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人戲

偶人戲

偶人戲是通過控制人控制高為二三十分偶人進行表演。表演內容可以為地方戲曲,外方戲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偶人戲
  • 《社戲》:魯迅
  • 高度:二十到三十公分
  • 又名:紙影
內容原文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社戲》,那應該是廟會中的演出,戲是由真人來演的。我的家鄉也有“社戲”,逢年過節(當然是指大節),或者什麼重要的拜神日子,鄉里便也有類似的演出,供大家娛樂。只不過戲不是由真人來演的,而是由真人在幕後指揮木偶表演。這種戲俗稱“紙影戲”,但它並不是紙影,我想這是個歷史錯誤,也許以前確實用的是紙影,但改用木偶之後,還沿用原來的叫法稱之為紙影;它又不同於傳統認識上的拉繩的木偶戲,為作區別,這裡稱之為“偶人戲”。
偶人只有二十到三十公分那么高,雙手和背部各連著一根細棍(正確地說,應該是帶柄的鐵枝,像燒烤用的那種叉,只不過柄比較長,而鐵枝沒有分叉),細棍的另一端掌握在指揮它的人手裡,表演時,人便躲在戲台幕後,通過偶人身上的細棍讓偶人做各種動作。由於偶人比較小,所以戲台也不大,並且搭得很高,以便讓更多的觀眾觀看錶演。由於戲台很高,觀眾離得比較遠,所以偶人身上的細棍在觀眾看來並不明顯,就好像偶人自己在動。小孩子們很好奇,便常常悄悄地從戲台的一邊爬上去,伸長脖子探頭探腦地想看個究竟,很快就發現偶人身上的秘密———細棍,便也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那些真人躲在幕後,只是用棍子對著偶人“亂戳”一通,偶人怎么就能照他們想的那樣鞠躬作揖甚至打鬥呢?偶人身上一定還有古怪,要不就是那些真人有古怪。但是小孩子們知道那些偶人他們是碰不到的,那些真人也不會告訴他們到底是怎么回事。於是小孩子們便常常想從戲台後面偷偷溜上去看看,摸一摸那些偶人。可是小孩子們每回都被把關的人像抓小貓一樣抓著扔下戲台來。小孩子們是不泄氣的,屢敗屢戰,結果是惹得把關的人生氣,說再爬上來就把他們統統變成偶人。於是小孩子們有些害怕了,同時在心裡想,原來那些偶人是真人變的啊,怪不得那么古怪。
我小時候也是這群“好奇分子”之一,就曾被人像抓小貓一樣抓著扔下戲台好幾回。雖然沒有摸到那些偶人,但是一瞥之下,卻發現幕後其實並不寬敞,上面密密麻麻地掛著許多偶人,像一排排擠在一起的穿著華麗的蝙蝠。指揮偶人表演的人坐在蓆子上,不過兩三個,當需要換偶人出場時,便有人早已將需要的偶人準備好。
我突然想到,那些敲鑼打鼓的人哪去了呢?偶人表演的時候,台上一直都伴有鑼聲鼓聲喇叭聲等等,演奏得可真熱鬧。我原以為幕後一定有一大班人在敲鑼打鼓吹喇叭的,這會兒竟沒有看見,豈不是很奇怪?至於偶人的“唱戲”,我心中覺得就是那些指揮偶人的人在唱,倒也沒有什麼疑問,不會想到要去找出一班唱戲的出來。可是敲鑼打鼓就不同了,那些人不可能一邊指揮偶人表演一邊敲鑼打鼓,所以一定會有一班敲鑼打鼓的人存在。而我竟至於連個鑼或鼓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當我長大了些之後才明白,原來這全是錄音機搞的鬼。
偶人戲演的全是地方傳統戲劇(潮劇),觀眾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和小孩子也會聚集在戲台周圍,不過是湊熱鬧罷了,或者另有目的,其意不在看戲。戲台通常搭在一個空闊場地的中央,正面一塊空地權當觀眾席,但無座位,觀眾看戲要自帶椅子來,否則就只能站著看。演出通常是一連好幾天,白天晚上都演,有的老太太從戲台還在搭建的時候,便選好了位置,把一張青藤交椅占在那裡,從此那塊地方就算是她的了,直到戲演完了,戲台被拆除。觀眾席後面是條狹窄的通道,人來人往,擁擠非凡,更顯熱鬧。再過去一些就有個小廟,裡面有個神仙供人崇拜,香菸瀰漫,小孩子一般是不去的,去就只有一個目的———向神仙借根燃了一半的香來點爆竹。廟旁有香紙店,兼售爆竹和糖果,老少常臨。
偶人戲偶人戲
戲台的左近,通常都有賭攤,而且不只一個。參加賭博的人,大多是年輕人,也有一部分中老年人,全是男人。還有一些男孩子也喜歡圍在賭攤周圍觀看,那勁頭叫人看了真以為他也想賭一把。當一個男人出門說他要去看戲的時候,他的意思是說他想去賭兩把。當一個孩子告訴他媽說他爸正在戲台下的時候,孩子他媽很可能氣得砸鍋不做飯。需要說明的是,在這種時候進行的賭博是光明正大的,不是偷偷摸摸的,大家都一致同意,在熱鬧的日子裡賭兩把玩玩並沒有什麼,不同於平時。而且,台上偶人一台戲,台下賭生又何嘗不是一台戲?賭輸了回家見著老婆又是一台戲,哈哈!
