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弘烈

傅弘烈(1623年—1680年),字仲謀,號竹君,江西進賢人,清朝將領。明末,流寓廣西。順治時,以總督王國光薦,授韶州同知,遷甘肅慶陽知府。康熙詔旨賜傅宏烈祭葬,加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謚忠毅,另在其江西進賢家鄉六都北嶺劃地十畝,葬於山嶺中,墓前有石翁仲及石獸多尊,規模甚大。雍正八年,入祀賢良祠。乾隆八年,入祀昭忠祠,春秋祭祀。著有《傅忠毅公全集》問世。

基本介紹

  • 本名:傅宏烈
  • 字號:字仲謀
    號竹君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江西進賢
  • 出生時間:1623年
  • 去世時間:1680年
  • 主要作品:《傅忠毅公全集》
  •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歷史評價,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明朝末年,傅弘烈流寓廣西。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傅弘烈經兩廣總督王國光的推薦,擔任廣東韶州同知。
康熙二年(1663年),傅弘烈升任甘肅慶陽府知府。
清初,慶陽府轄一州三縣,明末戰亂頻仍,慶陽府連遭兵燹,許多地方所余殘民,十不存一。而朝廷向慶陽徵收的賦稅,卻一點也沒有減少。至康熙三年,人口數量仍很稀少,經濟凋弊,尤其是寧州、安化、合水三州縣,老百姓無衣無食,啼飢號寒,賣兒鬻女。在此危難之際,傅弘烈受命出任慶陽知府。每當他外出巡視,饑民往往攔路行乞,悲苦呻吟之聲,慘不忍聞。他命令所屬官員以多餘衣食賑濟饑民,讓流亡在外的人回家,給以妥善安置。他率先垂範,耗盡家產為百姓代交欠征賦稅,並勸令州縣官佟國瑜、虞二球、吳宗祀、呂士龍、朱介等捐資為三州縣人民清欠賦稅白銀3萬多兩。之後,他出示布告,曉諭百姓不再追征,以安定人心。
傅弘烈雖毀家難,但仍未解脫百姓饑寒之困,於是他冒死起草《請免慶屬錢糧第一疏》,向皇帝陳述慶陽民情,請求減免錢糧。他在奏疏中說:“寧州土地貧瘠,多年發生自然災害,老百姓耕作無望,四處流亡。雖然蕎麥種植還有一定收穫,但卻無法變賣,即使勉強以低價銷售,也遠遠無法交清賦稅。在這種困苦情況下,不要說一般老百姓,就是貢生、生員之中,竟然也有人賣兒鬻女。寧州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他不但在奏疏中向皇帝據實描述了寧州老百姓的生活慘狀,還把合水、安化三州縣人民無以聊生的狀況一併匯報。傅弘烈為民請命,其氣概震動整個朝廷。康熙四年三月初五,皇卜降旨赦免慶陽府所屬州縣以前之賦稅。後來,傅弘烈又先後四次越例上疏,反映賦役繁重,黎民困苦的實情,建議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國策,以利於封建國家的長治久安。康熙帝體會到他為國為民的忠心,對他進行嘉獎,批准減去慶陽府額銀16000多兩。傅弘烈繼續倡導同僚向慶陽人民捐資助困,他利用同僚李楊的捐資改建刑署,並專為此寫了《改建司李署序》,深得官民仰戴。人們為他建立生祠,並塑像拜祀。
傅弘烈在慶陽為官數年,政績卓著,被朝廷提升為滅蠻大將軍兼廣西巡撫。到廣西上任後,他採用剿撫並用策略剿滅土匪,化解民族矛盾,使廣西各族人民互相和睦,安居樂業。
康熙七年(1668年),因訐告吳三桂陰謀不軌,革職論斬。
康熙九年(1670年),大赦,戌梧州。
康熙十三年(1674年)冬天,吳三桂謀反於雲南,拘禁傅宏烈,挾其歸順。傅宏烈陽附吳三桂,曾勸說參與吳三桂反清之廣西將軍孫延齡反正。傅宏烈舉兵出征,屢立奇功,先後授廣西巡撫、撫蠻滅寇將軍,加授太子太保
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吳三桂黨羽、叛將馬承蔭拘禁,押送桂陽(今湖南桂陽),罵賊絕粒而死。傅宏烈作為最早效忠清王朝的漢人,得到了極高的榮譽,康熙詔旨賜傅宏烈祭葬,加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諡號忠毅。
雍正八年(1730年),入祀賢良祠,
乾隆八年(1743年),入昭忠詞,春秋祭祀。

個人作品

傅弘烈著有《傅忠毅公全集》。

歷史評價

趙爾巽等《清史稿》:“弘烈異軍特起,又與莽依圖相失,勢孤,遂困於承廕。要其忠義激烈,作士氣,怵寇心,皆不為徒死者。嗚呼,烈已!”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二·列傳三十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