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簡史

信息簡史

《信息簡史》是2013年10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美] 詹姆斯·格雷克。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簡史》
  • 又名: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 作者:[美] 詹姆斯·格雷克
  • 原版名稱:The Information:A History,a Theory,a Flood
  • 譯者:高博
  • ISBN:978-7-115-33180-9 
  • 頁數:458頁
  • 定價:69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1
  • 開本:小16開
  • 字數:450千字
  • 編輯:樓偉珊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作者介紹,作品鑑賞,獲獎情況,目錄,

圖書簡介

《信息簡史》是美國詹姆斯·格雷克編著的一本圖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該書用400多頁篇幅,對“信息”的前世今生給出了總體大寫意、局部工筆的簡明描繪。
這是為信息第一次寫歷史,是一部媲美《時間簡史》和《萬物簡史》的著作。該書對於任何想了解資訊時代是如何發展而來,它又將走向何處的讀者,都將是一次極富啟示的閱讀體驗

內容簡介

人與信息遭遇的歷史由來已久,而信息的存儲、獲取、操縱和傳遞又與人們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一個“信息社會”“資訊時代”里。科普暢銷書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從這段厚重的歷史中精選出幾個關鍵片段,為讀者勾勒出信息,並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看待信息的全新框架,從而讓讀者意識到信息是定義現代社會的特徵,也是讀者理解這個時代的關鍵。
詹姆斯·格雷克筆下的這段歷史出人意料地從非洲的鼓語講起。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行動電話之前,曾用鼓聲來傳遞訊息,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後續章節進而講述了這段歷史上幾個影響深遠的關鍵事件,包括文字的發明、羅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語詞典、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與愛達·拜倫的程式、沙普兄弟的信號塔與摩爾斯電碼。
信息如洪流般淹沒了人們,使人們深陷信息焦慮、信息過載信息疲勞的困擾。但回顧歷史,這並不是件新鮮事,人們也總是能想出應對手段。無論對於信息的未來持何態度,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人類是信息的造物。
作為《混沌》、《費曼傳》、《越來越快》、《牛頓傳》等暢銷書的作者,格雷克不僅在書中細緻還原了歷史細節,通俗解釋了各種理論,還生動刻畫了幾位不為大眾所知的人物:可程式計算機先驅、超越時代的查爾斯·巴貝奇,第一位程式設計師、詩人拜倫之女愛達·拜倫,計算機科學之父、天妒英才的阿蘭·圖靈,以及全書的主人公、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
人類開始自覺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於克勞德·香農在1948年創立的資訊理論。克勞德·香農的資訊理論不僅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引發了許多學科的信息轉向,改變了人們對於諸如麥克斯韋妖、生命的編碼、模因隨機性量子資訊理論等的理解。部分科學家甚至認為,構成世界的基礎不是物質,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所說,“萬物源自比特”。藉助信息的視角,讀者看待文字、詞典、電報、電話等的發明、資訊時代以及信息泛濫、信息過載的方式將大不相同。百萬級銷量科普暢銷書作家詹姆斯·格雷克歷經七年完成《信息簡史》一書,帶來一段人類與信息遭遇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告訴讀者如何在資訊時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

作者介紹

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生於1954年,本科畢業於哈佛學院,曾長期在《紐約時報》擔任記者和編輯,並多年為《時代》周刊撰寫技術專欄。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開創新科學》入圍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茲獎的決賽,並成為暢銷書,使得“混沌”、“蝴蝶效應”的說法家喻戶曉,現已銷售超過百萬冊。其後他又陸續出版了《費曼傳:1000年才出一個的科學鬼才》(1992)、《越來越快:飛奔的時代飛奔的一切》(1999)、《牛頓傳》(2003)等書,相繼被翻譯成了二十多種語言。
他是最早一批投入Internet創業熱潮的人。1993年11月,他與合作者聯合推出了Pipeline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率先提供了用戶友好的圖形界面。十四個月後,Pipeline以一千萬美元股票的價格出售。

