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木荳

假木荳

假木豆(學名: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為豆科假木豆屬下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假木荳
  • 拉丁學名: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 :植物界
  • :豆科
  • :假木豆屬
  • :假木荳
  • 命名者:(Retz.) Schindl.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物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米;嫩枝三棱形,密被灰白色絲狀毛,老時變無毛。葉為三出羽狀複葉;托葉披針形,長8-20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絲狀毛;葉柄長1-2.5厘米,具溝槽,被開展或貼伏絲狀毛;小葉硬紙質,頂生小葉倒卵狀長橢圓形,長7-15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寬楔形,側生小葉略小,基部略偏斜,上面無毛,下面被長絲狀毛,脈上毛尤密,側脈每邊10-17條,直,直達葉緣;小托葉鑽形至狹三角形,長3-8毫米;小葉柄長0.5-1.5厘米,被開展或貼伏絲狀毛。花序腋生,傘形花序有花20-30朵;苞片披針形,花梗不等長,密被貼伏絲狀毛;花萼長5-9毫米,被貼伏絲狀毛,萼筒長1.8-3毫米,下部1裂片與萼筒近等長,其餘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9毫米,旗瓣寬橢圓形,具短瓣柄,冀瓣和龍骨瓣長圓形,基部具瓣柄;雄蕊長8-12毫米;雌蕊長7-14毫米,花柱長7-12毫米,子房被毛。莢果長2-2.5厘米,稍彎曲,有莢節3-6,被貼伏絲狀毛;種子橢圓形,長2.5-3.5毫米,寬2-2.5毫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木林中或林邊、荒地。

分布範圍

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貴州、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根入藥,有強筋骨之效。
假木豆果實假木豆果實

藥物信息

(《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
【異名】曱甴草、野馬蝗(《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千金不藤(《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來源】為豆科植物假木豆的全草或根。
【採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①《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全草:祛風濕.去疳積。治風濕骨痛,小兒疳積。"
②《廣西植物名錄》:"根:清熱涼血,強筋壯骨,健脾利濕。治癱瘓,喉痛,腹瀉,跌打內傷,骨折,吐血,咯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