜。

基本介紹

  • 書名: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6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南大學出版社
  • 作者:楊再喜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3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8709897, 978754870989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文學理論是對古代文學本質特徵的總體把握,也是現代文藝學科的重要源頭,是普通高校中文專業學生的基礎性課程。楊再喜、趙洪濤編著的《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以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基本理論點作為研究對象,分先秦兩漢文論、魏晉南北朝文論、唐宋文論、明清文論等四個部分講解,力圖加強傳統理論分析與文藝生活的緊密關係,充分發揮文學理論對文學作品創作和分析的指導作用,注重研究傳統文學理論與西方文論和現代文學理論的淵源關係,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傳統文學理論的多維拓展,為古代文論研究的現代轉型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楊再喜 男,苗族,1969年生,文學博士,現為湖南科技學院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普通高校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同時兼任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柳宗元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永州市柳宗元研究會副秘書長和湖南科技學院柳宗元研究所副所長。近年來,致力於以楊,宗元為代表的唐代文學研究,已主持省級課題4項,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CSSCI論文20篇)。

圖書目錄

文學理論典籍篇
第一章 《尚書·堯典》
第一節 詩歌的教化功能
第二節 詩歌的言志功能
第二章 《論語》
第一節 “興、觀、群、怨”論
第二節 中和之美
第三節 實用的文藝觀
第三章 《孟子》
第一節 以意逆志
第二節 知人論世
第三節 知言養氣
第四章 《莊子》
第一節 以真為貴
第二節 言不盡意
第三節 技中見道
第五章 《毛詩大序》
第一節 詩歌產生的心理原因
第二節 詩歌與社會生活之關係
第三節 詩有六義
第六章 《典論·論文》
第一節 文學的價值和地位
第二節 文氣說
第三節 文體論
第四節 文學批評的態度和方法
第五節 “文學流派”觀
第七章 《文賦》
第一節 寫作目的論
第二節 創作準備論
第三節 藝術構思論
第四節 體貌風格論
第五節 創作美學論
第六節 創作靈感論
第八章 《文心雕龍》
第一節 神思論
第二節 情采論
第三節 時序論
第四節 物色論
第五節 知音論
第九章 《詩品序》
第一節 對於詩歌本質的探討
第二節 詩歌創作的美學原則
第三節 詩歌鑑賞的“滋味說”
第十章 《文選序》
第一節 文學發展觀
第二節 文學本質觀
第三節 文體觀
文學理論名家篇
第十一章 司馬遷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發憤著書
第二節 實錄求真
第三節 對屈原的評價
第十二章 比較視野下的韓愈、柳宗元古文理論
第一節 文道之關係
第二節 對作家品格的強調
第三節 注重學習和創新
第四節 文學對於人情的泄導
第十三章 司空圖的詩學“四外”論
第一節 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第二節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
第十四章 歐陽修“窮而後工”論溯源新辨——以柳宗元、韓愈文學思想之比較為視角
第一節 歐陽修的“窮而後工”論及其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窮而後工”論內涵的豐富程度與柳宗元文學思想更接近
第三節 “窮而後工”論與柳宗元文學思想的主旨立意更一致
第四節 歐陽修把柳宗元列為其“窮而後工”論的實踐者
文學理論專題篇
第十五章 古代小說批評中的史學尺度及其限度
第一節 擔負起史書勸善懲惡的教化功能
第二節 秉承史學實錄求真的記事原則
第三節 移植史著寫作的敘事結構
第十六章 古代小說批評中史學尺度的文化成因
第一節 古代小說與史學關係的演變
第二節 史學意識對古代小說觀念的滲透
第三節 藝術質素上的相通性
第四節 創作主體的史學思維
第五節 讀者接受的審美心理
第十七章 古代小說對史學尺度的突破及其原因
第一節 漢魏六朝:孕育時期
第二節 唐朝:基本形成時期
第三節 宋元:發展時期
第四節 明清:深化和成熟時期
第五節 原因探析
文學理論明清風貌篇
第十八章 明代的詩文批評
第一節 李東陽的詩文批評
第二節 “前七子”中李夢陽與何景明的詩文批評
第三節 “後七子”中王世貞與李攀龍的詩文批評
第四節 唐宋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的詩文批評
第五節 公安派“三袁”的詩文批評
第六節 “竟陵派”鐘惺、譚元春的詩文批評
第十九章 明代的小說批評
第一節 李贄的小說批評
第二節 葉晝的小說批評
第三節 馮夢龍的小說批評
第二十章 清代的詩文批評
第一節 葉燮的詩文批評
第二節 錢謙益的詩文批評
第三節 王夫之的詩文批評
第四節 桐城派方苞、劉大櫆、姚鼐的詩文批評
第二十一章 清代的小說批評
第一節 金聖歎的小說批評
第二節 張竹坡的小說批評
第三節 脂硯齋的小說批評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