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是當代詩人邵燕祥1979年11月19日創作的一首詩,首次發表在1980年1月1日的《人民日報》上。詩的前三節,是詩人的一種自勉和互勉,是他對朋友和旅伴所發出的心聲,體現著對新的生活前景的樂觀和期盼;第四、五節,表現了詩人對歷史現象的反思和審視;最後一節,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一種信念,相信未來一定會比過去進步。全詩語言歡暢、情調激昂,具有催人奮起的感染力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別》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邵燕祥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還是迎著朝陽出發,
把長長的身影留在背後。
愉快地回頭一揮手!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條風雨的長途,
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
讓我們緊緊地拉住手!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我們仍舊要一齊舉杯,
不管是甜酒還是苦酒。
忠實和信任最醇厚!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還要唱那永遠唱不完的歌,
在喉管沒有被割斷的時候。
該歡呼的歡呼,該詛咒的詛咒!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他們不肯拯救自己的靈魂,
就留給上帝去拯救……
陽光下畢竟是白晝!

時間呀,時間不會倒流,
生活卻能夠重新開頭。
莫說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長久!
1979年11月19日

創作背景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寫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那時中國粉碎了“四人幫”,撥亂反正,社會經濟發展走上了正軌,人民生活有了好轉。在這個歷史新起點上,詩人以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懷著對新生活的熱情寫下這首《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一代多難的追求者在向一個歷史時代告別時對新的人生生涯的表白和宣言。
從詩歌藝術美的角度看,這首詩能夠很好地將詩情與哲理高度地統一起來,既以熾熱的情感炙熱人心,又以深邃的哲理啟人深思。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極其真誠而又豐富的。詩人立足於新的人生道路的起點,通過告別過去(第一節)、風雨同舟(第二節)、相互信賴(第三節)、堅持真理(第四節)、光明照耀人間(第五節)、走向未來(第六節)的心靈歷程,展現了詩人對新的人生生涯的執愛與追求。詩人對新生活的追求包含以下幾層意思:一、在即將到來的新時代里,一如既往地追逐光明與理想,和人民一道創造美好的新生活,“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二、陽光下有了陰影,美好中有了醜陋,那么,也應該有批評、有暴露, “該歡呼的歡呼,該詛咒的詛咒!”三、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最重要的是把握未來,“明天比昨天更長久!”這些人生追求表現出詩人雖歷經磨難仍不放棄人生之愛的堅強信念,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真諦的理性思考。全詩就這樣將濃烈的詩情與深刻的哲理有機地統一起來,刺激讀者的審美感受,調動他們的人生經驗與生活聯想,和詩人一道共同領悟生活的真諦。產生強烈的共鳴。
這首詩在排列形式上採用大迴旋的反覆詠嘆的方式。全詩前五節開頭均以“假如生活重新開頭,/我的旅伴,我的朋友——”作為領句,六節開頭則以“時間呀,時間不會倒流,/生活卻能夠重新開頭”作為回應,音調流暢,節奏鮮明,層層展開,不斷開掘,以至於進入高潮,收到了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名家點評

華僑大學教授毛翰《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鑑賞大系》:20年的苦難折磨,沒使詩人有絲毫的佝僂萎頓,還是九死不悔的倔強,還是一往無前的英姿。這正是詩的光榮的希望!“我的旅伴,我的朋友——”當詩人孤獨地從煉獄裡跋涉出來,見這么多新朋老友重新集結於陽光下,一種發自心底的親切呼喚便脫口而出。
詩歌評論家、揚州大學教授葉櫓中國現代詩歌名篇賞析》:全詩五節的首句都是對詩題的重複,只有最後一節的首句以一種反撥的方式說明“時間不會倒流,/生活卻能夠重新開頭”的道理。所以在“莫說失去的很多很多”的感喟中,表達出“明天比昨天更長久”的信念,更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原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文學理論家王慶生中國當代文學史》:當有些人沉湎於傷感之中,他(邵燕祥)卻在《假如生活重新開頭》中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發出了告別過去,勇敢奔向未來的熱情召喚:“假如生活重新開頭,/我的旅伴,我的朋友——/還是迎著朝陽出發,/把長長的身影留在背後。/愉快地回頭揮一揮手!”儘管前面是“風雨的長途”,即使“在喉管被割斷的時候”,我們仍然“該歡呼的歡呼,該詛咒的詛咒”,因為詩人堅信“陽光下畢竟是白晝”,“明天比昨天更長久”。全詩以積極樂觀的情緒表現了一種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奮勇前進的精神。

後世影響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入選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作者簡介

邵燕祥(1933-),當代詩人。曾用筆名雁翔、漢野平等。北京人,原籍浙江紹興。1948年就讀於北平中法大學。解放後曾在電台任編輯。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79年被選為作協理事,後任《詩刊》副主編,出版的詩集有《歌唱北京城》《到遠方去》《給同志們》《獻給歷史的情歌》《八月的營火》《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