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動的空間結構與形成機制研究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論文作者:梁輝著
導師:楊雲彥指導
學科專業:區域經濟學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2009
關鍵字:區域經濟學@@@信息經濟學@@@信息資源@@@經濟發展
館藏號:F061.5
館藏目錄: 2010\F061.5\19

內容簡介

作為信息價值得以實現的保證,信息的流動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特徵。對信息經濟的研究包括情報學(主要為巨觀信息經濟)和經濟學(主要為微觀信息經濟)兩個角度,本文從情報學角度對信息資源巨觀空間配置這一分支的研究,試圖揭示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間信息流動的空間格局以及形成機理。
論文總結了信息流和信息流量的概念與特徵以及信息流動的規律;在把信息流動看作是源於區域間相互聯繫的基本思想下構建模型,揭示出信息流的巨觀空間分布格局—多中心網路化。
分析信息流動空間格局形成的內在機制,以及信息流對數字鴻溝的影響,並據此提出政策建議。 第一章提出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創新之處。從實際背景上來看,我國已經進入信息經濟時代,信息化、網路化的發展使信息流動的作用日益凸現。
從掌握的文獻資料來看,區際生產要素流動與區域發展相伴而生,目前研究仍集中於對物流、人流、資金流等空間結構和影響上,信息流的研究由於其非實物的形態,數據的獲取的困難影響了它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試圖構建一般模型揭示區域間信息流動的規模進而得到信息流動空間結構特徵,並分析這一空間格局形成的內在機制與經濟效應。 第二章理論基礎和相關研究述評。
由於信息與信息流概念在不同學科領域的不一致是阻礙信息空間流動研究的一個因素,本章首先對信息和信息流以及信息量和信息流量概念進行梳理,給出本文對信息流的理解。研究以信息流動源於區域間相互作用為基本假說,以空間相互作用理論和社會網路理論為理論基礎。對文獻的梳理髮現過去的研究多為靜態的、孤立的分析,方法上主要利用實證調查數據進行分析。
本文認為信息流動受到周圍區域和過去信息流動情況的影響,因此應基於動態的、整體的視角,從而引出下面的研究。 第三章對信息流的現狀分析,並據此提出本文的研究架構。
現狀分析包括信息存量的空間極化和信息需求的空間分層兩部分。發現現階段信息存量已明顯形成三個發展極:京津地區、滬蘇浙地區和廣東地區,北京市的信息化指數最高,廣東地區的信息網路建設最好,滬蘇浙地區在信息技術套用上領先。
現代信息載體空間集聚非常明顯,其中又尤以現代電器和電信設備的波動較大。傳統載體中以圖書期刊的普及程度波動較大。說明我國現階段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和科學教育的投資能夠更明顯的彌補信息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對信息需求的討論發現不同行業、社會背景、學術背景的人群間信息需求產生明顯分層;不同地區間網路信息的需求從套用深度和需求種類上來看也分層明顯。
信息化發展較好的區域實現對信息的主動反饋、整合和套用,而信息化較弱區域還停留在被動接受階段。信息需求的分層形成多元化的信息流向,即在“質”上的數字鴻溝。結合我國主要城市間航空客流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說:我國信息的空間流動已經形成多中心網路化的格局。 第四章研究區域信息流總體趨勢。從信息流與實物流關係、信息流的社會性和信息流的地域衰減性幾個角度分析區際信息流的鄰近效應。
因此某區域與周圍區域信息化發展的相互關係決定了信息流的方向,可以利用空間自相關方法分析我國現階段區際信息流動的總趨勢。實證發現,我國信息化程度的全局空間自相關指數正顯著,揭示出信息流動不是隨機而是有顯著的相互依賴性;信息化程度的局部空間自相關指數揭示各區域對周圍區域信息化發展的影響進而得出各區域信息流動的趨勢,並以“極化中心”、“擴散中心”、“局部擴散”和“低洼地”對各區域的信息流動狀況進行分類。發現我國已經形成三個發展極,而在其周圍都出現“低洼地”。 前面的實證只是對區域信息流動總趨勢的討論,第五章具體給出各區域間信息流規模。
區域的空間相互作用表現為信息的區際流動,因此本章以空間相互作用理論基本模型-引力模型為基礎並進行修正,構建區際信息流動規模模型。結合上一章實證結論,發現我國現階段信息空間流動形成多中心網路化的空間格局,網路以各層信息流集聚中心為結點,以三大集聚中心之間和集聚中心與鄰近腹地間信息流動為聯接邊。具體到各區域,三大集聚中心信息流動活躍但流動方向不同,與各腹地的關係也不同,京津地區是信息輻射中心,滬蘇浙地區和廣東省是信息的吸收中心。
中部地區內部諸省間信息流動不活躍,組成了稀疏的社會網路,使得信息資源配置效率不高,信息化難以發展,但“疏網”結構鬆散、利用吸收“異質”信息的特徵也給中部地區信息化發展帶來希望。和中部相反,西部地區內部聯繫密切,但與外部交流甚少,屬於聯繫緊密的社會網路,依賴於區內信任平台,加大與區外的聯繫是西部地區信息化發展的途徑。總之,信息流形成三大中心,每一中心與腹地形成網路化信息流動結構,基本符合隨距離衰減的規律,信息流下新的區域等級秩序形成。
第六章研究信息流形成多中心網路化空間結構的內在機制。首先,信息流動的信源和信宿雙方在認知結構和巨觀經濟結構上的增殖性(包括量和質)構成信息流的增殖性,信息流動過程中物質載體、社會關係因素、信息時效、吸收能力等都會引起信息流的衰減。信息流的增殖性和衰減性造成信息流的規模報酬遞增,進而信息流勢必集聚於信息化發展成熟的地區以及他們的鄰近地區。其次,區域總是處於社會網路中,信息流動構成社會網路,發現不同結構和聯繫的網路信息流動的規律不同,處於網路不同位置的區域信息吸收或輻射也不同。
強關係網路內信息流動意願強、效率高,共同的背景有利於不可編碼信息的傳輸,但也使信息冗餘嚴重;弱關係網路適合可編碼信息的傳遞,擴大了交流的範圍,促進了創新。網路密度越大,信息流動越有效,區域間越“團結”,資源配置效率越高。而密度越小,信息吸收能力越強。從而得出信息流動會在某些網路內或網路間集聚以及多層分化。
第七章研究信息流的經濟效應,以2001年到2007年數字鴻溝的演變為代表。從信息流規模和層次上分別定性地討論信息流動對數字鴻溝演變的影響,得出信息流的空間極化產生的“馬太效應”擴大了信息中心與其它地區間數字鴻溝的結論。 第八章結論、局限與展望。在前面章節討論的基礎上,得出本文的結論,根據這些結論儘可能地提出一些切實的政策建議,最後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