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曙

傅永曙,1954年出生,鄭蒲港新區教育研究會會長,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中國數學學會會員、《語言文字報》高級教研員。多次被評為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縣評比中獲獎,並在教育報刊發表。主持過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主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論》《留守兒童教育》,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論》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教育學刊》雜誌聯合主辦的2009影響教師成長百部科研論著評選中榮獲全國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永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和縣姥橋鎮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教育研究會會長
  • 代表作品:《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論》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教學管理,

人物簡介

傅永曙老師1969年從南京下放,自1973年起擔任民師至今從教已有三十五個春秋。三十多年來,傅校長以青春年華和滿腔熱情一直默默耕耘在農村教育這方熱土上,以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為農村教育美好的前景而不懈奮鬥。
傅永曙書記參加黨員主題教育表彰大會傅永曙書記參加黨員主題教育表彰大會
從教三十多年,傅校長曾先後在姥橋中學、姥橋鎮教辦及姥橋中心國小工作。三十多年的時光,早已讓傅校長忘卻了都市的繁華和喧囂,而深深地融入了自己深愛的具有濃濃的泥土氣息的農村教育之中。由於工作熱情高、能力強,他曾先後被提拔為姥橋中學教導主任、副校長、教辦副主任、教辦主任、中心國小校長、教育黨總支書記。其間,曾多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縣優秀工會主席等。

