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魚腥藻

偽魚腥藻

偽魚腥藻又名假魚腥藻,是一種絲狀藍藻,細胞長大於寬, 圓柱形, 寬約 0.5—0.8 µm,原生質體均勻, 不具氣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偽魚腥藻
  • 拉丁學名:Pseudoanabaena 
  • 別稱:假魚腥藻
  • :藍藻界
  • :藍藻門
  • :顫藻目
  • :偽魚腥藻
  • :偽魚腥藻
  • 分布區域:水庫、河流和湖泊
偽魚腥藻(Pseudoanabaena sp.),該藍藻絲體多由 3—6個細胞構成, 直或稍有彎曲, 不具膠鞘, 細胞橫壁處有收縊或不明顯. 是熱帶、亞熱帶水庫常見的浮游植物富營養化代表種類,常見於淡水魚蝦池、水庫、河流和湖泊中,屬有毒水華藻種,如在美國的卡斯泰克湖中, 偽魚腥藻能產生霉味的2-methylisoborneol (MIB)[1],因此,嚴重威脅水源地供水安全,但目前國內外對該藻的研究較少[2]。
偽魚腥藻是淡水藍藻水華爆發時的常見藻種。它常與銅綠微囊藻一起在富營養水體中形成水華. 它也常做為微囊藻的伴生種, 被微囊藻的膠鞘多糖所包被, 以由於其細胞體積小, 因此, 經常較難發現. 只有在群體微囊藻分散成單細胞時, 才較易被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