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教會

俄羅斯正教會

希臘正教成立之後,東派教會通過中亞和巴爾幹向東南歐發展,傳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喬治亞、亞美尼亞並在俄羅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俄羅斯正教會進而成為這一地區勢力最強的教會。俄羅斯正教原屬於君士坦丁堡教區管轄,到了14世紀,隨著基輔地位的下降,都主教府遷移到弗拉基米爾城,開展傳教活動,發展東正教勢力。15世紀下半期,俄羅斯統一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成形,中央集權開始得到加強。隨著莫斯科地位的提高,都主教府又遷移到這裡。1288年教會中心從基輔遷至弗拉基米爾。1325年起莫斯科成為都主教區中心。1439年希臘正教和羅馬天主教在義大利弗洛倫薩舉行宗教會議,通過東西教會複合的決議。拜占庭帝國滅亡後,東正教所在各東方國家先後臣服於土耳其人,俄羅斯正教會乃自命為東正教會的首腦,宣稱俄羅斯政權承襲羅馬帝國,莫斯科就是“第三羅馬”。1589年莫斯科都主教區改稱牧首區,其都主教約夫為選任第一任“莫斯科和全俄牧首”,從此俄羅斯正教會正式脫離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1653至1665年牧首尼康實行改革,統一禮儀,教會勢力日益增長,終於同沙皇政權發生衝突,尼康被革除教職。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對教會再次進行改革:頒布宗教事務管理條例,取消牧首制;成立主教公會,由斯揭凡·雅沃爾斯基擔任其首任主席。正教成為俄羅斯國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正教會
  • 外文名:Russian Orthodox Church
  • 類別:教會
  • 國家:俄羅斯
  • 含義:斯拉夫文化特色的東正教會的總稱
教史簡述,起源及其歷史背景,俄羅斯正教復興的原因,特點,羅斯受洗,基輔羅斯,羅斯受洗的意義,派別或自治教會,舊禮儀派,杜霍波爾派,司科蒲奇派,英諾肯提乙派,喬治亞正教會,美國正教會,日本正教會,聖母崇拜,聖母情結,歷史背景,俄羅斯政教關係的演變,政教分離,戰前史達林時代的宗教政策,史達林改變宗教政策,

教史簡述

起源及其歷史背景

公元1世紀,基督教產生於亞洲西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公元392年,基督教在羅馬被定為國教。公元395年,大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基督教也隨之分為東西兩派,最終在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徹底分裂。東派教會以正統自居,故稱“正教”,因地處歐洲東部,又稱為東方正教——東正教。
公元9世紀左右,東斯拉夫部落開始和東羅馬帝國有了接觸。公元863至869年,來自馬其頓的東羅馬的教士聖西里爾和聖美多迪烏斯第一次用古教會斯拉夫語翻譯了《聖經》的一部分,打下了東歐、巴爾幹、南俄羅斯各地斯拉夫人受洗的基礎。證據顯示,866至867年間,羅斯的首個基督教主教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佛提烏斯或者伊格那提烏斯派往諾夫哥羅德
十世紀中期,在東羅馬教士的傳教下,基輔的貴族間已經有了基督教群體。但當時基督教還不是當地的主要宗教。基輔的奧麗加是首個皈依基督教的羅斯統治者。她於945年或者957年受洗。君士坦丁堡為她舉行了正式的歡迎儀式。整個羅斯於988年受洗。弗拉基米爾接受東羅馬帝國教士的洗禮,當時基輔羅斯王公弗拉基米爾命令全國居民到聶伯河中受洗,皈依基督教。由於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努力,基督教在基輔羅斯以外的地區也逐漸發展起來。這對結束這一地區多神教的信仰和分裂割據的局面,推進社會封建化進程起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1045年,在諾夫哥羅德建成的索菲亞大教堂,標誌著拜占庭的文化和藝術也隨著基督教傳進了這一地區。公元12世紀,莫斯科公國在尤里·多爾弋魯基的統治下迅速強大起來。以後的歷代王公無論是在向外擴張領土的戰爭中,還是在抗擊異族的侵略中,都利用東正教作為號召和組織信徒的旗幟。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大,修道院也在這些新地區建立起來,這也是當時鞏固這些地區的一種手段。