作品鑑賞

《信息簡史》原書的題目是“The Information:A History,a Theory,a Flood”,可以譯為《信息:歷史、理論和洪流》。
《信息簡史》的作者是詹姆斯·格雷克(通常譯為“格萊克”)。他在1987年就寫出了名著《混沌:開創新科學》。格雷克不愧是記者出身,不管多艱深的內容,用他的生花妙筆來記敘,就不同凡響。
在中國的情報學界,對於information science究竟譯為“情報學”還是“信息科學”為好,一直存在著爭論。該書告訴讀者,托馬斯·埃利奧特爵士在16世紀寫道:“現在intelligence作為一個文雅的說法,用來表示通過相互交換信件或口信達成協定或約定。”到了20世紀前期,一些工程師,尤其是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開始使用information一詞。後來,“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也採用這個詞。也就是說,intelligence(情報)與information(信息)是前後承繼的,不是相互對立的。這一史實對於中國情報學界是有教益的。
又如,該書第13頁說:有些歐洲人言必稱“土著思維”,以為非洲人“原始”落後,結果卻發現,非洲的鼓聲傳訊系統的傳訊速度,比世界上最好的信使騎著最快的駿馬在最好的道路上通過驛站層層接力還要快。
該書告訴讀者:美國文學家、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與英國數學家、差分機的設計者巴貝奇在倫敦見過面;巴貝奇與詩人拜倫的女兒、堪稱世界上最早的編程大師的愛達有著多年富有成效的科學合作;英國數學家、文學家劉易斯·卡羅爾在1868年設計過一種“電報密碼”和一個“訊息字母表”,使用時根據收發雙方約定並記在腦子裡的一個單詞密鑰進行變位加密,這就與巴貝奇走到一起去了(不管他倆是否見過面),因為巴貝奇是當時最傑出的密碼分析者;香農曾經應聘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萬內瓦爾·布希(他也是情報學公認先驅之一)的助手,後來,他也是在布希建議下,從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氣工程系轉到了數學系,為資訊理論的誕生作出了巨大貢獻;大爆炸理論創立者、物理學家伽莫夫曾給創立了DNA三螺旋模型的沃森克里克寫信,探討生命科學裡的編碼問題……該書收集的各類名人軼事、有趣史實比比皆是,是該書一大亮點。
人類文明的三大支柱是材料(物質)、能量與信息。在科學家們最熱衷於研究材料(用力學手段)的時代,唯物主義(英文單詞的字面原義是“物質主義”)是主導的人類思潮。後來,在科學家們更關注能量(通過熱力學研究)的時代,“能量主義”更具影響力,儘管大家不大聽到這個詞。事實上,弗洛伊德創造出力必多(心理能量)的概念,就受到時代思潮的強烈影響。大家毫無疑義地處於資訊時代,信息經濟信息社會之類的提法不絕於耳。因此,格雷克就用信息線索來統貫全書了,像畢達哥拉斯的“一切皆數”那樣,格雷克儼然有“一切皆信息”的姿態。
書中的很多內容(如第10章《生命的編碼》)在其他學科的科普著作中也有,對於不常讀科普書的人,該書給人異彩紛呈、目不暇接之感,而對於不斷接觸科普書的讀者來說,該書回顧早期的信息與通訊發展史的前一半內容才是較有價值的部分。

獲獎情況

2013年4月23日,第19個世界讀書日,由國家圖書館牽頭主辦的第九屆文津圖書獎在京揭曉。《信息簡史》獲得第九屆文津圖書獎!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更多推薦
引子
第1章會說話的鼓(似是而非的編碼)
第2章持久的文字(心智中並無詞典)
第3章兩本詞典(我們文字的不確定性以及我們拼寫的隨意性)
第4章將思想的力量注入齒輪機械(喔,欣喜若狂的算術家啊!)
第5章地球的神經系統(就那么幾根破電線,我們能指望它什麼呢?)
第6章新電線,新邏輯(沒有別的什麼東西比它更嚴密地為未知所包裹)
第7章資訊理論(我想要的不過只是一顆尋常的大腦)
第8章信息轉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第9章熵及其妖(你無法通過攪拌將果醬和布丁區分開來)
第10章生命的編碼(關於生物體的完整描述都已寫在了卵里)
第11章躍入模因池(它其實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腦里)
第12章認識隨機性(僭越之罪)
第13章信息是物理的(萬物源自比特)
第14章洪流過後(一本宏大的巴別相冊)
第15章每天都有新訊息(或者諸如此類)
尾聲(意義的回歸)
參考文獻
致謝
圖片著作權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