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策略·方法·技巧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策略·方法·技巧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策略·方法·技巧》是2004 年1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甄鐳。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策略·方法·技巧
  • 作者:甄鐳
  • ISBN:7505392484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 年1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過程中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第一部分著重討論升級與整合項目的策略和管理;第二部分是本書的重點,逐一討論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各種技術問題:第三部分通過三個實例,加深讀者的理解和實際套用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規劃和實施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項目的項目經理、程式設計師的參考用書,也是廣大軟體設計者不可多得的學習參考資料。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對信息系統的理解 2
1.1.1 對信息系統理解的偏差可能導致的問題 2
1.1.2 信息系統的定義 4
1.1.3 “不能”與“能”——信息系統的作用 5
1.1.4 信息系統的組成 6
1.1.5 組織中信息系統發展的一般過程 8
1.2 信息系統發展變化的動因 10
1.2.1 組織業務目標的變化與業務過程的重組 10
1.2.2 組織生存環境的變化 11
1.2.3 信息化需求的發展變化 13
1.2.4 信息技術的發展 14
1.2.5 用戶對信息資源挖掘、整合與利用的潛在要求 16
1.2.6 原信息系統的不足 16
1.3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目的、內容與特點 16
1.3.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目的 17
1.3.2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內容 19
1.3.3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特點 19
1.3.4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方法——再工程 21
1.4 導致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失敗的因素 24
.1.4.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失敗的表現 24
1.4.2 導致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失敗的因素 26
1.5 應對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策略 32
1.5.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成功需要長期的策略 32
1.5.2 信息系統使用者的長期策略 34
1.5.3 開發商應對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策略 37
1.5.4 實施過程的策略 38
1.6 本章總結 39
第2章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過程與管理 41
2.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一般過程 42
2.2 與系統相關的制度變化 43
2.2.1 業務過程制度化 43
2.2.2 控制與安全設計 44
2.2.3 人員和崗位設計 44
2.2.4 培訓 44
2.2.5 企業文化的變化 45
2.3 質量管理過程 46
2.3.1 質量管理的組織結構 47
2.3.2 質量保證 47
2.3.3 配置管理 48
2.3.4 項目跟蹤和監督 50
2.4 信息系統實施過程 52
2.4.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目標和範圍確定 52