公元1462年,俄國歷史上著名的伊凡三世即位。莫斯科大公國在他的經營下,經過多年的東征西伐,奠定了俄羅斯帝國的基礎。他自稱“沙皇”,並娶妻已經亡國的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女兒索菲婭·帕列奧洛珈為妻。東正教會對伊凡三世想成為羅馬帝國皇位繼承人的願望,起著積極的推波助瀾作用。因為自從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以後,俄羅斯帝國的強大成了東正教會許多神職人員復興東正教的希望。他們積極支持伊凡三世所進行的統一戰爭,強調“伊凡三世的權力是上帝給的。而伊凡三世為了取得東正教會給予的宗教和政治上的支持,也毫不吝惜的賜予教會各種特權,以各種形式保證教會和修道院的土地和財產不受侵犯,並且殘酷的迫害那些懷疑東正教教理的“異端”人物。
伊凡三世去世以後,其子瓦西里三世以“統治全俄羅斯領土的君主之君主”的名義登上沙皇寶座。東正教會則宣稱:“君主的旨意就是上帝的意志。再此期間,關於“莫斯科是第三羅馬帝國”的思想已經成為當時俄羅斯統治階層和東正教會上層神職人員的一種思潮。公元1510年,當時的一位修道院院長菲洛費在寫給瓦西里三世的心中宣稱,“莫斯科是新羅馬帝國”是羅馬和拜占庭的精神和物質遺產的繼承者,”他指出,“莫斯科國在擴大自身的權勢時,也奠定了一個新的基督教帝國的基礎,鑒於拜占庭帝國在政治上的死亡和宗教上的毀滅,這就使莫斯科大公國命中注定是個基督教帝國的領袖。”
瓦西里三世在外交方面的負責人德米特里·格拉西莫夫首先積極的推行這項政策,他在許多場合都反覆強調莫斯科是新的世界宗教中心。伊凡雷帝正是利用這些輿論,用東正教作為自己進行征伐戰爭的旗幟,向波羅的海沿岸的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國家進攻。當戰爭受挫時,他又利用東正教為號召,進攻欽察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汗等國家。但是當時的俄羅斯正教會還沒有取得自主地位,還沒有能夠擺脫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操縱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普世牧首的控制,伊凡雷帝對此十分不滿,急於要解決這一問題。但是伊凡雷帝沒有來得及實現這個願望就在公元1548年去世了。
繼承其皇位的費多爾十分平庸。大貴族鮑里斯·費多諾維奇·戈東諾夫蓄謀篡位,他為了收買人心,取得一部分大貴族和俄羅斯正教會上層人員的支持,趁君士坦丁堡牧首耶利米二世到莫斯科來“募化”金錢和豹皮的機會,誘使耶利米二世同意俄羅斯正教會自主。通過條件交換,俄羅斯正教會於公元1589年正式獲得了自主地位。鮑里斯·費多諾維奇·戈東諾夫委派其親信約夫擔任莫斯科牧首區的第一牧首。從此,俄羅斯正教會才真正成為了東正教中最大的教會。它在東正教的尊稱排列上,名利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458-1687年間,在現在蘇聯的烏克蘭地區好有一個屬於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管轄的“全俄羅斯和基輔”都主教區。這個都主教區當時受到波蘭的控制,羅馬天主教能夠在那裡依靠波蘭當局的支持進行各種遊說活動。公元1596年,這個都主教區大部分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由於各種壓力和遊說,在布列特斯——列托夫斯克接受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管轄。公元1686年,俄羅斯軍隊收復了基輔。翌年,在基輔的東議天主教會即宣布同羅馬天主教脫離關係,歸入莫斯科牧首區管轄。公元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登上了沙皇的寶座,開始了羅曼諾夫家族的統治,他從波蘭迎回了其父費拉萊特大主教,讓他坐上了莫斯科牧首區的牧首寶座。這就形成了當時的俄羅斯的世俗政權和神權由這對父子所掌握的局面。
