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蜈蚣橋

修文蜈蚣橋

蜈蚣橋,又名龍源橋,位於修文縣城西10公里處蜈蚣坡。南北向,橫跨花橋河,系古代龍場驛(今修文)至六廣驛(今六廣)之重要津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蜈蚣橋
  • 地理位置: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別名:龍源橋
簡介,歷史故事,建造特點,建橋歷史,周邊古蹟,周邊特產,地圖信息,

簡介

蜈蚣橋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為奢香夫人所建。奢香被貴州都指揮使馬曄藉故鞭笞後,忍辱負重,馳赴京師,向朱元璋告發馬曄。朱元璋為安定西南邊疆,忍痛處理了馬曄,便問奢香何以為報。奢香表示,願開山鑿石,辟結中原驛道。回到貴州,開闢龍場九驛,修建水西石橋。其中,蜈蚣橋位居十橋之首。
橋建成後,歷經多次維修、重建。據鐫於正德六年(1511年)的《建十橋碑記》記載,蜈蚣、秀水、麥稼等“水西十橋”,乃貴州宣慰使安氏父子為之。“自成化己丑始事,至丙午迄功,歷世以三。”所謂“歷世以三”,即從成化五年(1469年)至二十二年(1486年)的17年間,經歷安觀、安貴榮、安佐三任宣慰使。到萬曆年間,安國亨又重修水西十橋,並將蜈蚣橋改稱“龍源橋”。據鐫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重修十橋碑記》記載,蜈蚣橋因“六廣之役”毀於兵燹,萬曆十九年(1591年)二月重建,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落成。
現存之蜈蚣橋即龍源橋為三孔石拱橋,長64米,寬11米,高9米。兩側建有石欄,欄板20塊,透雕雲雷紋;望柱22根,圓雕石獅子。

歷史故事

相傳一天晚上,野馬踐踏麥子,地主差人追趕,追至橋頭,馬變成獅,蹲坐於橋欄望柱上。次日,又派家丁擊打橋上石獅,故今石獅殘缺不全。
蜈蚣橋改稱“龍源橋”,實與安國亨有關。安國亨於隆慶年間在修文陽明洞題刻“陽明先生遺愛處”摩崖,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水西大渡河橋撰寫《水西大渡河建石橋記》,均署“龍源安國亨”。安國亨因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向朝廷奉獻大木有功,被封為舍人,賜官帶,行宣慰使事。隆慶二年(1568年)以擅兵仇殺被革。萬曆九年(1581年)復出。在任期間,鼓勵開墾,勸以農桑,察看貧者,賦予牛具種子,頗得民心。對於修橋鋪路,更是樂此不疲,其主持修建的龍源橋和支持修建的水西大渡河橋,對研究明代古驛道、水道及橋樑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省政府於1982年2月將蜈蚣橋和水西大渡河橋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特點