2.4.2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的風險管理 54
2.4.3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計畫的制定 58
2.4.4 關鍵技術試驗 65
2.5 實施過程完成後的工作 67
2.5.1 項目總結 67
2.5.2 從系統實施組織向系統維護組織的過渡 68
2.5.3 系統運行維護的質量保證過程 68
2.5.4 定期的溝通與交流 69
2.6 項目的組織結構 69
2.6.1 組織結構的構成原則 69
2.6.2 組織結構 69
2.6.3 項目組的構成 70
2.7 本章總結 71
第3章 原有系統分析 72
3.1 逆向工程 73
3.2 資料收集 76
3.2.1 資料收集的工作產品 76
3.2.2 資料來源 78
3.2.3 資料來源與工作產品間的關係 79
3.2.4 資料的驗證 79
3.3 分析的工作產品 80
3.4 分析方法 81
3.4.1 用例分析 81
3.4.2 業務模型分析 83
3.4.3 概念模型分析 83
3.4.4 軟體結構分析 84
3.5 實例——商品房銷售系統 84
3.5.1 系統背景 85
3.5.2 資料的收集 85
3.5.3 獲得系統用例模型 90
3.5.4 獲得商品房銷售業務模型 92
3.5.5 概念模型分析 93
3.5.6 軟體結構分析 94
3.6 本章總結 96
第4章 業務模型與軟體需求分析 97
4.1 軟體開發中需求的層次 98
4.2 業務模型 99
4.2.1 業務模型的作用 99
4.2.2 業務模型的內容 100
4.2.3 現狀模型與目標模型 102
4.2.4 業務模型建立方法簡介 104
4.2.5 業務參考模型簡介 105
4.3 業務過程設計與軟體需求 106
4.4 互動設計與軟體需求 110
4.5 分析模式 112
4.5.1 分析模式的作用 113
4.5.2 分析模式的結構 114
4.5.3 分析模式示例 115
4.5.4 分析模式在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作用 117
4.6 如何保證需求工作的質量 117
4.6.1 合理的需求工作團隊 117
4.6.2 建立抽象的模型 118
4.6.3 提高需求文檔的可用性 118
4.7 本章總結 119
第5章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軟體設計 120
5.1 軟體設計概述 121
5.1.1 軟體設計的任務 121
5.1.2 結構化設計與面向對象設計 122
5.1.3 系統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之間的關係 123
5.1.4 軟體系統升級與整合的設計 123
5.2 概要設計 125
5.2.1 概要設計的任務 125
5.2.2 概要設計的前提 125
5.2.3 概要設計的輸入 126
5.2.4 概要設計流程 126
5.2.5 概要設計的輸出 128
5.2.6 軟體體系結構的選擇 128
5.2.7 概要設計需要解決的升級與整合問題 130
5.3 詳細設計 134
5.3.1 詳細設計的任務 134
5.3.2 詳細設計的前提 134
5.3.3 詳細設計輸入 134
5.3.4 詳細設計流程 134
5.3.5 詳細設計的輸出 136
5.3.6 代碼的重構 136
5.4 設計實例 136
5.4.1 系統的目標和需求概述 136
5.4.2 概要設計 137
5.4.3 詳細設計 144
5.5 本章總結 147
第6章 設計模式在軟體系統再工程中的套用 148
6.1 為什麼要採用設計模式 149
6.2 設計模式概述 150
6.2.1 創建型模式 150
6.2.2 結構型模式 152
6.2.3 行為模式 154
6.3 適配器(adapter) 157
6.3.1 問題的提出 157
6.3.2 意圖 157
6.3.3 結構 157
6.3.4 在軟體升級與整合中的套用 158
6.4 橋接(bridge) 163
6.4.1 問題的提出 163
6.4.2 意圖 163
6.4.3 結構 164
6.4.4 在軟體升級與整合中的套用 165
6.4.5 與適配器模式的區別 167
6.4.6 與其他設計模式的結合 168
6.5 外觀(facade) 169
6.5.1 問題的提出 169
6.5.2 意圖 169
6.5.3 結構 170
6.5.4 在軟體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套用 171
6.6 mediator(中介者)模式 172
6.6.1 問題的提出 172
6.6.2 意圖 173
6.6.3 結構 173
6.6.4 在軟體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套用 176
6.7 策略模式 177
