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心理學

偽心理學

偽心理學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學但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體系。多年來,各種偽心理學變化不大,這是因為偽心理學的信徒不敢正視那些與他們的信念不相符合的事實證據。而真正的科學家則總是積極尋找理論中的缺陷,以懷疑、批判的態度評價自己的學說,使人類的知識領域不斷得到擴展。與真正的心理學家不同,偽心理學家從不進行科學實驗。手相學顱相學、筆跡學、神經語言程式學星座學、心靈控制術等都是偽心理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偽心理學
  • 外文名:pseudo psychology
定義,客群廣闊原因,心理學家區別,偽心理學科學,常識的問題,所使心理效應,巴納姆效應,諂媚效應,正例謬誤效應,期待效應,研究方法,

定義

亦稱“贗心理學”。(1)泛指非科學的、虛假的、欺詐的心理學,如顱相學、手相學、筆相學等,操此業者多為江湖騙子。偽心理學與心靈學(或超心理學)相同之處在於兩者均不遵循科學法則進行研究,不同之處是心靈學專以超自然的奇幻的心靈現象為研究對象。(2)有時指那些明知不科學的理論卻死抱住不放的反科學的理念。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的一些觀點乃至心靈學也有時被人稱為偽心理學。

客群廣闊原因

偽心理學之所以能在市場上占有地位,一部分原因在於它滿足了人們的欲望,偽心理學滿足了人們的什麼欲望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安全的需要,色彩心理學可以讓人們簡單的用色彩來給自己周圍的人們貼上性格標籤,感覺自己有能力看透別人,能夠知道別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會做什麼,比如某種顏色性格的人富於攻擊性,在與他交朋友的時候你就會謹慎一點。“感覺能夠控制環境”這只是一種安全感,你很可能為了獲得安全感而盲目地相信各種偽心理學。
識破科學的假象:如果你相信色彩心理學你一定這樣證明自己的理論:這是很多心理學家通過嚴格的統計分析得到的成果。但是,色彩心理學已經被很多人(大眾心理學家)妖魔化,我們已經知道妖魔化是為了吸引大眾。真正的色彩心理學僅僅是一種性格測量學,而與色彩沒有太大的關係,色彩只是一種性格的名稱,比如你為什麼叫“稻草人”,是因為你是稻草做成的人嗎?給各種性格類型的人起一個色彩的名字利用了人的記憶的雙重編碼模型,使得我們更容易記憶。識破科學假象要求我們區分人們心中所想的“色彩心理學”和真正的色彩心理學的區別,不要因為算命的換了一個名字改叫“科學算命”就把它當成了科學。

心理學家區別

心理學家和大眾偽心理學家的顯著區別就是心理學家探求真理,而大眾偽心理學家努力滿足大眾的欲望,比如為了滿足人類“控制別人”的欲望,有作者就寫了“控心術”,這樣的圖書銷量有保障。當然,大眾偽心理學家中也有追求真理的,但是只占少數。
前一種心理學家主要的工作場所是實驗室和圖書館,他們並不關心普通大眾是否能夠理解自己的理論,他們唯一追求的就是探索內心世界的真理,他們可能會創造各種術語來描述內心世界,也正是因為這些術語讓他們與普通大眾產生了隔閡。大眾偽心理學家多是以出版圖書和走穴串場為營生,與“探索內心世界”相比,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圖書銷量怎樣。

