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沮

偏沮,證名。汗出偏於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無汗。由氣血不能暢流周身所致。《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馬蒔註:“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無汗,則無汗之半體,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張志聰註:“沮,濕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濕者,是陽氣虛而不能充身遍澤,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註:“……陽虛則氣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氣阻一邊,故云偏沮。”
偏沮
偏沮小識
偏沮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
1經文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對經文中“偏沮”一詞的解釋,截至目前,古今中外學者的認識尚不盡一致,主要是對“沮”字的認識不同。
2古今中外注家解釋
楊上善《太素·卷第三·調陰陽》沮作“阻”,楊注云:“阻,壞也,慈呂反。”
王冰註:“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濕潤者。”等於說:“沮,濕潤也。”
林億等《新校正》云:“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本作‘恆’。”只校未注。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云:“沮,子魚切。……人當汗出之時,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無汗。”等於說:“沮,阻塞也。”
吳昆《素問吳注》云:“沮,慈呂切。沮,止也。”
張介賓《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五》註:“沮,傷也,壞也。有病偏汗者,或左或右,浸潤不止,氣血有所偏沮。……沮,將魚切。”
張志聰《素問集注》云:“沮,音疽……沮,濕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云:“沮,猶濕也。……若汗出偏沮,則氣血不周於身,故使人偏枯。”
黃元御《素問懸解》云:“若汗出偏沮,則是經絡偏閉,其無汗之處,必病偏枯。”等於說:“沮,閉也。”
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云:“按:陽氣盛,則汗出通身,陽虛,則氣不周流,而汗出偏矣。氣阻一邊,故云偏沮,是名偏枯,今之半身不遂等證是也。”
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云:“汗出偏沮,馬云:‘人當汗出之時,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無汗,則無汗之半體,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吳云:‘沮,止也。’張云:‘沮,傷也,壞也。’志、高並云:‘濕也。’簡按:王為‘沮泄’之義。諸注不一。考《千金》作‘袒’(註:顧本《素問》《新校正》謂《千金方》作“祖”),又《養生門》云:‘凡大汗勿偏脫衣,喜得偏風,半身不遂。’(《巢源》引《養生方》同。)《靈·刺節真邪》云:‘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乃其作‘袒’似是。下文曰‘汗出見濕’,曰‘高粱之變’,曰‘勞汗當風’,皆有為而發疾者,其義可見也。”
日本·伊澤裳軒《素問釋義》與《素問識》同。
日本·森立之《素問考注》云:“案:‘陽氣者,煩勞則張。’至‘郁乃痤’七節,並謂人‘將攝失宜’,則陽氣不順,乃成大病也。若作‘偏沮’,則不可以‘將攝失宜’為解,宜從《千金》作‘袒’為是也。《病源》卷一引《養生方》云:‘大汗勿偏脫衣,喜偏風,半身不隨。’《千金方·卷二十七·道林養性第二》云:‘凡大汗勿偏脫衣,喜得偏風,半身不遂。’《太素》作‘偏阻’,全元起本作‘偏恆’,並似訛字。楊云:‘阻,壞也。’馬云:‘一偏阻塞而無汗。’吳云:‘汗出而偏止。’李云:‘言此既偏出,彼即阻滯矣。’志聰、高氏並云:‘沮,濕也。’依王注。以上諸說並於事實則可,唯與前後文例不合,故不從。《素問識》已有此說,可並考矣。”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云:“沮,止的意思。偏沮,即半身汗不得出。”