蜈蚣橋為三孔石拱橋,橋身基本完好。橋面長40米,寬10米,高9米,孔高8米,孔距7米,橋身採用很大的方墩石修砌,榫鉚結構,每石精工細鏨,灰縫如線,整橋猶如一塊巨石,經人精心雕琢後安放在花橋河上。橋面用規則石板鋪就,數百年經行人、牲畜踩踏,仍然平整如初。建橋所用石料,均采自距橋1500餘米的花塔山上,在工程浩大、,耗料之多,運輸艱難的情況下,把橋建得這樣堅實精緻,實屬罕見,五百多年來,此橋屢遭洪水衝擊,至今安然無恙,顯示了貴州各兄弟民族的聰慧和力量。
在橋孔的頂部各有一倒垂的石鼻,中有一杯口大穿孔,中孔石鼻是當年建橋時懸掛折龍劍的地方。傳說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大雨滂沱,洪水洶湧,眼看就要把橋身衝垮,這時忽見橋下劍光閃爍,照得河兩岸如同白晝,在離橋上遊了一里多的河面,一條黑色蛟龍正向橋下游來,當它看到斬龍劍寒光閃耀,立即掉頭逃遁,剛一回頭,龍頭便觸岸邊山麓,頓時一聲巨響,崖壁飛升千尺,崖下形成深十餘丈,寬長百餘丈的深潭,名“回龍潭”又名“黑龍潭”。霎時蛟龍不知去向,洪水隨之消退,斬龍劍也不翼而飛。現回龍潭碧波幽幽,清澈微激,與天生橋連線在一起,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橋的其餘兩孔懸掛鐘,水將滿橋孔,鐘會發出響聲,警示人們這時過橋危險。但不知何時脫落。1988年6月, 村民趙連才在河裡洗澡發現一黑色半圓形鐵器,拿回家給父親趙炳榮看,趙老一看是蜈蚣橋下懸掛的鐘,便把它保存好,2001年7 月交給了縣文物管理所,現存於縣文管所。
橋面兩側各豎有23根方形望柱,柱間鑲有22塊長方形透雕與浮雕相結合的波浪紋、雲紋石欄板,兩橋頭和中間望柱上部各雕刻有一隻形態生動,頑皮活潑的老虎。為什麼不雕刻獅子而雕刻虎呢?這是因為安氏為彝族,經查,彝族的祖先圖騰崇拜物是虎,蜈蚣橋始建,重建、維修均為安氏世代所作,所以便把虎的形象雕刻置於此橋上。橋的北面豎有並列石碑二塊,其左為明正德六年(1511)賜進士翰林院周文撰書《建十橋記》碑。右為萬曆二十二年夏(1594)翰林庶吉士李陳撰寫《重修十橋記》碑。

建橋歷史

據清道光《貴陽府志》載。“蜈蚣橋,在(修文)城北三十里,水西安氏建,昔為驛道,石工精緻。上有雨花寺,明學士楊某建,有碑”,民國《修文縣誌》載,“縣境內橋工堅緻以蜈蚣橋為最,橋在縣西北二十里花塔山麓天生橋下,明正德時水西安氏建,……,堅實細緻,為縣橋之冠。”《建十橋記》碑文中記有“宣慰使以石為之橋,基密堅實,逾於實地。橋有十:曰蜈蚣、曰秀水、曰麥稼等,皆先宣慰為之”。《重修十橋記》碑文中記有“龍源一橋,尤當咽喉,工尤不易。......。規模壯麗,當霞飛天外,雲橫水心,若大虹貫天,大虹壓海,庶幾近之,是役也。無論費之詎萬計,而心力拮据,殆不可殫述”。在此碑的右側另刻有字4行,每行依次為14字、15字、16字、15字,每字徑約4厘米。據民國《修文縣誌》載,“其碑之右面,側輪,刻有苗文四行,計60字,尚未有人譯釋,其筆畫似篆而非篆,又與仲家之水書不類。
大致源出於篆,而轉輾滋誤,遂以訛傳訛歟,茲摹拓原碑另附於金石志中”。金石志部分在解放初時未以付印,後已遺失,不知原拓字樣。當時修志人員未加考證,便根據字的書寫變化猜測某字為漢字某字,實為錯矣。1956年7月, 我縣姚明槐同志因公到六廣辦事,沿古驛道步行三人墳、蜈蚣橋、沙坡到六廣,走到蜈蚣橋休息時,見碑上文字,便抄錄保存下來,其中摹書的所謂苗文於1994年轉交縣誌辦朱五義同志,朱五義又轉交筆者,經查閱資料和多方了解,證實為彝文。1998年經貴州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陳世軍教授譯成漢語,得知彝文碑所記載的內容,彝文碑原文和譯文如下:
蜈蚣橋是五月開始動工修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則溪之間的交通運輸困難,為修此橋數百匹馬反覆地馱運,看見官家過來大家就趕快避讓。安貴榮曾經到此地來視察並訓過話,要求在橋的兩邊石欄板上要刻上波浪紋,橋上雕刻的六隻老虎要用六種顏色來繪上,使其閃閃發亮,所發的這些令都要刻記下來,安觀已經六十多歲,不可能再親自來巡視了。 丙申年正月初六吉日立
丙申年是指萬曆二十四年(1596),從此碑文所刻時間來看,《重修十橋記》碑豎於1594年,此彝文刻在重修十橋記碑右側輪,時間是1596年,彝文晚刻兩年,說明此彝文是後人根據回憶補刻上去的,所記錄的事是指成化、正德年間安觀和安貴榮建橋之事,並不是記錄萬曆年間重建十橋之事。