偽心理學科學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因此使用科學的實證方法得出一系列的結論,而偽科學則忽視科學的實證方法,憑藉主觀經驗誤導大眾。科學的心理學所進行的研究以及結論需要三個方面的校驗:(1)系統的實證主義以及是否滿足可證偽性。(2)公共的可檢驗的知識:可重複性和同行評審。(3)能用實證方法解決的問題
系統的實證主義以及是否滿足可證偽性
實證主義意思為“基於觀察的做法”,即科學家是通過探究世界來發現世界的。不過靠純粹、單一的實證主義是不夠的。觀察法是好而且必要,但是單一。非結構的觀察不會發現科學知識。例如,你可以從起床到就寢做整日的觀察記錄,隨後你擁有大量事實,但這並不會加深你對世界的認識。而科學觀察是系統化的,因為它是有結構地去觀察,所以其結果能夠揭示世界運行的規律。科學的觀察通常是為了檢驗理論;它是想透過測試各種不同的說法,來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科學的這一結構性可以令我們根據觀察的結果,去支持一些理論,及否定另一些理論。
是否滿足可證偽性:可證偽性指的是這個理論有沒有可能是錯誤的,如果一個理論沒有可能是錯誤的,那么它多半是沒有任何科學價值的,也不屬於科學。弗洛伊德往往因為這條標準飽受批評,他的理論多是無法證明是錯誤的,無論你的實驗結果是什麼,他都有辦法說成是支持自己的。比如,弗洛伊德說人為什麼有攻擊本能,是因為我們觀測到了人的攻擊行為,反過來問,為什麼有些人沒有攻擊行為,他說,因為攻擊行為指向了內部,也就是說指向了自己。我們沒辦法證偽它,所以美國心理學會只有10%認為弗洛伊德的理論正確。大部分心理學家只是把弗洛伊德當做一個對心理學有影響的人物,比如作為一個作家和實踐家去看待。
公共的可檢驗的知識:可重複性和同行評審
科學知識不只存在於個別人的頭腦中。任何一個科學發現在沒有接受科學界其他人批評和驗證之前,都不能稱其為科學知識。知識如果只是“特別”的,亦即是一個人想出來的,而且不受他人審視及批評,那它一定不是科學知識。
科學是通過可重複試驗來實現其公共可檢驗性的理念。一項發現如果要在科學界得到公認,它必須要讓其他科學家重複相同的實驗,並得到相同的結果。只有這樣, 我們才說該發現是被重複驗證了。這種重複的驗證機制保證了某個發現不是因為個別研究者的傾向或錯誤造成的。某項發現要得到科學界的接受,前提一定是: 可以被最初發現者意外的其他研究者所重複試驗。只有經歷了這樣的檢驗,此發現才具有公開性。
公共性,可檢驗的知識。是指可以被科學界任何其他人經過重新驗證、批評和繼續發展的這個驗證程式,而得到的知識。它也是作為消費者的普通大眾應當用來評價出現在媒體中的科學信息的重要依據。騙子或那些施用偽科學的人,與真正科學家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前者繞過科學界的常規,不通過科學出版物來發表其研究發現,而是直接通過媒體公布他們的“發現”。在相信那些宣稱”科學“的發現之前,一條評判真偽的方法是先問一下,這些發現是否已經在具有同行評審制度的正式科學期刊發表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立刻就可以把偽科學和真理分開來了。
同行評審一般是這樣進行的:投稿文章首先提交給若干科學家來評審,評審人將其批評意見提交給一名編輯,再由編輯來決定是否發表該文,或需要進一步的實驗或 統計分析,還是存在某個致命問題和缺陷而被拒絕採用。一般來說,大部分刊物在其內頁都會刊登有關該刊物的編審政策及章程,通過它們我們可以獲悉此刊物是否 執行同行評審制度。
雖然在不同學科間同行評審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其根本邏輯是相同的。同行評審和重複驗證機制是科學保證其客觀性和公開性的根基。實驗和思想只有經過了其他人嚴格審視及尖銳批評,才能開始接受公眾驗證的洗禮。
能用實證方法解決的問題
科學是用來解決可以解決的、具有明確性的問題。科學家所解決的問題是那些有可能用現有實證技術找到答案的問題。如果一個問題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個理論是當下沒有技術可以驗證的,那科學家就不會去研究它。例如,“在照顧3歲以下孩子時,給予結構化語言刺激的孩子,其日後的閱讀學習水平是否會比不給刺激 的孩子要好呢?”,這樣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利用現有的實證方法獲得解答。 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呢?”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則不是可實證的問題,就不屬於科學的問題。
科學進展通常是通過先提出理論假說來對世界上某特定的現象進行解釋開始,進過由理論推展出預測、再經試驗來驗證,最後到根據實驗結果修正理論,這一連續過 程來進行的(理論→預測→實驗→修正)。 所以科學家所說可解決的問題也就是指“可驗證的理論”。理論怎樣才是可被驗證的呢?首要的是理論必須對自然界中的特定可觀察的事件有一定的作用;這就是所 謂的可被實證驗證性。
認知心理學家史蒂文-平柯講過,“無知”可以分為問題和謎團(mysteries)兩類。如果是問題,就有可能找到答案,並且及時我們還沒有找到答案,我們可以預計會在未來找到。而對謎團來說,我們就無法預想會找到答案。我們可以把科學看作是把謎團轉變成為問題的過程。