公元1653年,尼康擔任了莫斯科牧首區的牧首,在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的支持下,決定在人們的宗教生活上也進行“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其目的是消除各地教會在崇拜儀式上的差異,使所有的教會組織能夠嚴格的服從牧首的權力。因此這次改革又稱“禮儀改革”。尼康在具體的改革步驟中,以公元1652年希臘正教會用的禱文和儀式最為參考,依照希臘正教祈禱文格式印行書籍,並要求俄羅斯正教的神職人員和教職人員穿希臘正教會所用的服飾。在禮儀上,尼康下令改變十字的式樣,以三個指頭代替兩個指頭,將“耶穌”這個詞的拼寫法由“Isus”改為“Iisus”,並規定聖像的繪製必須按照拜占庭方式。尼康所推行的這次宗教禮儀改革受到了絕大部分大貴族和教會高級神職人員的支持,但是也遭到了教會下級神職人員和許多信徒的反對,他們脫離了俄羅斯正教,被稱為舊禮儀派,導致了俄羅斯正教會的一次大分裂。
尼康竭力擴從自己的勢力,再三強調教會的權力應該高於皇權,他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太陽,把沙皇的權力比作月亮;他自稱“大君主”,不斷干涉國家事務,甚至對軍事行動也橫加干涉,發號施令。尼康牧首違背沙皇進行這次宗教改革的初衷的種種表現,以及過份跋扈的行為很快招致以沙皇為首的絕大多數朝廷權貴的疑忌。統治集團內部終於發生了沙皇和尼康牧首之間的權力之爭。公元1666年,召開了俄羅斯正教主教會議。這次會議還兩名來自希臘正教的自主教會的牧首參加,會議上一方面強調了這次宗教儀禮改革的正確性和將這場改革進行下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嚴格的譴責了尼康的行為,撤消了尼康的牧首職務,並把他作為一名普通的修士流放到位於北方邊遠地區的菲拉波托夫修道院,尼康作為俄羅斯正教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人物就這樣從俄羅斯統治集團的舞台上消失了。
公元18世紀初,彼得一世在進行振興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和商業等事業的同時,也對俄羅斯正教進行了改革。公元1721年,他頒布敕令宣布:廢除俄羅斯正教的牧首制度;建立由政府管轄的“俄羅斯正教宗務會議”,該機構的首腦由沙皇直接任命。彼得一世往往挑選一位親信武官擔任此職,這就使這一機構實際上成了由沙皇直接掌握額宗教管理部,負責管理教會,以使教會能更好地為沙皇的對內、對外政策服務。同時,還在全國8個省中設立“教區宗教會議”負責管理該省的教會事務。主教及派遣到國外進行傳教的傳教團長均由“俄羅斯正教宗務會議”提名,由沙皇任命。
公元1917年,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俄羅斯正教會採取了反對革命的立場。公元1918年1月23日,蘇維埃人民委員會頒布了“教會同國家分離、教會同學校分離”的法令,從此結束了俄羅斯正教在俄國的國教地位。公元1922年,以吉洪牧首為首的俄羅斯正教會該年發生的饑饉問題上,對蘇維埃政權採取了敵對的狀態,牧首公署因此關閉,吉洪牧首也受到法律的處分。以亞·維弗登斯基和弗·克拉斯尼茨基為代表的司祭集團,組織了“俄羅斯正教臨時教會高級行政公署”,主張廢除牧首制,進行教會改革,他們的提議受到了“已婚司祭”們的擁護,不久就產生了一個由主教、司祭和平信徒組成的機構,代替牧首管理教會。直到公元1943年,俄羅斯正教會才重新恢復牧首制度,由謝爾蓋大主教擔任莫斯科牧首區牧首。謝爾蓋牧首不久去世,阿列克塞繼任該牧首區牧首。公元1961年,俄羅斯正教莫斯科牧首區加入世界基督教聯合會,並在羅馬天主教舉行的第二次梵蒂岡教會會議以後,同羅馬教廷改善了關係。

俄羅斯正教復興的原因

