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學

個體心理學是指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學體系,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體心理學
  • 套用學科:心理學
起源,主要思想,追求優越,自卑與補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創造性自我,貢獻,局限性,

起源

阿德勒於1870年出生於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條件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的童年。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與多災多難的。1900年,弗洛伊德的《釋夢》出版後,他讀到了此書,並對其深有好感。於是他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為弗洛伊德的觀點做辯護。或許正是這一緣故,當1902年弗洛伊德著手建立小組織——“星期三心理學會”後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請加入,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薦下,他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並負責該協會會刊的編務。
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一篇論述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並獲得了很大的聲譽,此時弗洛伊德還認為阿德勒的觀點為對精神分析學的一大貢獻。但是,當阿德勒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觀點並認為補償作用是理論的中心思想時,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兩人在理論方面分歧越來越大。1911年,阿德勒連續發表三篇文章,闡述他對精神分析性傾向的反對。兩人的矛盾激化,最後阿德勒辭去協會主席之職,率領他的幾個追隨者退出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另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鑒於“精神分析”一詞已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組織名字改為“個體心理學學會”同年他還創辦了這個學派的機關報《個體心理學雜誌》。從那時起,阿德勒便致力於發展和完善他的“個體心理學”理論體系。
假設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基於下述10點基本假設:
1、應該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把人看作為一個整體。人的所有局部官能是對整個人起作用。
2、人的心理既非取決於過去、遺傳或環境,也非完全脫離這三者,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每個人都需盡責。
3、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有明確目標的。人在追求其目標方面,追求的運動和方向最能為人所理解。由於這種追求目標的活動,使人始終處於生成轉化的過程之中,其結果導致個體朝著由負向正的情境運動。
4、由於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他們就應該被看作是積極主動的人,而非僅僅是被動地作出反應的人。他們能夠感知事件、評價事件、對事件作出結論。
5、人不僅能適應其環境、事件或刺激,還能客觀地或主觀地創製、修正和改變這些刺激。
6、人能主觀地理解世界。因此,為了了解一個人,“我們必須能以其人之目視之,以其人之耳聞之”。
7、個體心理學也可看作是一門社會心理學,因為人的一切行為應在社會環境中加以理解。如同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學派描述的那樣,人們在現象場內東逛西闖,個體心理學也是一種“場”。
8、弗洛伊德認為精神分析在價值方面是中性的。與弗洛伊德的價值觀相比較,阿德勒介紹了一種有價值觀的心理學。他認為,最高價值,即人的理想價值,在於社會利益。後來,有許多人把這一觀點看作對諸如“愛鄰猶愛已”和“切莫總是鶴立雞群”等宗教戒律在心理學上的重新闡釋。阿德勒是現行存在主義的先驅,他不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闡發了生活常規,而且不斷強調諸如選擇、個體責任和生活意義等觀念。
9、個體心理學可以被描述為一種研究特殊規律的心理學。一方面,阿德勒認為研究一般規律的描述也可用於教學目的,另一方面,他又總是告誡其學生說:“不過那時,它也可能是全然不同的局面”。
10、個體心理學是一種套用的心理學而非一種擁有的心理學。它屬功能的,也是能動的。除非為了探索,個體心理學不再會有分支。診斷術語尤與阿德勒學派的實踐格格不入。

主要思想

阿德勒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且是一個與社會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追求優越

阿德勒認為,追求優越是人們行為的根本動力。既是與生俱來的又是後天發展出來的。人在剛出生時,它只是作為潛能。但從5歲開始,則開始確立優越的目標,以帶動心理的發展。他認為,追求優越和自卑感是密切聯繫的,是對自卑感的補償。
阿德勒區分了追求優越的兩種不同方法。一種是只追求個人優越,很少關心他人,其行為往往受過度誇張的自卑感驅使。另一種是追求一種優越、完善的社會,使每個人都獲得益處。

自卑與補償

阿德勒把自卑與補償看作是追求優越的動力根源。他指出,自卑與補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人在嬰幼兒時期,在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都處於劣勢,需要依賴成年人才能生存,他們由此必然產生自卑和補償。當然,這種自卑與補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應,可以驅使人們實現自己的潛能。但是,如果不能成功地進行補償,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生活風格

阿德勒把個人追求優越的目標的生活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但有時他又給出其它定義,如一個人自己的風格、人格的統一體、個體性等。總之。生活風格是因人而異的。阿德勒認為兒童到5歲左右便形成了生活風格。其家庭關係、生活條件和經驗決定了他今後一生的生活特點。他提出三種研究途徑:出生順序、早期記憶和夢的分析。
第一是出生順序。他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方式或給予的關注會根據子女的出生順序而變化,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也常常因要爭取父母的愛而相互競爭。因此,長子的性格特徵是聰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競爭;次子喜歡競爭、有強烈的反抗性;最小的孩子有雄心、但懶散、難以實現抱負。獨生子女的性格類似於長子,因為其競爭對手往往來自學校的同學。
第二是早期記憶。阿德勒根據人的記憶具有主觀性、創造性和想像性的特點,認為個體對於自己早年生活的記憶往往為人們了解其獨特的個性提供了線索。
第三是夢的分析。阿德勒認為意識和潛意識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夢能夠顯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指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與他人合作。阿德勒認為社會興趣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植根於每個人的潛能之中,因此,必須先發展起社會興趣,才能形成有用的生活風格。阿德勒還把社會興趣作為衡量心理健康標準
阿德勒指出,可以通過人們的職業選擇、參與社會活動和愛情婚姻這三大任務的解決情況來衡量其社會興趣的發展狀況。三大任務的順利解決反映了個體具有豐富的社會興趣,反之則是缺乏社會興趣。缺乏社會興趣的人會產生兩種錯誤的生活風格:一種是優越情結;另一種是自卑情結。他還根據人們所具有的社會興趣表現的特點,把人劃分為四種類型:一是統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賴型;三是迴避型;四是社會利益型。他認為,前三種類型的人的社會興趣和生活風格都是錯誤的,只有第四種類型的人具有正確的社會興趣和健康的生活風格。

創造性自我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風格時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遺傳積極地建構它。創造性自我能夠使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決定了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社會興趣正確與否。
阿德勒的創造性自我的思想與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式是針鋒相對的,他極其重視自我及其創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這深深地影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們的自我概念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貢獻

1、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因素的重要性,並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2、最早提出“創造性自我”的觀念。
3、強調人格的獨特性、統整性:一個人所做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的意義,從而計畫並指引個人的行為。
5、“學校心理衛生中心”的最早設立者之一。
6、阿德勒轉變了弗氏人格發展的重點,將重點放在社會的需要與社會文化的影響上。
7、創設了人本主義的人性理論: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

局限性

1、阿德勒強調的補償作用,較多重視生理組織方面,而忽視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影響。
2、並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積極的補償。其補償作用只適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夠的自信,並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發生理想的“優越感”。
3、阿德勒的補償作用乃為反抗自卑感而來,解釋太過消極,忽略了人尚有積極的支配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