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漢字)

假(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假,jia,從人從,叚,借也。然則假與叚義略同。六書六曰假借。

漢字,表示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欺詐。

據理推斷,有待驗證的:假設。假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fake
  • 拼音:jià,jiǎ
  • 部首:亻,部外筆畫:9,總筆畫:11
  • 五筆輸入法:wnhc
  • 筆順編號:32512115154
  • 結構左中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從亻、叚聲
  • 詞性形容詞
  • 反義詞
基本信息,漢字釋義,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其他解釋,常用詞語,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jià,jiǎ
宋體“假”字宋體“假”字
部首:亻,部外筆畫:9,總筆畫:11
五筆輸入法:wnhc
筆順編號:32512115154

漢字釋義

基本解釋

(1)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例句:深圳出現一個名字叫孟留安的假和尚。假,即代表不真的意思。
字源字形字源字形
(2)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中國古代文字里的通假字,例如:大學之道,在親民······“親”通假“新”意思是“使······新”
(3)〔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楷書稱“片假名”,草書稱“平假名”。
(4)據理推斷,有待驗證的:假設。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5)換取。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餘音繞樑》

詳細解釋

【形】
(1) 形聲。字從人,從叚( jiǎ ),叚亦聲。“叚”意為“非原本的”、“借的”。“人”與“叚”聯合起來表示“借用的人員”。本義:代理人。引申義:代理。借用。再引申義:非真。不實。說明:“假上將軍”即“代理上將軍”。“假為天子”即“代理天子”。
假
(2) 同本義(跟“真”相反) 。
假,非真也。——《說文
假,今不然也。——《墨子·經上》
假寐永嘆。——《詩·小雅·小弁》。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紀》
假令單于初立。——《漢書·匈奴傳》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3) 又如:假姨姨(假親戚,冒充的親戚);假言(虛假不實的言語);假女(鴇兒稱自己認作養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誘人的騙局,圈套);假子(非親生的兒子,如乾兒子、前夫之子等)。
(4) 代理,非正式。
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韓非子·難二》
(5) 又如:假攝(代理職務);假髻(人造的髮髻);假吏(暫時代理職務的官吏);假守(古代稱權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動】
(1) 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假,借也。——《廣雅》
假爾大龜有常。——《禮記·曲禮》
而假手於我寡人。——《左傳·隱公十一年》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成公二年》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 虢。——《左傳·僖公五年》
以書假余。——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假諸人。
而強假焉。——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假榻(借住);假館(借館舍以住宿;借用書塾讀書);假宿(借宿);假以辭色(好言好語、和顏悅色的對待);假途滅虢(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滅虢回兵時把虞國了滅掉了。後以此比喻以“假途”為名,行滅他國之實的計策)
(3) 租賃;僱傭。
久假而不歸。——《孟子·盡心上》
(4) 又如:假居(租屋而居;暫借居住);假稅(租賃應繳的稅);假賃(借,租借)。
(5) 憑藉。
假輿馬者。——《荀子·勸學》
假舟楫者。
善假於物也。
(6) 又如:假力於人(憑藉他人的力量);假助(藉助);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事作威作福的人);假虎張威(狐假虎威)。
(7) 授予;給予。
假大兵權。——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假吾人彭聃之壽。——【英】 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8) 又如:假兵權(給予兵權);假人(授予人);假年(給以歲月。指延長壽命);假息(苟延殘喘)。
(9) 寬容;寬饒。
大臣犯法,無所寬假。——《北史·魏世祖紀》
(10) 又如:假易(寬縱;寬容);假縱(寬縱)。
(11) 偽托;假冒。如:假妝(假扮;扮作);假口(假託;假冒);假批子(冒名頂替者)。
(12) 通“嘉”。讚美,表彰。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詩·周頌·維天之命》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詩·大雅·假樂》
假而禮之,厚而勿欺,則天下之士至矣。——《管子·小問》
【連】
(1) 假設,如果。
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荀子·正名》
假其驚怖斯言。——[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又如:假饒(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設);假之(假若);假而(假如)。
(3) 即使。如:假是(即使;縱然);假遭(即使,如果)。
〈副〉
(1) 暫且;權宜。
吾未哺食,請假設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2) 又如:假嘈(胡亂應付);假延(暫且延緩);假埋(假葬。暫時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暫時依附)
◎ 假 jiǎ
【介】
(1) 憑藉。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願假寵以請予諸侯。——《左傳·昭公四年》
假此科斂丁口。——《聊齋志異》
(2) 當。
假今之世。——《荀子》

其他解釋

(1)照規定或經請求批准暫時離開工作或學習場所:假日。假條。病假。
(2)假治者,病是假熱,而治以假熱之方;症是假寒,而治以假寒之藥也。
(3)法學界認為“假”字的概念及認定,從產品角度上說,假冒商標或者偽劣不合格;從行為人角度上說,是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

常用詞語

假分數、假拱、假話、假貨、假借、假借外力、假吏、假令。
假案 假扮 假報告 假充 假大空 假道 假定 假而 假髮 假分數 假拱 假話 假貨 假借 假吏 假令 假冒 假寐 假面 假面具 假名 假仁假義 假如 假若 假嗓子 假山 假善人 假設 假設 假使 假釋 假手 假說 假死 假託 假戲真唱 假想 假象 假牙 假意 假造 假招子 假肢 假裝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古雅切《集韻》《韻會》舉下切,𠀤音賈。《詩·小雅》不遑假寐。《注》不脫衣冠而寢。
借也。《禮·王制》大夫祭器不假。《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取於物為假。
《周禮·六書注》假借者,令長之類是也。
《禮·曲禮》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疏》假,因也。
《楚漢春秋》會稽假守殷通。《注》假謂兼攝也。
《爾雅·釋詁》假,大也。《詩·大雅》假哉天命。《儀禮·士冠禮》髦士攸宜,宜之於假。
設辭。《列子·楊朱篇》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北假,地名。《史記·秦始皇紀》使蒙恬渡,取高關陶山北假中。
與嘉同。美也。《詩·大雅》假樂君子。《中庸》作嘉。《毛傳》假,嘉也。
《集韻》《韻會》《正韻》𠀤何加切。與遐通。《揚子·法言》假言周於天地,贊於神明。《注》假作遐。
《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𠀤音價。休沐也。《晉書·王尼傳》護軍與尼長假。《歐陽修·題跋》言旬休,皆休假也。
《集韻》《正韻》𠀤與格同,至也。《易·萃卦》王假有廟。
葉胡故切,音互。《宋玉·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葉古我切,音果。《陶潛·命子詩》旣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與嘏同。《禮·禮運》是謂大假。《纂言》假與嘏通。大假者,大其嘏詞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