首先,在前蘇聯時期,當局始終對宗教採取壓制和排斥的態度,宗教在當時被視為腐蝕人們意志的精神鴉片,當時無神論是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無數教堂被關閉,神職人員遭受迫害,宗教領域一片凋零。只是在1988年4月29日戈巴契夫同東正教的大主教和主教大會的成員舉行會晤之後,當局的宗教政策才有了較大的變化。戈巴契夫對史達林時期對東正教所作所為表示了歉意,並且很快制定了宗教法,以保障宗教活動的自由。
其次,俄羅斯東正教已有悠久的歷史,其在俄羅斯社會的危機時刻和歷史的緊要關頭所起的作用,是俄羅斯人不能忘懷的。在把俄羅斯人從韃靼——蒙古入侵者的鐵蹄下解救出來的戰鬥中,在消滅德國的法西斯戰爭中,俄羅斯東正教會每次都會積極的號召人民拿起武器,同侵略者展開鬥爭,把侵略者趕出家園,起到了團結人民,激勵人民的愛國熱情的重要作用,在俄羅斯社會處於危機時刻,各種政治勢力爭權奪利,社會不安定,經濟不景氣,廣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們轉而把希望寄托在教會身上,希望利用它的傳統影響,團結全體人民,將俄羅斯引出深淵。
最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治經濟體制、社會意識形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70多年所奉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驟然過時,許多人的精神信仰出現了危機,隨著各主權國家獨立浪潮的興起,俄羅斯民族意識增強。東正教作為俄羅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經歷一場復興。在今天,俄羅斯東正教已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宗教派別,教徒人數達7千萬左右,占全國人口的一半左右。教堂林立,宗教節日及慶典活動通過新聞媒介頻頻在國內傳播,烘托出濃厚的宗教氣氛。俄羅斯宗教界通常將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接受洗禮的988年稱作定基督教為羅斯國教的紀念年,在此以前羅斯上自王公下至臣民主要信仰多神教,為什麼日益繁盛的羅斯在10世紀末改信基督教呢?原因是,一、它是統治者維持政權的主觀需要,也是符合羅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基督教成為羅斯國教,不是拜占庭帝國以外部武力強加的,而是由羅斯本國統治者推行的。弗拉基米爾之所以願意將它施於臣民,是因為基督教對他維護統治有益。然而多神教畢竟是原始社會的產物,其許多習俗已經與時代的要求相違背。例如,多神教徒不喜歡甚至不允許異族進入自己的土地,這顯然不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多神教中的人祭做法被周邊封建國家視為野蠻人的陋習,阻礙了羅斯與外界的平等交往。二、基督教進入俄羅斯還受當時國際大氣候的影響。10世界末,羅斯周圍已經是一個一神教的世界,波蘭於966年接受了基督(天主)教,捷克較之更早,東方是穆斯林諸國和拜占庭基督帝國,國際環境進一步的影響加速了羅斯一神教的進程。隨著同拜占庭的經濟交往,事實上羅斯基督教化的過程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接受基督教是羅斯歷史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它標誌著羅斯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轉變,信仰的統一促進了東斯拉夫各部落的團結,增強了國家的凝聚力,“民族性”和“國家性”的意識開始萌發,基督教的引入對羅斯的政治體制、民族性格、文化傳統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特點

(1)俄羅斯東正教與多神教的混合
