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鴞

倉鴞

倉鴞(學名:Tyto alba):又叫猴面鷹、猴頭鷹等,是中型鳥類,共有32個亞種。體長33-39厘米,翼展85-93厘米,體重470-570克。頭大而圓,面盤明顯,呈心臟形,白色,四周皺領橙黃色,上體為斑駁的灰色及橙黃色,並具精細的黑色和白色斑點。下體白色,稍沾淡黃色,具暗褐色斑點。

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

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雛鳥晚成性。分布於亞洲西部、南部和東南部、歐洲、大洋洲、非洲、馬達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幾乎遍及全球。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倉鴞是中型鳥類,頭大而圓,面盤白色,有時沾棕,特別是眼先棕色,眼周淺棕色。面盤四周圍有一棕色或橙黃色領環,頸側及肩淺棕黃色,微具黑褐色及白色斑點。其餘上體淺灰色,羽緣棕黃色,各羽遍布淺褐色蟲蠹細斑,近末端處有黑緣的白點,翅上覆羽棕黃色更加顯著。飛羽外翈淺棕褐色,內翈近白色,內外翈均具灰黑色細小斑點和橫斑。尾羽同飛羽,但橫斑更顯著,通常有4條淺黑褐色橫帶,端部密被灰黑色蟲蠹狀斑和近白色端斑。下體白色,有時或多或少綴有皮黃色和散布有暗褐色斑點。尾下覆羽白色。覆腿羽淺棕赭色,亦具稀疏的灰黑色斑點。
虹膜黑色,嘴肉白色,跗蹠灰黑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000g;體長330-390mm;嘴峰30-32mm;翅275-322mm;尾119-130mm;跗蹠65-77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倉鴞棲息於開闊的原野、低山、丘陵以及農田、城鎮和村莊附近森林中,喜歡躲藏在廢墟、閣樓、樹洞、岩縫和橋墩下面,特別喜歡在農家的穀倉里棲息,所以得名。

生活習性

倉鴞常單獨活動。白天多棲息於樹上或洞中,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有時出沒於破宅、墳地或其他廢墟中,飛行快速而有力,毫無聲響,在黑夜中顯得影影綽綽 ,再加上它的叫聲非常難聽,很像人在受酷刑時發出的慘叫,所以常常使人們對它感到非常的恐怖。主要以鼠類和野兔為食,是著名的捕鼠能手,每天大約捕捉3隻老鼠,一年消滅鼠類1000隻以上。此外,有時也捕獵中小型鳥類、青蛙和較大的昆蟲等,偶爾也能象鶚一樣捕魚。捕獵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同時發出尖勵的叫聲,使獵物陷於極度恐怖之中,束手就擒。
叫聲:尖厲刺耳的叫聲wheech或se-rak;也作高聲的ke ke ke ke ke叫。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道爾、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白俄羅斯、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玻利維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巴西、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高棉、喀麥隆、加拿大、維德角、開曼群島、中非共和國、查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爾維納斯群島、斐濟、法國、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瓜德羅普、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宏都拉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約旦、肯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摩爾多瓦;摩納哥、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尼加拉瓜、尼日、奈及利亞、紐埃、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拉圭、秘魯、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馬利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偶入:塞席爾。
旅鳥愛沙尼亞、芬蘭、紐西蘭、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
倉鴞分布圖倉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每年繁殖2次,第一次從3月到6月初,第2次從9月到12月。通常喜歡在建築物上營巢,無論是房頂天花板上、牆壁洞中、小倉房和貯糧的小屋空隙等處均可營巢,有時也營巢於樹洞或岩壁洞中。巢甚簡陋,僅在其中鋪墊一些枯草即可。每窩產卵2-7枚。卵為白色,表面光滑無斑。雌鳥孵卵。孵化期為32-34天。親鳥共同育雛。雛鳥全身都長滿白色的絨羽,9-12周后離巢。

亞種分化

倉鴞(3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Tyto alba affinis
Blyth, 1862
2
Tyto alba alba
Scopoli, 1769
3
Tyto alba bargei
Hartert, 1892
4
Tyto alba bondi
Parkes & A. R. Phillips, 1978
5
Tyto alba contempta
Hartert, 1898
6
Tyto alba crassirostris
Mayr, 1935
7
Tyto alba delicatula
Gould, 1837
8
Tyto alba deroepstorffi
Hume, 1875
9
Tyto alba detorta
Hartert, 1913
10
Tyto alba erlangeri
W. L. Sclater, 1921
11
Tyto alba ernesti
O. Kleinschmidt, 1901
12
Tyto alba furcata
Temminck, 1827
13
Tyto alba gracilirostris
Hartert, 1905
14
Tyto alba guatemalae
Ridgway, 1874
15
Tyto alba guttata
C. L. Brehm, 1831
16
Tyto alba hellmayri
Griscom & Greenway, 1937
17
倉鴞英國亞種
Tytoalbahypermetra
Grote, 1928
18
Tyto alba interposita
Pelzeln, 1872
19
Tyto alba javanica
Gmelin, 1788
20
倉鴞萊坎那亞種
Tytoalbalucayana
Riley, 1913
21
Tyto alba meek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22
倉鴞多米尼加亞種
Tytoalbanigrescens
Lawrence, 1878
23
Tyto alba niveicauda
Parkes & A. R. Phillips, 1978
24
Tyto alba poensis
Fraser, 1843
25
Tyto alba pratincola
Bonaparte, 1838
26
Tyto alba punctatissima
G. R. Gray, 1839
27
Tyto alba schmitzi
Hartert, 1900
28
Tyto alba stertens
Hartert, 1929
29
倉鴞安德列斯亞種
Tytoalbasubandeana
L. Kelso, 1938
30
Tyto alba sumbaensis
Hartert, 1897
31
Tyto alba thomensis
Hartlaub, 1852
32
Tyto alba tuidara
J. E. Gray, 1829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