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里鄉

偶里鄉

偶里鄉是位於錦屏縣中部高山區的行政鄉,距縣城35公里,轄10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2582戶、11760人(均為少數民族,其中苗族11123人、侗族639人)。全鄉總轄區面積為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516公頃,其中水田440公頃,旱76 公頃。森林面積為6000公頃,木材蓄積量為11080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偶里鄉
  • 人口:11760人
  • 面積:89平方公里
  • 地理錦屏縣
自然資源,基礎建設,文化教育,經濟概況,

自然資源

偶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山嶺起伏,層巒迭嶂,溪流如織,空氣清新,山川秀美,是一塊美麗的淨土。由於地勢特殊,交通閉塞,山多耕地少,平均海拔600—650m之間,雲照尖山,海拔941m,高磉山系各山峰高程911—941 m,地質屬江南古陸,16度或破壞地震區,其特徵是褶皺和斷裂交錯構成的骨架,多為板溪群變質板岩為主的夾沙頁岩,地貌破碎。鄉政府駐地—偶里田壩,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天然“小盆地”,四周有“四大將軍山”,即東面布依山(海拔850 m),南面布些山(海拔850.7m),西面布英登山(海拔761 m),北面布胖山(海拔749 m),巍然屹立,左右山巒疊障,伸向田壩四周,世稱“萬馬歸朝”之地。古代分上、中、下三塘,一條溪由南向北,貫穿大壩,注入清水江。水口處,左有獅子山,右有象鼻山對峙,出口不遠溪中有一天然石印、多個仙人、仙牛腳印,神奇可觀。經歷代祖先開發興建,田壩中,石板路貫通東西南北,從水口處上至土地坳稱“十里長街”,壩長5公里,寬300—500 m。有寨先、寨歐、皆陽寨霞四個村相挨而居,良田千畝,阡陌如網,古樹參天,房舍稠密,鱗次櫛比,勝似“桃花源”。清秀才吳先材詩云:“一河環抱穩江寨,萬馬歸朝偶里鄉”,先賢曾昭燦有七律:“洞在桃源未許行,何期偶里即其形“,足見偶里山川秀麗,景色宜人。鄉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偶里是黔東南民族文化村寨之一,民族村寨依山而建,古樹成蔭,水井密布。鄉內景點有風雨橋和紅軍樹紀念碑,而正在開發的雲照千畝茶場,風光旖旎,尤如世外桃源。
偶里鄉偶里鄉

基礎建設

境內有平偶、平皎、縣城下瓦廠至格溪、格溪至卦治、格溪至偶里、偶里至掛治,八臘至皎洞、皎洞至雲照至偶里、皆久至八客,偶里至賽村等鄉村公路。清水江沿邊而過。全鄉23個自然寨都已通電,12個自然寨通閉路電視,6個村通程控電話。移動、聯通基站均已修建。