教學管理

一、堅持管理堅持服務,學校工作成績斐然
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傅校長始終堅持管理,堅持服務的原則,以平和的心態、以人格的魅力、以人性化的管理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在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和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之際,在校長、黨總支書記傅永曙的帶領下,姥橋中心國小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績喜人。學校曾先後被縣教育局授予“規範學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團縣委授予“青年文明號”,被縣婦聯、縣教育局授予“優秀家長學校”;校少先大隊活動室被共青團巢湖市委授予“巢湖市示範隊室”;2006年學校黨支部被中共巢湖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縣教育局評為先進教研集體;2007年被姥橋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集體。實施校務公開,推進校務公開進程,姥橋鎮中心國小率先在全縣教育系統建立校務公開欄,有效地推進了民主管理進程,在全縣引起了較好的反響。目前,學校承擔全縣鄉鎮中心國小唯一的一項省級課題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出版專著兩本,多人次科研論文在各級評比中獲獎、發表和交流。
二、堅定理想信念,紮實開展保先教育、師德教育,取得很好成績
在農村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在巢湖市教育系統師德教育活動中,作為校長、黨總支書記的傅永曙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深入學習理論,認真撰寫讀書筆記,嚴格對照檢查,深刻剖析反思,勇於自我批評,認真制訂整改方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神聖職責,嚴於律已,身體力行,真正成為黨員中的楷模,教師中的典範。
為保證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傅永曙書記結合我學區實際,精心籌劃,周密安排,主持開展了“送教下鄉,送書到校”主題實踐活動,挑選學區內黨員教師中的業務骨幹到偏遠的農村學校借班上課,傳經送寶,並與村小教師廣泛開展談心活動,建立業務上的幫扶對象,幫助他們釋疑解惑,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藝,此舉深受村國小領導和師生的讚譽。
對教師幫助的同時,傅書記時刻沒有忘記對學生的關愛。在實踐活動中,傅書記精心選擇了中心國小圖書室的圖書,結合農村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閱讀興趣和經驗,分校分批為各村小師生送去各類圖書,並要求隨行教師作適當的閱讀指導。此項活動讓村小的孩子們歡呼雀躍,興趣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收效。
有了一名好的領頭雁,姥橋鎮教育支部、姥橋鎮中心國小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巢湖市教育系統師德教育活動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受鎮黨委、政府、縣教育局及社會的一致好評,2006年6月姥橋教育支部被中共巢湖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他本人被選為縣黨代表。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師生思想道德建設。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意義重大。為進一步做好德育工作,創新育人機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傅永曙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在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適時開展“八榮八恥,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讓“八榮八恥”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為使“八榮八恥”榮辱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使“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傅校長率先提出創編《“八榮八恥”拍手歌》的主題設計方案,並親自執筆創編《“八榮八恥”拍手歌》。
由傅校長主持創編的《“八榮八恥”拍手歌》,很快被和縣教育網、和縣人民政府網刊登,一時引起較大反響,姥橋中心國小學區學生在活動課和課間活動中爭相傳唱《“八榮八恥”拍手歌》,學跳拍手舞,舉辦“榮辱觀教育活動”歌舞比賽,興趣盎然,氣氛濃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社會及各級領導好評。和縣電視台曾對我校開展榮辱觀教育,創編《“八榮八恥”拍手歌》情況作了專題採訪報導,活動實施方案曾在縣關工委專項會議上交流推廣。
四、走科研興校之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這是傅校長一直追求的創辦農村特色學校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在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工作中,教科研活動始終是傅校長工作計畫中的重中之重。
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趨勢,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參與教學過程的變革,讓師生真正走進新課程,構建新課堂,傅校長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結合多年從事農村基礎教育的實踐經驗,以新課程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為突破口,經多方論證,精心選題,於2004年3月向省教科所申報“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農村國小的實踐和運用”這一課題,並於2004年6月通過省教育廳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覆立項。
目前,課題研究已進入中期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重點為小組合作學習組內的有效合作和組間的有效合作和交流,初步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模式。同時,將課題研究的範圍加以拓展和延伸,由課內走向課外,由語文數學學科走向各科教學之中,多方搭建課題研究平台。如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師師、師生、生生合作,努力做到人人參與,互動交流,共同提高。2006年4月舉行了課題研究全縣開放日活動,初步展示課題研究中期成果,全縣兄弟鄉鎮近500名領導和同仁觀摩了此次活動。2006年11月,傅校長的科研論文《合作學習的關鍵:正確處理六大關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五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管理研究》等十餘篇論文已刊登在《安徽教育》、《安徽青年報》、《中國當代教研》、中國校長網、安徽教育網、和縣教育網、楓葉教育網,其中《合作學習的關鍵:正確處理六大關係》在2006年縣、市級教科研成果評選中分別獲得一、二等獎,並有兩人獲得市級三等獎,近20人分別獲縣級一、二、三等獎;《走科研興校之路,創農村特色學校》一文獲安徽省首屆中國小校長論壇三等獎。
五、實施“育才關愛”行動,不讓一個學生失學,讓學生成人成材。
“仁愛為本,慈愛為懷,助人為樂,濟困助學”,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鄉鎮濟困救助協會理事的傅永曙校長,心中一直牽掛著那些因家庭經濟困難無錢上學的貧困家庭學生,積極倡導並組織實施“育才關愛行動”,在全學區開展以“廣泛發動,全面開展,自願捐助”為原則,以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為目的的濟困助學活動。為了讓每個貧困家庭得到資助,讓每個適齡兒童適時入學,姥橋鎮中心國小在減免雜費和免費發放教科書的基礎上,於2006年9月14日正式啟動“育才關愛行動”計畫,並舉行首次資助儀式。在資助儀式上,學校號召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為了貧困家庭,為了下一代,奉獻一片愛心,滋潤一片幼林,並為42名特困學生髮放了4000餘元資助金,此項活動於9月15日在和縣電視台“和縣新聞”中作了專題報導,並在《巢湖日報》刊登。
為了進一步實施“育才關愛行動”,傅永曙校長經多方聯繫,先後與鎮婦聯、縣僑聯取得共識,為學區二十名家庭特困生爭取到馬來西亞星洲媒體集團每人每年700元的生活資助金 (2006年至今每人已領2100元) ,並將一直延續到國小畢業;爭取美籍華人龔德衍老先生五萬多元的資助款,為解決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經濟保障。
六、加強制度建設,注重人文關懷
必要的制度是教師工作、學習、生活的保證,也是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需要。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傅永曙校長堅持制度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教師政治業務學習制度,教師一日工作常規,班主任工作巡查評比制度,教師辦公、值日、考勤制度,文明辦公室評比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既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又保證了教師的合法權益。另外,在縣教育工會的指導下,他率先實行校務公開。從成立組織,制定校務公開方案,確定公開內容、時間及公開形式,他都親自參加,並抽出一定經費,製作校務公開櫥窗,使教師從校務公開櫥窗看到學校工作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從而為加強制度建設提供了保障。在堅持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傅校長尤為注重激勵管理、情感管理的實施。在學校管理中,激勵是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激勵性措施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並形成良好的教師整體形象。實施人文化管理,注重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以情激人,在教師生日之時,為其送去生日蛋糕,使其感到組織溫暖。傅校長的這一管理理念大大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廣大教師的潛能,學校各項工作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喜人局面。
守望堅定的信念,三十餘載紮根農村,獻身教育,傅校長始終無怨無悔;展望農村基礎教育廣闊的前景,傅校長依然奮鬥不息,戰鬥不止,充滿勝利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