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市市直幼稚園

偃師市市直幼稚園創建於1956年,歷史悠久,是偃師最早的一所幼稚園,恢復於1979年10月,位於興隆街53號,實驗國小隔壁,占地1200平方米,現有辦公教學樓4棟,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教師28人,7個教學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偃師市市直幼稚園
  • 創建於:1956年
  • 恢復於:1979年10月
  • 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簡介,發展歷程,師資力量,榮譽成就,

簡介

市直幼稚園的前身叫縣直幼稚園,後更名為縣直幼稚園、市直幼稚園。

發展歷程

1997年以來,市直幼稚園在園長宋淑芳的帶領下,一手抓師德、校園建設,一手抓教育教學,組織教師外出學習,提高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全體教師實行量化考核,工作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走進市直幼稚園,迎面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幾行大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這就是市直幼稚園的服務宗旨。在教學上及時引進新知識、新理念,開展了珠心算,北大“數學啟蒙”、雙語教學、對詞對句、分享閱讀等等特色教育教學活動。對教師狠抓師德、學習;對學生要求以人為本,狠抓德育工作,形成了優良的教風學風,享譽社會。同時,硬體建設也不落後。
1999年多方籌措資金建起一棟綜合教學樓,又增加了日托班,添加了幼兒伙房和大型舞蹈房,硬化了地面,改造了廁所、大門,裝修了教室,購置了電教設備,各教室裝上了空調、電視、DVD、音響,教學資料、體育器材齊全,大型玩具到位,新增幼兒演出服裝五百多套,成為家長心目中靠教育質量辦學的全國“社會公認滿意幼稚園”。
原來的市直幼稚園破爛不堪,現在的市直幼稚園四時皆美,春花含笑,夏枝流翠,秋菊飄香,冬青吐綠。孩子們在這裡真是幸福樂園。

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是辦學的生命線,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因此,市直幼稚園教師在拔高學習方面,堪稱楷模。目前28位教師除退休5人外,其餘23人中,本科4人,占總人數的17.3%,大專17人,占總人數的74%,兩項人數占到91.3%,學歷合格率達100%,堪稱偃師幼教師資力量中學歷之最。23人中有中教高級1人,小教高級16人,小教一級5人,中級工1人,高水平的教師同心協力,自然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

榮譽成就

97年以來,連續8年榮獲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特等獎,獲獎幼兒超千人,幼兒節目《山路十八彎》、《虎娃樂》、遊戲《小小運輸隊》、《三隻蝴蝶》等六次進入河南電視台演出,兩名幼兒參加《梨園春》擂台賽獲小擂主稱號,2003—2006年李碩、王新智、李一嘯等9名幼兒代表洛陽市參加全國電腦比賽分別榮獲一、二等獎,幼兒節目《喜慶新年》、《包餃子》、《歡慶》等六次參加偃師市春節聯歡晚會;99年“六一”代表偃師參加洛陽市兒歌大賽,我園演出的《祖國母親》榮獲一等獎;連續六年參加洛陽市書畫大賽,獲一、二等獎的幼兒達90多名,特別是2002年,全洛陽市入選的380幅繪畫作品中,僅有的2幅一等獎作品全被偃師市直幼稚園獲得,受到全洛陽市的廣泛讚譽。2001年以來,市直幼稚園研究的課題有:1、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2、試探愛心教育對幼兒情商發展的影響;3、新綱要下幼兒角色遊戲與幼兒個性發展的研究;4、家園結合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5、手工操作活動與幼兒專注性發展的研究;6、中華傳統美德與幼兒德育發展的研究;7、多元化的節目對幼兒愛心教育的影響。以上課題研究結束,經省市級專家認定,分別被評選為省、市一等獎。同時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市直幼稚園又獲“全國社會公認滿意幼稚園”,河南省“文明學校”、“檔案管理”先進單位、河南省“五愛”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家長學校”先進單位、河南省“少年兒童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實施小公民道德建設計畫》先進單位,洛陽市“文明單位”、洛陽市“三八”紅旗集體、洛陽市“模範職工之家”、洛陽市“巾幗文明示範崗”、洛陽市“綠色學校”、洛陽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洛陽市“五好團支部”,偃師市“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偃師市“先進黨支部”、偃師市“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87項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