常識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一套有關如何處理我們自己的人際交往行為,以及怎樣看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內隱理論。社會、人格和認知心理學家也都研究過個體的這些內隱理論是什 么。研究發現,人們很難清晰、邏輯地把這些理論表達出來。 實際上,大多數人是不會遵循一套成型的理論來行事。反而,當我們感到的要對行為作出解釋和說明時,往往會引用一些老生常談的諺語。 但是這些關於行為的“常識”本身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也因此是不可證偽的。
人們常常用互相矛盾的諺語,在不同時間來解釋同類事件。例如,三思而後行是一個強調行動要謹慎的好俗語,但是我們也常聽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來勸告人們 要行動果斷。 呈對立狀態的諺語還有“安全第一”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還有我經常高階學生“今天事情今天做”,可是我又和他們說“車到山前必有路”。
這些大受歡迎的陳腔老調構成了我們對行為的一大堆內隱的:“解釋”。無論發生了什麼情況,其中之一都可以被抬出來解釋一番。這就難怪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判斷人類行為或個性的高手。
有時我們對一些內隱的心理理論是很難駁倒的,往往也沒什麼大用。即使其中某些世俗信念是可以被驗證,它們往往被心理學研究證實是錯的。例如,對高中生課餘 打工一事,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時間好事。發展心理學家們曾作了大量有關打工對學生影響的研究,涉及了對學生的行為、態度和學業成績等多個層面。他們發現, 美國文化對青少年打工的所有世俗看法都是錯誤的。 事實上,只有很少的打工收入真正補貼了家庭的開銷或作為未來的教育支出。大多數的收入都花費在哪來比闊上。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打工經驗反倒讓學生對工作變 得反感及不尊重。
我們還可以很容易列舉出許多其他的實例來說明世俗常識或民俗諺語的謬誤。例如,一般公眾認為在學術上成績出色或經常讀書的小孩,通常在社交及體能方面表現不好。雖然這是完全錯誤的認識,但它仍然在社會中流傳。大量事實表明,這類小孩體能優秀,在社交上也更積極。
這些例子警示我們小心對待當今的“常識”,因為要讓昨天認為正確的常識在今天變為荒謬並不是難事。相對於常識而言,心理學的用武之處,在於它以實驗為基 礎,驗證這些常識背後的假設。有時,這些關於常識的假設並不能通過檢驗,從而使充當檢驗者角色的心理學難免與文化信念發生衝突。心理學也因而成了勇敢的揭 發者,讓這些早為人們所慣性接受的世俗智慧再無立足之地。