文化教育

偶里鄉興文化,重教育,崇尚耕、讀並舉。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吳朝隆從天柱遠口前來藕洞設館辦學,成為偶里發展教育之先聲。天順元年(公元1457),建立銅鼓衛學,至明末的180多年間,偶里、雲照、皎洞、格溪、皆久、賽洞等村寨先後設私塾。明代,土司實行愚民政策,不準苗人子弟參加科舉,雖有學校,人才不得科貢。清代,對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在苗區興辦教育,客觀上促進了苗族地區教育的興起和發展,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令貴州子弟及士人應試,吳相騰首取乙亥科文秀才。但在科舉取士時代,我地獲文武功名者,不樂仕途,多在本地任教,推動地方教育的發展。清及民國時期,鄉民籌資,先後聘請婁江舉人楊學沛、地茶名師楊操白、黎平鰲市曾昭燦等前來任教多時,促進本地教育的發展。民國建立,廢除“忠君”教育,提倡公民道德教育,改九年制為七年制(三、四制),改學堂為國民學校。偶里鄉於民國七年利用文昌閣作校舍,建立國民學校,首任校長吳先材。民國十八年團防分局長龍敬卿、校長吳先材主持,召集各村寨紳士商議,動員民眾捐資,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建成偶里鄉國小校,校舍規模宏大,設備較全,並辦成全縣知名的一所學校。穩江、婁江、鐘靈、臘洞、裕河、瑤光、中仰、八洋、永寧、五星、甘烏等周邊十多個村寨少年前來就讀。解放後,在共產黨、人民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偶里鄉的教育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全鄉有學校8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鄉級完小1所,片區完小1所,教學班點5個,共有中國小教師89人(其中中學教師33人、國小教師56人),中小學生1361人(其中中學生520人、小學生841人)。我鄉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入學率為99.6%、國中毛入學率為102%。國小和國中的輟學率分別控制在了1%。近百年來,不少學子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在各條戰線大顯身手,作出貢獻,真可謂“學子遍神州,桃李滿天下”。
偶里人民的文化生活,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進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展現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的精神面貌,推動社會發展、經濟飛躍。民眾住宅純木質結構,一般一幢三間,有的二層、有的三層,多擇向東南、背風向陽,空氣新鮮、舒爽。服飾,古時男穿大襟衣、大襠褲,腰系布帶,自染自製家機布縫成。女穿大襟衣,摺疊裙,纏綁腿,帶銀花、銀項圈、銀手圈、金銀耳環、衣銀鈕扣,梳紅繩長辮,婚後打鬏,插銀簪、搭頭巾,腳穿繡花鞋或翹鼻鞋。自清道光婁江舉人楊學沛召集二十一寨寨主商議改革習俗,男剪辮剃頭,以布巾包頭,大衽大襟衣改成對襟衣扣便衣。民國後,進化成制服,青年著中山裝,對襟裝,女改裙為褲。如今,除老年人外,男女均穿時裝且不少西裝革履。婚姻,古時多為父母包辦,行舊式婚嫁,婚後,女在娘家“新三年、舊三年”,多晚育,青年男女,多喜“玩山”,有的自由成婚。解放後,許多舊習俗已去,自由戀愛加介紹搭橋成家,行婚事也與昔不同,逢年過節,別有一番情趣。春節,玩龍燈、慶元宵;一年四季,有自己的節日,特別熱鬧而多趣的是:“三月三”吃甜藤粑,“四月八”吃烏米飯,“端午”節吃粽籽,六月卯日“嘗新”,“七月半”祭祖,“中秋”嘗月,“重陽”吃芝麻粑,“冬至”祭祖。節日天,放牛打架、走親會友、暢飲取樂。喪葬,從古到今,實行土葬。村上的老人去世,請道士設壇度亡靈。不論親疏,自行登門弔喪,登山時,親友戚朋,寨里老少自動為亡者送行,年輕人義務爭抬老槓。平時,禮尚往來,團結和睦,相幫相濟,形成良好風尚。

經濟概況

優質茶油、無公害中藥材、野桂花蜜、畜牧水產、林業等是偶里鄉的主要資源優勢(前三項在縣內外較為出名),鄉黨委政府以此作為該鄉五大產業來規劃培育、發展壯大。格溪林場是偶里鄉最大的林場,也是錦屏縣三大林場,全國優秀集體林場,價值5000萬元,每年間伐收入達40萬元。2002年全鄉約產油茶水60噸、天麻、八臘產量為最少10萬公斤、茯苓2萬斤、蜂蜜5000斤,生豬存欄6900頭,水產品產量(稻田養魚)約為58噸。民眾科技意識逐年增強,2003年全鄉推廣雜交水稻6100畝,實行寬窄行規範栽插5500畝,種植雜交玉米1580畝,實施豬改2500頭次,牛改495頭次,逐漸湧現出了一批養殖專業示範戶,如雲照吳高松(養牛25頭,養羊110隻)、吳育富(養牛12頭、養豬40頭),八臘蘭世橋(養蜂170群)、寨歐龍運樹(養豬50頭)等。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170萬元,糧食總產量3173噸,人均占有量32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762元。2003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193萬元,糧食總產量3835噸,人均吃糧345公斤,農民純收入832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