戲台的兩邊,還有兩個攤子,一個是蜜餞攤,一個是糖人攤,小孩子們頻頻光顧。賣蜜餞的和捏糖人的似乎一年就瞅準了演戲的日子,只要戲一開演,他們就挑著擔子來了,而戲一結束,他們也跟著消失了,很難再找得到。賣蜜餞的和捏糖人的似乎還商量好了似的,每回賣蜜餞的都把攤子擺在戲台左邊,而捏糖人的則在戲台右邊。於是小孩子們每回都是左右來回不停地跑來跑去,一會兒覺得蜜餞好,一會兒又覺得糖人好,總下不了決心買什麼,最後有的買了蜜餞,很快吃完了,便覺得後悔,還不如買個糖人能玩得久一些。買了糖人的呢,如果是男孩子,便用糖人互相拼殺起來,在戲台下上演“糖人戲”。如果是女孩子,有了糖人也就有了向同伴炫耀的資本,甚至為誰的糖人更漂亮而爭吵起來。
捏糖人的師傅心靈手巧,揪一點紅顏色的糖、一點黃顏色的糖、一點綠顏色的糖,一分鐘就能捏出一個孫悟空,手中揮著金箍棒,用芝麻粉點上兩隻眼睛,整個糖人就栩栩如生了。男孩子都喜歡孫悟空,所以孫悟空的糖人捏得最多,賣得最好。另外還有豬八戒、哪吒、觀音、鳳凰、孔雀、小紅帽等等糖人(包括糖動物),都捏得很漂亮,惹人喜愛。
偶人戲一演完,賣蜜餞和捏糖人的就回去了,要想再有個糖人玩,就要等下一次演偶人戲的時候。小孩子們老是問大人什麼時候有偶人戲看,其實他們問的是,再過多久才能買個糖人玩。如果小孩子說:“去看偶人戲囉!”你就要清楚,他如果不是去玩爆竹,就是去買蜜餞和糖人,能跟偶人戲有點直接關係的,大概就是試圖爬進戲台而被人像抓小貓一樣抓著扔下來。
現在回到家鄉,還能找到當年常用來搭建戲台的那個地方,不過上面已新鋪了水泥。只要能找到戲台的位置,當然也就不難找到當年的蜜餞攤和糖人攤的位置了,我似乎還能看到小孩子們在這兩個攤子之間跑來跑去的情景。那座小廟還在,不過翻了新,顯得更闊氣些了,看來是廟裡的神仙發了財。廟旁依然有香紙店,兼售爆竹和糖果,似乎一切都沒有變———不,那位店主老了許多……
前些年過年時,我還特意跑到這個地方來看看,居然還有搭個戲台上演偶人戲,只是台下只有寥寥一兩個老人在觀看,顯得很寂寞;戲台兩邊也沒有賣蜜餞和捏糖人的,更沒有小孩子跑來跑去;偶然聽到幾聲爆竹聲,只是氣氛更加不熱烈,一點也沒有過年的感覺。我想,畢竟已經過了十多年了,一切都不同了。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上演偶人戲,不過想來即使有,大概也沒有觀眾了。偶人戲,已經成為過去,我只能在回憶中找到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