李戎《中醫難字字典》云:“沮,一(ju舉)①濕潤。《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金壽山主編《中國醫籍字典》云:“沮,一(ju舉)濕。見《廣雅·釋詁》。《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云:“沮,1.止。素3‘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李經緯、鄧鐵濤主編《中醫大辭典》云:“偏沮(ju句):證名。指汗出偏於半身(左側或右側)。即半身有汗,半身無汗。多由氣血不能暢流周身所致。《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馬蒔註:‘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無汗,則無汗之半體,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張志聰註:‘沮,濕也。……如汗出而止,半身沮濕者,是陽氣虛而不能充身遍澤,必有偏枯之患矣。’”
高校教材新世紀第2版王慶其主編《內經選讀》云:“沮,阻止。”
高校教參新世紀第2版程士德主編《內經》云:“沮(ju舉),阻止。”
周海平、申洪硯、朱孝軒主編《黃帝內經大詞典》云:“[偏沮](pianju)詞組,含義有二:①通‘偏阻’。氣機阻滯於一側,而汗只能由另一側出。②沮有‘濕潤’之義。偏沮,即身體一側因汗出而常濕潤。《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范登脈《黃帝內經素問校補》云:“《素問識》的全文如下……其中,‘下文曰汗出見濕,曰高粱之變,曰勞汗當風,皆有為而發疾者,其義可見也’的意思是說,據下文文例,‘汗出偏沮’是‘使人偏枯’之因,‘偏枯’是‘汗出偏沮’之果。丹波元簡的說法是對的。
《風論篇第四十二》:‘風之傷人也,……或為偏枯。’又,‘風中五藏六府之俞,……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靈樞·九宮八風第七十七》:‘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
都可以作為丹波元簡之說的佐證。胡澍謂‘沮’為濕潤之象,不符合上下文之意,不可從。
至於‘袒’之誤為‘沮’,那是因為‘衤’與‘礻’、‘且’與‘旦’寫本手書往往混用不分,‘袒’字寫本手書或同‘祖’,大概抄寫者受上面‘汗’字的影響而誤書為‘沮’。”
傅景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註》云:“偏沮,沮,通‘阻’,阻止。此指一側汗出受阻。又王冰作‘濡濕’解;張介賓作‘壞’解。”
王洪圖《王洪圖內經講稿》:“沮是濕潤的意思,偏沮就是半邊有汗。身體半側有汗,另半側無汗,一邊濕一邊乾,所以叫偏沮。”
綜觀上述諸家所釋,觀點有以下四種:
⑴濕潤。如王冰、張志聰、高士宗、李戎、金壽山、王洪圖等。
⑵阻止。如馬蒔、吳昆、黃元御、姚止庵、《校釋》、《內經詞典》、高校教材與教參、《譯註》等。
⑶敗壞。如楊上善、張介賓。
⑷沮,當為“袒”字,即袒露脫衣。如日本學者及范登脈《校補》。
何者為是?
3小識
按: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痹候》引《養生方》云:“大汗勿偏脫衣,喜偏風,半身不隨。”孫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七·道林養性第二》云:“凡大汗勿偏脫衣,喜得偏風,半身不遂。”
據上下文例及醫理,沮,當為“袒”字之訛。偏沮,當為“偏袒”,即脫掉衣服,露出半身。袒,脫衣袒露。
“汗出偏沮(袒),使人偏枯”,義指大汗出後偏脫衣,喜受偏風,(日久)使人偏枯、半身不隨。即如《千金方》所云“凡大汗勿偏脫衣,喜得偏風,半身不遂。”是也。日本學者及時賢范登脈《校補》所言甚是,當從。
後言:《內經》理論認為,偏枯、半身不隨,亦名偏風,為風邪所中,是由於“汗出受風”或“體虛中風”而罹患,即由於人體正氣不足,風邪乘虛而入,侵入人體半身深部,導致經絡營衛氣血不暢,肢體失於濡養,發為偏枯--半身不遂。唐宋以前醫家多遵之。這在《內經》多篇經文中有記載。
如“汗出偏沮(袒),使人偏枯”、《素問·風論》“風之傷人也……或為偏枯。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五臟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靈樞·刺節真邪》“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居,發為偏枯”、《靈樞·九宮八風》“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等皆成為經典名句或名段。
金元時期及以後的中醫學者、著名醫家,就曾懷疑其正確性而質疑之。
目前看來,並非如此,即“非風”也(張介賓語)。中醫權威機構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中風病》說道:“中風病是在氣血內虛的基礎上,因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食不節等誘因(註:缺一個氣候異常變化的誘因即感受“風”邪-中風),引起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犯沖腦,導致腦脈閉阻或血溢腦脈之外;臨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症;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多發於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偏枯、半身不遂,是中風病的一個主要症狀,其病位在腦,與“汗出受風”或“體虛中風”沒有任何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