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壁導坑法

側壁導坑法

側壁導坑法是在十分鬆軟的地層中修建隧道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很鬆軟、不穩定地層中修築大跨度隧道時,為了施工安全,先沿坑道周邊分部開挖,隨即逐步由邊牆到頂拱修築襯砌,以防止地層坍塌。開挖時可將臨時支撐和拱架都支承於坑道中間未被開挖的大塊核心地層上,在襯砌保護之下最後將此核心挖除,必要時再砌築仰拱,因此又稱核心支撐法。側壁導坑法通常適用於圍岩壓力很大、地層不穩定的大跨度隧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側壁導坑法
  • 適用範圍:地質條件較差等需要控制的場合
  • 優點:安全可靠
  • 缺點:進度慢,導坑多,造價高
  • 又稱:核心支撐法
簡介,施工順序,適用範圍,分類,優缺點,

簡介

側壁導坑法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之一。在鬆軟含水地層中修建隧道時, 由於岩層強度不足以支承拱圈, 因而不能採用拱圈支撐法, 或者當地面上有其它建築物, 不允許因開挖隧道而引起沉陷,在這些情況下, 可採用側壁導坑法。在我國,有幾座隧道穿過流砂、沖積土、堆積層、有地下水的黃土、 流砂夾孤石、鬆軟的砂粘土和粘土等地層, 均採用了這種施工方法。
開挖時可以將臨時支撐和拱架都支承於坑道中間未被開挖的大塊核心地層上,在襯砌保護之下最後將此核心挖除,必要時再砌築仰拱。側導坑的寬度較大,又減少施工干擾。除包括邊牆以外,還須有通行出土斗車和工人以及砌築邊牆的工作位置,才能使導坑開挖和邊牆襯砌作業同時進行。為了核心部分地層的穩定,也須保持足夠的寬度,且其寬度愈大,留在最後的開挖量愈大,開挖費用就愈小。
開挖順序開挖順序

施工順序

側壁尋坑法施工的順序是,先沿著隧道的兩側周邊由下而上地以小斷面分塊進行開挖,隨挖隨襯砌兩側邊牆。其次開挖上導坑, 並經由上導坑進行拱部擴大和襯砌拱圈。然後在拱圈保護下挖除核心部分。最後挖底並灌注仰拱。

適用範圍

此法通常適用於圍岩壓力很大、地質條件較差、斷面大、地表沉降需要控制的場合、地層不穩定的大跨度隧道(如雙線或多線鐵路隧道和道路隧道、運河隧道)。在堅硬岩層中修建大跨度洞室時也常採用,利用其核心部分作為支承頂拱和邊牆模板的基礎;開挖時臨時支撐可大為減少,甚至完全免除。該法在外文文獻中至今還稱德國法。

分類

側壁導坑法包括單側壁導坑法和雙側壁導坑法。與台階法開挖相比,側壁導坑法尤其是雙側壁導坑法開挖引起的地表下沉量較小,因此特別適用於扁坦大跨度淺埋隧道開挖。施工時,需注意臨時支護結構要堅固可靠、及時,必要時用“先撐後挖”方式進行開挖(如插板法等)。

優缺點

該法優點是安全可靠,坑道暴露時間短,開挖面小,對圍岩擾動小。襯砌為先牆後拱,質量較好。但施工進度慢,導坑多,造價高,通風排水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