6.7.1 問題的提出 177
6.7.2 意圖 177
6.7.3 結構 177
6.7.4 實例 178
6.7.5 用途 179
6.8 本章總結 179
第7章 軟體升級與整合的設計模式語言 180
7.1 概述 181
7.2 組態與元資料庫 182
7.2.1 問題的提出 182
7.2.2 意圖 183
7.2.3 結構 183
7.2.4 實例 184
7.2.5 套用 184
7.2.6 使用效果 185
7.3 數據代理 185
7.3.1 問題的提出 185
7.3.2 意圖 185
7.3.3 結構 186
7.3.4 相關模式 188
7.3.5 用途 188
7.3.6 套用效果 189
7.4 通訊代理 189
7.4.1 問題的提出 189
7.4.2 意圖 189
7.4.3 結構 190
7.4.4 相關模式 191
7.4.5 實例 191
7.4.6 用途 194
7.5 事件代理 194
7.5.1 問題的提出 194
7.5.2 意圖 195
7.5.3 結構 195
7.5.4 相關模式 196
7.5.5 實例 197
7.5.6 用途 200
7.5.7 使用效果 201
7.6 瘦客戶端 201
7.6.1 問題的提出 201
7.6.2 意圖 202
7.6.3 結構 202
7.6.4 實例 202
7.6.5 用途 203
7.6.6 使用效果 203
7.7 批處理 204
7.7.1 問題的提出 204
7.7.2 意圖 204
7.7.3 結構 204
7.7.4 實例 206
7.7.5 用途 208
7.7.6 使用效果 209
7.8 模式語言使用實例——多數據源數據採集 209
7.8.1 數據採集系統的目的 209
7.8.2 系統的結構 210
7.8.3 顯示組件 212
7.8.4 遠程數據採集服務 214
7.8.5 組態軟體和組態資料庫 214
7.8.6 小結 215
7.9 本章總結 215
第8章 軟體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技術 217
8.1 資料庫訪問技術 218
8.1.1 資料庫訪問技術回顧 218
8.1.2 ole db與ado.net220
8.1.3 對資料庫訪問技術進行升級的方法 222
8.2 xml相關技術 225
8.2.1 xml概述 225
8.2.2 xml的套用範圍 228
8.2.3 xml技術套用 230
8.3 軟體開發運行環境 234
8.3.1 corba 234
8.3.2 java套用構件平台 237
8.3.3 .net平台 240
8.4 web services 243
8.4.1 web services的定義 243
8.4.2 web services的結構 244
8.4.3 web services的相關協定與標準 245
8.4.4 web services在軟體整合中的套用 247
8.5 工作流技術 247
8.5.1 工作流簡介 248
8.5.2 工作流軟體的功能 249
8.5.3 結構 250
8.5.4 關鍵技術 251
8.5.5 工作流相關的規範 252
8.6 本章總結 253
第9章 套用軟體系統的擴充與整合方案 254
9.1 c/s系統向b/s系統的移植 255
9.1.1 向b/s結構移植的必要性 255
9.1.2 c/s向b/s移植的需求 256
9.1.3 解決方案 258
9.1.4 遷移步驟 259
9.1.5 套用實例 261
9.2 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261
9.2.1 目標 261
9.2.2 原有系統結構 261
9.2.3 要點 261
9.2.4 解決方案 263
9.2.5 實施過程 263
9.2.6 套用實例 265
9.3 生產過程數據的集成 265
9.3.1 目標 265
9.3.2 原有系統結構 265
9.3.3 要點 265
9.3.4 解決方案 266
9.3.5 實施過程 268
9.3.6 實例 268
9.4 套用系統的集成 270
9.4.1 目標 270
9.4.2 原系統結構 270
9.4.3 要點 270
9.4.4 解決方案 271
9.4.5 實施步驟 273
9.4.6 實例 274
9.5 與ms office的集成 274
9.5.1 目標 274
9.5.2 要點 274
9.5.3 ms office提供的幾種功能擴展的形式 275
9.5.4 解決方案 275
9.5.5 套用實例 276
9.6 文檔資料庫的集成 277
9.6.1 目標 277
9.6.2 文檔資料庫概述 277
9.6.3 要點 278
9.6.4 解決方案 278
9.7 本章總結 279
第10章 數據的整合與資料庫的再設計 281
10.1 資料庫設計概述 282
10.1.1 實體關係模型 282
10.1.2 規範化的資料庫設計 283
10.2 數據模型設計的方法 284
10.2.1 發現實體 285
10.2.2 確定聯繫 286
10.2.3 實體屬性的確定 286
10.2.4 確保資料庫設計的規範化 286
