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

信宜玉

信宜玉,南方玉的別稱,是岫玉中的一個品種,因其產於廣東省信宜市,故有此名。它與河南南洋玉、新疆和田玉齊名,位列中國高檔寶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宜玉
  • 產地:廣東省信宜市
質地成分,玉器價值,由來史料,發展現狀,如何生存,

質地成分

信宜玉是岫玉中的一個品種。與遼寧岫玉同屬蛇紋石質玉石,但顏色常與岫玉不同,色調暗綠至褐綠。
信宜玉因出產地質條件差異而不同質地。翠綠鮮艷,細膩純靜,透明度好,帶幼花紋,俗稱“青料”的為上品;而淺綠帶黃者次之;最差的石材色澤呈花黑,只能做大型雕塑件或基座。
信宜玉含有少量金雲母、滑石、方解石、透閃石、綠泥石、綠簾石等。這種美石屬透閃蛇紋岩,有美麗的花紋,4~5摩氏硬度。石質碧綠如翠,晶瑩如冰,玉質柔潤,石紋雅致,有黃綠、青綠、黑色等多種顏色。

玉器價值

信宜玉其獨特之處在於色澤溫潤,顏色美觀,質地細膩,硬度適中,能加工成很薄的器件,適用於製作工藝玉雕及首飾。製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陳設玉時常被列為首選玉種。
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廣東省人民政府向香港特區政府贈送的“盛世龍船”就是用南方玉精心打造而成。
信宜市泗流玉石礦是南方玉唯一產地,玉石工藝加工上世紀八十年代是茂名支柱產業之一,玉石工藝品產值達到8000萬元/年。一帆風順
圖片圖片
信宜玉器品種數千個,年加工銷售產值達5億多元,玉器工藝品進軍歐美、加拿大、東南亞及港澳台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信宜玉礦是全國唯一的“南方碧玉”,其玉質柔潤,石紋雅致,碧綠如翠,晶瑩如冰,有黃綠、青綠、黑色等多種顏色。以它雕制的工藝美術品譽滿中外。

由來史料

據《信宜縣誌》記載,清鹹豐6年(1856年)6月,信宜大水,德亮圍(今金垌鎮泗流村)石山崩塌,衝出玉石,青綠色,光澤柔潤,質地細膩堅硬。
上世紀60年代,省內地質工作者曾在廣東信宜發現6萬噸儲藏量的南方玉。信宜一時成為中國南方玉之鄉,到1970年,信宜縣組織勞力大量開採,在縣城辦起玉雕工藝廠,採用機械進行加工手鐲、戒指、玉墜、茶具、仙桃、帆船等產品。
1982年後隨著玉雕工藝品出口及內銷量不斷增大,南玉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南玉開採加工鼎盛時期,信宜玉器加工廠達500多家,玉器銷售個體企業1000多個,玉器品種數千個。
信宜玉器加工銷售產業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在在全國已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目前,信宜玉器產銷,進入精加工時代,並吸引全國各地玉石商家雲集。集玉石銷售品類大成,雲南翡翠、河南玉、丹東玉和田玉等等,商家也在信宜找到了廣大的市場.。玉器首飾
圖片圖片

發展現狀

經過數十年的開採,信宜原來的南方玉開採點資源消耗殆盡。1998年,南方玉唯一的產地———信宜金垌泗流玉石礦宣布停產,至2000年完全閉礦.。
目前泗流玉石礦已停采,急需尋找玉石礦勘查後備基地來接替玉石資源,維持和擴大信宜市玉石加工業。經過長時間的勘查工作,信宜市飯豆坡玉石(南方玉)礦、信宜陂底鋪玉石(南方玉)礦和信宜金垌鎮古立玉石(南方玉)礦共三個勘查區塊,初步估算其資源量約7萬噸,且礦石質量良好。一度資源枯竭、已經停采5年的廣東南方玉,有望在近期復采。 信宜玉都飛鷹
圖片圖片

如何生存

廣東信宜市素有“玉都”美譽,據稱其所產之“南玉(信宜玉)”幾乎與新疆“和田玉”齊名,且居世界前八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始采於清鹹豐六年的南玉礦早已於1997年就開採殆盡。名聲在外的信宜玉石加工業如何生存?本月7日、8日兩天,記者專程赴信宜採訪當地玉石加工現狀時發現:當地不少人對“南玉”這張信宜“名片”的文化內涵知之甚微;玉器加工業迄今沒有自己的行業協會,其在信宜經濟中的地位遠沒有人們想像中那么重要。
1、博士前往探玉意外失望而歸
今年5月份,廣州一位在報社工作的編輯在廣州的一些高級酒店看到了許多大型玉石擺件,都是出自信宜,感覺很新奇。不久,她來到信宜市想了解一下信宜的玉器生產情況。想不到,當地一位領導告訴她:信宜的玉石礦大約在10年前就已枯竭,如今信宜的玉石師傅靠從外地買回的玉礦來加工。
無獨有偶。去年2月12日-13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博士,在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邱立誠的陪同下,專程到“南玉之都”信宜採風。鄧教授對當地文博部門的領導說:他此次來是想親身了解一下信宜的玉石文化積澱情況。因為他早就聽說信宜“玉都”的大名,在網上更查到信宜南玉是“世界八大產地之一”。而當地不少人對玉石文化更是一問三不知。鄧教授也只能失望而歸了。臨走時,他帶回了幾片玉石,說是帶回香港化驗、研究。
難道信宜南玉真的僅僅“名聲在外”而已?
2、買進東北玉石加工手藝有變
信宜發現玉石資源已有151年歷史。據《信宜縣誌》載:“鹹豐六年(1856年)六月,暴雨。德亮圍(今信宜市金垌鎮)山崩出玉石,色青綠”,當地人用它雕制玉器。這是信宜玉石史的最早記錄。
“信宜南玉的真正開發是從1973年開始的,”7日晚上,茂名市十屆人大代表、信宜市南方碧玉工藝廠廠長王喜對記者說,“最初是由國家二輕部投資開採的。上個世紀70-90年代是信宜玉石加工業的鼎盛時期。但是,1997年,信宜本地已經沒有玉石礦可采了,轉而要從遼寧買‘丹東綠’回來加工,整個行業進入低迷時期。”
據說,王喜的父親曾是原信宜玉石礦的負責人,該礦倒閉的時候,王家幾兄弟從舊礦競拍得到不少玉礦石,“我現有1000噸的玉石存在倉庫里,絕大部分是信宜南玉。”王喜的廠於1992年開業,目前共有三十多名員工,去年成交額達15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萬元,是當地首屈一指的玉器生產大戶。
據他介紹,近年來玉石的價格每年以十倍上漲。今年信宜本地玉石的收購價是100元/市斤,而遼寧丹東綠則只有1600元/噸(約8元/市斤)。“丹東綠(玉石)比較脆,不透明。”他以行家的口吻評價說。
說到加工手段,王老闆說,最早時當地農民主要以“沙磨”為主,這是很原始的生產手段,決定了其產品也很簡單,以一些手鐲、香爐、盆碗等居多。如今全都使用電動工具了,工藝品越做越逼真。“連老虎的鬍鬚、眉毛都能清晰地刻出來,這是最大的差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