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三句從人類認識事物的角度,提出了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的矛盾的對立關係,是善者、聖人(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立言、立學、求知的準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言不美
  • 發音::xìnyánbùměi
  •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 其他: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簡介,釋義,出處,內容,歷史,詳細信息,解釋,相關,

簡介

成語:信言不美
發音:xìnyánbùměi

釋義

信:真實。美:美妙,漂亮。真實的話未經加工,所以不美妙動聽。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常接於"美言不信".

出處

《信言不美》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像老子像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內容

第 八十一章: ”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這裡老子將“為”和 “不爭”區別開來了。聯繫上文,“為”是指“聖人無積, 既以為人” 和“既以與人”。“既以為人”是說一切為了他人,“既以與人” 是說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給予他人。聖人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不爭”的。應當說, “為”就包含著“鬥爭”的意思, 包括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 但聖人的這種“斗”, 都是為了無私奉獻於他人特別是人民。所以他“不爭”的是個人的名利地位。綜上所述, 老子所說的“不爭”除了第三章講的防止和反對世俗賢人爭名位和第七十三章講的“天之道不爭”之外, 皆是指在名利地位面前, 要謙下、發揚高風格、不與人爭名、不與民爭利, 相反還應當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於他人特別是人民。

歷史

老子的“道德經”洋洋五千餘言,今天看來通篇是哲學,處處辯證法,語言似詩歌,用字修辭至精至妙,既有深奧的邏輯,也有淺顯的比喻,既有大量直白的格言,也有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妙語。我在細讀這章文字前就認為,老子絕不會用泛泛之言、平平之句來為“道德經”結尾的。

詳細信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三句從人類認識事物的角度,提出了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的矛盾的對立關係,是善者、聖人(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立言、立學、求知的準則。“信言”是誠實可信的言說。“美言”是表面華美、刻意修飾的言說。這一句是對“上善若水”一章中“言善信”一句的進一步詮釋,是說誠實可信的言說表面是不華美的,誠實可信的言說不需要追求表面的華美。上善之人的言說表現出的是樸實無華,追求的是誠實可信。“善者”(有的版本為“善言”)即可以理解為上善之人,也可以理解為善於言說的人。“辯”是辯解或狡辯的意思。善者的言說因為是誠實可信的,所以不需要辯解,而言說狡辯的人就不是善者,或是還不善於言說的人。“知者”可以理解為有真知灼見的人,也可以理解為有精深知識、有技能絕活的人。“博”是廣博的意思。這一句就是說有真知灼見的人不是知識廣博的人,而僅有知識廣博的人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積”是積聚、積藏的意思。“為”和“與”是幫助和給與的意思,理解了這三個字也就理解了這句話。聖人不積聚不積藏,他儘自己的所能幫助別人,而自己會覺得更加充實,他儘自己的所有給與別人,而自己反而更加富足。“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是自然的規律,“人之道”是人間的法則。“利而不害”是有利而無害,“為而不爭”是付與而不爭奪。

解釋

這一章前三句可以說是人類在認識事物方面的行為準則,老子用辯證的方法論述了人類在言說和學問領域立言、立學、求知的規範。第一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2500年後的今天來看也是無可爭辯的真理。它告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文字,都不要追求浮華美麗的言辭,要用樸實無華、自然流暢、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原本意思的言辭。而對於表面浮華美麗的言辭和文字,要認清言者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美言所誤導。“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是上一句的延伸。上善之人立言樸實無華,言必真實,就沒有辯解的必要。而那些善辯之人,因為要掩蓋不真實的本意,故要用華美矯飾的言說來辯解,他們的本意是欺瞞,是不善的。當今一些誇大其實的廣告,要掩蓋其不實的功用和服務,用漂亮的言辭,精美的畫面,來掩蓋虛假的真相,他們都是欺騙,都存有不善,是美言不信和辯者不善的現實寫照。“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知與博的對立關係,套用於今天仍然是真知的格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學科的分支越來越多,學問的前沿越來越細化深化,只求博學即可發明創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必須有更加專深的學問才能適應社會、科技和文化的發展,才能叫真正掌握對社會有用的學問專長。這就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現實意義。但任何事物間的對立都不是絕對的,都不能把它們絕對化。要充分認識老子提出的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的對立性,但千萬不能把它們完全的對立起來,因為沒有絕對的對立。在這一句上,就有很大的片面性,我們還要從知與博的統一性方面來認識。要認識到博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知的基礎,真正的真知灼見除了必須有精深的學問研究以外,博學也是做精深學問人的賴以進行精深研究的基礎,由博入精,先博後精的學問家是普遍存在的。對教育而言,基礎的教育就是要求博不求精,而專業的教育就是要舍博求精。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的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偉大博愛的表現。再與紅樓夢中“好了歌”唱出的“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結合起來思考,就應該能真正理解和樹立上善之人的偉大價值觀了。要理解文中的“既”字的含義,是盡和全部的意思,就是說這種“為”和“與”是盡其所能和儘其所有的。
最後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我在“上善若水新解”一文中已經詳細地談了體會,故不再多述了。老子在道德經全篇的結束之句重提“為”“利”與“不爭”的命題,是再一次強調上善之人時刻不要忘記的這一人生諍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相關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就是信實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為本。有道者言語質樸簡約。其文風既不像表現情感的詩詞歌賦,更不像獵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虛華美言,也能傳世以揚名,邀寵以獲利,但不能啟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風質樸無華,絕無“美言”媚世之病。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此處的“善”,不指狹義的“仁善”,而是有道之上善。有道者的“理論”風格是徹底的實事求是,必合於“大道至簡至易”,其宗旨是知行合一,方有效驗。因此不會搞繁瑣哲學,更不會玩弄詭辯的概念遊戲以惑人 取勝。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裡的“知”指覺悟了的宇宙-生命真相,可稱真知。“博”則是博學,指書本學問的廣泛,也包括修煉理法的博雜。修道是化繁為簡、萬法歸一的實修實證,而非求博學,因此最忌理障雜陳,使心不專。而有道明師的啟示形式,也是一理貫串,方可通達人心,不會顯示博學,喧賓奪主 、橫生枝節。老子的“學說”形式之實質,就是始終不離於“道”性的無為大法、最上乘法、頓悟漸修之法、全方位高層次養生大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