10.3 實體間的基本關係 287
10.3.1 一對一關係 287
10.3.2 一對多關係 288
10.3.3 多對多關係 289
10.3.4 遞歸關係 289
10.3.5 多元關係 290
10.3.6 繼承關係 291
10.4 有業務含義的數據模型示例 291
10.4.1 部分-整體關係 292
10.4.2 從屬關係 292
10.4.3 動態實體 293
10.4.4 多種分類方式 293
10.4.5 過濾 293
10.5 數據模型擴充與整合中的常見的幾種情況 293
10.5.1 基礎實體從屬關係的擴展 293
10.5.2 “一對多”關係變為“多對多”關係 301
10.5.3 實體屬性(或“一對一”關係)變為“一對多” 關係 305
10.5.4 從現有數據模型中產生“泛化”實體 309
10.6 信息編碼的整合 311
10.6.1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中的編碼問題 312
10.6.2 信息編碼方法的類型 312
10.6.3 信息編碼原則 314
10.6.4 信息編碼整合的實施 315
10.6.5 編碼整合時應注意的問題 315
10.7 本章總結 316
第11章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升級與整合 317
11.1 資料庫升級與整合過程的幾種情況 318
11.1.1 資料庫管理系統升級 318
11.1.2 資料庫管理系統遷移 318
11.1.3 資料庫管理系統集成 318
11.1.4 數據模型改變與數據整合 319
11.1.5 綜合情況 319
11.2 資料庫升級與整合的一般過程 319
11.2.1 目標 319
11.2.2 實施過程 320
11.2.3 數據遷移的一般步驟 321
11.2.4 結果 323
11.3 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概述 323
11.3.1 什麼是關係資料庫 323
11.3.2 關係資料庫中常見的概念 324
11.3.3 關係資料庫的相關標準簡介 325
11.3.4 常見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比較 327
11.4 異種資料庫遷移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329
11.4.1 sql語法 329
11.4.2 存儲過程 330
11.4.3 連線 330
11.4.4 數據類型 330
11.5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遷移和升級實例 330
11.5.1 移植實用程式(migration utility) 331
11.5.2 oracle數據移植助理(oracle data migration assistant) 332
11.5.3 導入/導出工具(export/import) 333
11.5.4 sql*loader工具 333
11.5.5 sql*plus copy 命令 334
11.5.6 使用第三方工具 334
11.6 本章總結 334
第12章 安全系統的升級與整合 335
12.1 信息系統安全的特徵和內容 336
12.1.1 信息系統安全的特徵 336
12.1.2 信息系統安全的內容 337
12.1.3 安全體系結構 337
12.2 套用系統的安全模型 338
12.2.1 許可權模式 339
12.2.2 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模式 340
12.2.3 基於安全級別的控制模式 342
12.2.4 安全模型的實現 342
12.3 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過程中與安全有關的問題 343
12.3.1 原有系統沒有安全性的考慮 343
12.3.2 原有子系統有各自的安全管理模式 344
12.3.3 原有許可權系統與套用軟體系統耦合在一起 344
12.3.4 原有系統的安全管理存在設計缺陷 344
12.4 安全系統的再設計與實現 344
12.4.1 安全驗證對象的加入 344
12.4.2 禁止業務模組中的安全服務功能 347
12.4.3 子系統安全服務的整合 349
12.5 本章總結 350
第13章 可能用到的技巧 351
13.1 資料庫相關 352
13.1.1 windows 2000下配置rds服務 352
13.1.2 採用adox獲得資料庫結構 353
13.1.3 關係資料庫的二進制欄位的存取 355
13.1.4 採用ado實現圖像資料庫存取 358
13.1.5 rds的使用 360
13.2 組件相關 362
13.2.1 com addin編制 362
13.2.2 與瀏覽器集成 367
13.3 xml相關 370
13.3.1 xslt的使用 370
13.3.2 xml與dhtml結合使用 376