周邊古蹟

在距北面橋頭100米處,建有雨花寺, 道光《貴陽府志》載,“雨花寺在蜈蚣橋,去縣三十里,舊名雨花庵,明時建,清康熙八年( 1669) 僧剖石改建, 乾隆四十年(1755)僧昌明補修,嘉慶十一年(1806)僧昌鏡改修。”據當地老人介紹,祖輩給他們講在明初為雨花庵時,所住是女尼,奢香夫人從貴陽至大方往返,途中經常住宿雨花庵,女尼們特意準備一間房間,收拾整齊打掃乾淨供奢香住宿,奢香把這裡作為臨時行宮。後改建的雨花寺是修文最大的寺廟之一,為三重殿,每重均為五間,前殿朝門明次三間為通道,東面梢間為龍王廟,西面梢間為土地廟。中殿即觀音殿、明間供奉觀音菩薩塑像,兩次間為通道,東面梢間是舂米的碓房,西面梢間是備用柴火的柴房。觀音殿後左右兩側各為三間禪房。後殿即大佛殿,明間供奉釋迦牟尼塑像,兩次間供十八羅漢,東西兩梢間為膳房。雨花寺長約70米,寬約30米,面積二千多平方米。當時是“朝佛者濟濟,游觀者林林”。在蜈蚣橋附近有不少田土為雨花寺廟產。可惜朝門於1951年被拆毀,大佛殿1966年被縣財政局拆用木料,觀音殿於1992年被村里拆來建學校,所存西廂禪房三間,大佛殿遺存的幾個柱礎有一米直徑,可想像雨花寺當年廟貌巍峨、規模宏壯、堅固輝煌。
橋頭上西面有一井,名桃花井,據《黔書》記載,“習安城東北隅一井,名雙井,上有石欄,居人汲左以炊則色紅,汲右炊則色白。又習安有胭脂井,炊稻飯成桃花色,鮮妍可愛。”民國《修文縣誌》載。“不獨習安然也,本邑西區蜈蚣橋右側有雨花寺,寺之右有水曰桃花井,其水平時無變異,惟天將雨則炊飯成桃花色,歷年不爽,間有早膳所余之飯,留存箕甑,午間天變,飯亦燦然嫩紅矣。是一水而兼紅白二色,與習安之井似同而稍異,尚待於博物家之考究”。現已無此現象出現,是否生態環境被破壞或受污染不得而知,但當地村民用此水釀酒,香醇可口,稱為桃花酒,還遠銷外地。用此井水磨豆腐做豆腐乾賣,產量高,品質好,口感獨特,銷售到修文乃至貴陽,深受市民的喜愛,說明釀酒和磨豆腐與這口井井水水質好有很大關係。

周邊特產

蜈蚣橋一帶還有一特產水果--酥李,因其酥脆香甜,味似蜂蜜,人稱“蜜李”。原雨花庵女尼們把它作為供果。據傳有一年奢香夫人到雨花庵,正值李子成熟,女尼們用酥李招待奢香,奢香吃後連聲叫好,便叫女尼們給她摘了一筐帶到貴陽給其他官員品嘗。以後每年酥李成熟,奢香都要到雨花庵去嘗一下新鮮李子,或派人到娛蚣橋摘酥李帶到貴陽。蜈蚣橋和附近村民把酥李作為一個產業發展,種植以酥李為主的經果林數千畝,李子經過精心包裝後,銷售到修文、貴陽。經果林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並為旅遊開發帶來了契機,每年春天,滿山遍野李花開放,一片白色,似雪籠萬頃,許多人到這裡來採風,拍照,寫生。夏天,遍坡漫野李子成熟,一片金黃,又如黃金灑地,人們又到這裡來採摘李子,體驗田野生活豐富生活情趣。

地圖信息

地址:貴陽市修文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