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雲林畫論

《倪雲林畫論》,是明代作者吳從先撰寫的藝術評論類的散文。文章寫畫是一種藝術,其品不同,情也不同,根據作者不同而不同。文章中提到了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和其他畫家的作品。評論了不同的作品的風格的不同和形成原因,對後代畫家有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倪雲林畫論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吳從先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

作品原文

畫,一藝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則系之其人矣。雲林之時,以畫名家者,富春則黃公望[2],林平則王叔明[3],武塘則吳仲圭[4],而雲林最後出。從公望游,遂寄興山水間。然不為蠻巒疊嶂嶔崎詭怪之狀,盈尺林亭,瘦風疏雨,朗樹兩三條,修竹十數竿,茅屋獨處,曠石兩層,意興畢於此矣。然雲煙爛熳之致,瀟爽不群之態,意色不遠,平淡不奇,遂定名於三家之上。雖然,雲林竟以畫累之矣。人固有以畫重者,而畫亦有以人重者。畫以托意,意以傳神。山水之趣,不為筆墨而飛;筆墨之間,偶緣山水而合。以此思畫,畫可為也。雲林當勝國之季,棲隱吳門,不求聞達。樓藏異琛,架藏異樹。胡人登其樓,驚拜而退;揭斯探其架[5],長嘆而歸。襲等龍宮,帙散孔壁[6],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領袖也。而徒以畫名也。士誠崛起[7],麋鹿吳宮,雲林浩然發桴海之嘆[8]。而士誠幕羅,多方不屈,窮辱頻加[9],脫百萬於敝屣,捻虎鬚於牙物,而青山無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雲林自有逸於千百世之上,風於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畫也,則倕巧當以官廢[10],右軍風流當以官掩[11],而壽亭忠義當與此刀並蠹矣[12]。惟不局於畫,則竹之矢,書之法,關之刀,不磨於天壤而卒無意於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豈為此拘拘也?不以畫求雲林,而雲林自在也,以畫求雲林,而雲林亦在也。以畫求雲林者,目中無人,宇宙無人,天地直一幀耳。此雲林之心超出於三家者,是雲林之不以畫累者也。

作品注釋

[1]倪雲林:元代畫家倪瓚,字元鎮,號雲林。潔身自好,清高絕俗,其畫幽淡,詩文精美,書法雋美,稱為詩書畫三絕。《古今譚概》載:“倪雲林性好潔,文房什物,兩童輪轉佛塵,須臾弗停。庭有梧桐樹,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
[2]黃公望:元代畫家,字子久,平江常熟(今屬江蘇)人,善書法,通音律。五十歲左右專心從事山水畫,被稱為“元四家之冠”。
[3]王叔明:王蒙,字叔明,湖州(今江蘇吳興)林平鎮人。元代畫家,工書法,擅長山水人物,與倪雲林、黃公望、吳仲圭齊名,並稱為“元四家”。
[4]吳仲圭:吳鎮,字仲圭,嘉興(今屬浙江)武塘(一作魏塘)人,元畫家,善墨竹。
[5]揭斯:揭溪斯,元詩人。
[6]孔壁:漢武帝時,魯恭王拆毀孔子舊宅,於夾壁中發現古文經傳多種。
[7]士誠:即張士誠。元末割據者,至正十三年(1353)與其弟率鹽丁起兵,次年稱誠王,後定都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曾降元,殺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自稱吳王。後為朱元璋所敗。
[8]桴海之嘆:語出《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桴,竹木編成的船。
[9]窮辱頻加:《明史.倪瓚傳》:“張士誠累欲鉤致之,逃漁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幣乞畫,瓚又斥去。士信恚,……得之,抶幾斃,終無一言。”
[10]倕:人名,據說他是黃帝時的巧匠,傳說耜耒、鐘、規矩、準繩都是他創製的。
[11]右軍:東晉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書法藝術具有繼往開來的成就,有“書聖”之譽。
[12]壽亭:即關羽,曾封為漢壽亭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