13.4 web編程相關 381
13.4.1 在asp.net下繪製統計圖 381
13.4.2 採用office web components繪製統計圖 382
13.4.3 採用web service實現子系統間的數據訪問 385
13.5 dom模型與檔案格式的轉換 389
13.5.1 檔案格式不統一帶來的問題 389
13.5.2 dom模型概述 389
13.6 文檔資料庫相關 390
13.6.1 通過odbc讀取關係資料庫數據 390
13.6.2 讀取文檔資料庫的信息 392
13.7 本章總結 393
第14章 案例一——從erp 擴展到電子商務 394
14.1 原有的erp系統 395
14.1.1 系統背景 395
14.1.2 系統的業務模型 395
14.1.3 系統功能結構 396
14.1.4 系統物理結構 396
14.2 erp擴展到電子商務的需求 398
14.2.1 erp無法解決的問題 399
14.2.2 企業信息系統對外擴充的需求 399
14.2.3 電子商務的作用 400
14.3 業務流程再設計 400
14.3.1 業務參考模型 401
14.3.2 原有業務過程模型分析 402
14.3.3 再設計後的業務過程模型 404
14.4 信息系統再設計 406
14.4.1 系統整體結構 406
14.4.2 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 408
14.4.3 電子商務網站與erp系統的接口 410
14.5 關鍵技術 412
14.5.1 web環境下的工作流實現 412
14.5.2 與erp系統接口的實現 414
14.6 系統實施的效果 415
14.7 本章總結 416
第15章 案例二——領導輔助決策系統 417
15.1 領導輔助決策系統概述 418
15.1.1 系統目標 418
15.1.2 系統的特點 418
15.1.3 系統主要功能 420
15.1.4 系統的性能需求 421
15.1.5 系統的關鍵技術 422
15.2 系統演化過程及分析 422
15.2.1 系統演化過程 422
15.2.2 演化過程分析 427
15.3 系統的再設計 428
15.3.1 再設計的目標 428
15.3.2 存在的問題與需求 428
15.3.3 系統的結構 428
15.4 系統的實現 430
15.4.1 最終用戶查詢界面的實現 430
15.4.2 組態軟體的實現 432
15.4.3 數據收集器的實現 433
15.4.4 決策支持算法接口 433
15.4.5 數據倉庫的設計與實施 434
15.5 系統未來的發展 434
15.6 本章小結 434
第16章 案例三——商品房銷售系統的升級與整合 436
16.1 商品房銷售系統概述 437
16.1.1 業務目標 437
16.1.2 業務特點 438
16.1.3 業務參考模型 439
16.1.4 信息系統在商品房銷售系統中起的作用 442
16.1.5 信息系統需要提供的功能 445
16.1.6 業務特點對信息系統的約束 446
16.2 原有系統的功能及存在的問題 446
16.2.1 原系統的開發背景 446
16.2.2 原系統的物理結構 446
16.2.3 原系統的軟體結構 447
16.2.4 原系統存在的缺陷 448
16.3 系統的再設計 449
16.3.1 新系統的需求 450
16.3.2 新系統的體系結構 450
16.3.3 系統數據模型的變化 451
16.4 系統的實現 454
16.4.1 表示層的實現 454
16.4.2 業務邏輯層的變化 457
16.4.3 數據訪問層的變化 458
16.5 關鍵技術 458
16.5.1 web客戶端的易用性 458
16.5.2 採用office 2000 web component顯示統計圖形 461
16.5.3 採用office 2000輸出動態文檔 462
16.6 新系統對業務流程的影響 463
16.7 系統未來的發展 464
16.7.1 結算的電子化 465
16.7.2 無線區域網路和移動終端 465
16.7.3 相關業務流程的自動化 465
16.8 本章小結 465
第17章 應對未來的挑戰 467
17.1 關注用戶的需求 468
17.1.1 海量原始數據的輸入 468
17.1.2 移動數據輸入 468
17.1.3 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詢 469
17.1.4 虛擬現實與仿真 470
17.2 關注新技術的發展 470
17.2.1 web套用 470
17.2.2 新型的人機互動技術 470
17.2.3 移動終端 471
17.2.4 新型資料庫系統 471
17.2.5 知識管理 471
17.3 採用更為科學的管理體系 472
17.4 建立更為抽象的分析與設計模式 472
17.5 本章小結 472
附錄a 參考文獻 474
附錄b 一些有用的工具 478
附錄c 一些有用的網址 4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