所使心理效應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家弗拉(Bertram Forer)於1948年對學生進行一項人格測驗,並根據測驗結果分析。試後學生對測驗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評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實上,所有學生得到的“個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結果平均評分為4.26,在評分之後才揭曉,弗拉是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描述中蒐集出這些內容。從分析報告的描述可見,很多語句是適用於任何人,這些語句後來以巴納姆命名為巴納姆語句。
在巴納姆效應測試的另一個研究當中,學生們用的是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隨後研究者對報告進行了評價。研究者們先寫下了學生們個性的正確評估,但卻給了學生們兩份評估,其中一份是正確的評估和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談的評估。在之後,學生們被問他們相信哪一份評估報告最能夠切合自身,有超過一半的學生(59%),相對於那一份真實的,選擇了那份假的評估報告。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構想。在我們的頭腦中,“自我”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所有關於“我”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車牌號碼、手機鈴聲、電腦桌面、臥室的牆紙自己都會精心設計,為的就是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

諂媚效應

諂媚效應是指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所以他們會認同自己還有很多未能得到發揮的潛力以及自己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之類的描述。這種效應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大約50%的人對占星術深信不疑。從傳統上來說,十二星座可以分為六個“正向”星座(牡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和水瓶座)和六個“負向”星座(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蠍座、摩羯座和雙魚座)。通常來說,正向星座的相關特質聽起來要比負向星座的相關特質更討人喜歡。一般認為天秤座的人傾向於追求和平和美感,而金牛座的人更注重物質,也更容易不滿。威斯康星大學的心理學家瑪格麗特·漢密爾頓曾讓人們提供他們的出生日期,並依據自己相信占星術的程度從0~7分中選一個分數。正如“諂媚效應”所預測的那樣,很明顯,相對於負向星座的人而言,正向星座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占星術。

正例謬誤效應

正例謬誤效應是指人們由於只關注與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產生的知覺錯誤。在生活中,正例謬誤效應有很多實際的體現,更為影響重大的套用是星座、血型、塔羅、心理小測驗、面相手相等各類預測、算命。除了套用巴納姆效應外,就是利用了正例謬誤效應。人的性格是複雜多變的,甚至是矛盾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很挑剔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很隨性。當你看錶時,你是否會覺得“怎么老是11:11(或者是其他你覺得特殊的數字)”而實際上,如果你記錄每次看錶時的時間,你會發現這個特殊數字並沒有比別的時間多。

期待效應

期待效應,通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變化。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學問題所採用的各種具體途徑和手段,包括儀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畫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蒐集過程。
從觀察的時間上劃分,可以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從觀察的內容上劃分,可以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前者是觀察被試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的心理表現,後者是重點觀察被試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現;從觀察者身份上劃分,可以分為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前者是觀察者主動參與被試活動,以被試身份進行觀察,後者是觀察者不參與被試活動,以旁觀者身份進行觀察;從觀察的場所上劃分,可分為自然場所的現場觀察和人為場所的情境觀察。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動的自然性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不足之處是觀察者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帶有被動型。另外,觀察法得到的結果有時可能是一種表面現象,不能精確地確定心理活動產生和變化的原因。為了克服觀察法的弱點,就出現了有控制的觀察,即實驗法。
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1.實驗室實驗
這是指在實驗室內利用一定的設施,控制一定的條件,並藉助專門的實驗儀器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探索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係的一種方法。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於研究心理過程和某些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2.自然實驗法
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畫地創設和控制一定的條件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又兼有實驗法和觀察法的優點,所以這種方法被廣泛用於研究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大量課程。
*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個案研究有時被認為屬於自然臨床檢驗,也就是對能夠提供心理學數據的偶發事件或者自然事件的檢驗。
個案研究缺少正規的控制組,是臨床觀察所獲得的結論受到限制。然而,在研究罕見事件時,比如研究非同尋常的心理障礙、天才兒童時,臨床方法具有特殊的價值(Harding ,Fox,&Mehta,2002)。對心理治療的個案研究也已經提供了治療情感問題的許多有用的建議(Hersen ,2004)。
一般來說,其他研究方法都無法像臨床法那樣對個案進行深入研究(Edwards,1998;Mirsky et al.,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