公元988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處於政治的需要,將拜占庭的東方正教引入基輔羅斯,他首先受洗入教,而後命令所有基輔羅斯人入教。由於“羅斯受洗”不是出於人們的自覺自愿,多數基輔居民對“受洗”有疑惑或恐懼。因此,當時接受東正教是一種表面形式。原來居民信仰的多神教經過改頭換面保存了下來,由此便出現雙重信仰,這明確說明了羅斯人在其基督教化以後幾百年間宗教意識的狀況。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羅斯人們對它慢慢的適應了下來,新的聖像、十字架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後在民族的傳統中確立了下來,成為大多數人的東正教信仰。但是,當時在人們的觀念中,不僅在老百姓,就連在當時的知識份子的頭腦中,仍然沒有放棄對多神教神祇的崇拜。在人們的意識和生活中,新舊兩種宗教密切的相互交織在一起,舊的多神教成為新的東正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東正教與多神教有許多相似之處。她們既相信善惡兩種本源,有認為惡神具有巨大的力量。
(2)俄羅斯東正教重視對聖徒、乾屍和聖像的崇拜
聖徒是東正教對已故東正教徒冊封的尊號,指被正式承認對國家和教會有卓越貢獻、品德聖潔和信仰虔誠的東正教徒。俄羅斯正教會把聖徒描繪為忠於職守、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化身。在羅斯時代,聖徒崇拜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當時羅斯東正教會和大公們要與鄰國平起平坐,要向全世界證明也有自己的聖徒,羅斯在很長時間內隸屬於君士坦丁堡教會牧首和拜占庭教皇的管轄。因此,羅斯教會無權冊封聖徒。在封建時代,俄羅斯東正教會擺脫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教會牧首的控制,成為獨立自主的教會。從此以後,俄羅斯教會有了冊封聖徒的權力,聖徒開始逐漸增多。
按照東正教會的說法,乾屍是聖徒的遺骨,作為崇拜職務而具有神力,創造奇蹟的能力,具有庇護和保佑的作用。在東正教里,“遵守教規者”或者聖徒的屍體、遺骨常常因有神跡而不腐爛被視為乾屍。乾屍崇拜在拜占庭特別盛行,其數量有很大,乾屍可作為贈品,也可以用來買賣。最初,在羅斯受洗時,並沒有所謂的聖像,也沒有聖像崇拜。後來,隨著東正教在羅斯的傳播和發展,聖像也從拜占庭運來了。於是,羅斯教會以君士坦丁堡教會為榜樣,製作了一些“顯靈的聖像”,這些聖像在羅斯居民中產生了重大影響,到了封建時代,聖像崇拜在俄羅斯有增無減。
(3)俄羅斯東正教的排他性和不寬容
迫害舊禮儀派(民間宗教)。17世紀中葉,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掌權期間,為了鞏固政權,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教會,為自己服務。為此,就要消除東正教經書中存在的分歧和禮儀上的差別,使全國教會活動統一化,使一切教會組織更加嚴格的最該教會的領導。為了對教會進行有效的改革,沙皇指定尼康牧首為東正教會改革的領導人。尼康所進行的教會改革激起舊禮儀派廣大神職人員和教徒的憤慨和反抗。為了把教會改革進行到底,沙皇與尼康牧首結合起來共同迫害舊禮儀派。
‚排擠伊斯蘭教。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因對伊斯蘭教無興趣,最後選擇了東正教作為國教。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帝後,對內加強專制統治,對外實行擴張,他奪取喀山時,對伏爾加河流域穆斯林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摧殘,不僅摧毀清真寺和學校,還把穆斯林居民趕出城。
ƒ限制天主教。俄官方對天主教既有寬容的一面也有排擠的一面,但排擠更多於寬容。伊凡雷帝時期,俄官方及其教會允許西方人士信奉自己的天主教,但禁止向俄羅斯人傳教,更不能在俄羅斯土地上建造自己的教堂。18世紀在俄羅斯又出現了天主教學校,因為非法而被勒令停辦。19世紀初期,耶穌會士的活動重新在全世界恢復起來,並開始在東正教中傳播天主教,發展教徒,公開宣稱天主教比東正教優越,這樣就引來了東正教會的強烈不滿和斥責。進而導致之後的天主修道院被關閉,修士遭到流放,財產被沒收,天主教堂歸東正教堂所有。
ƒ鎮壓基督新教。基督新教最初是從德國傳入的,在俄羅斯不屬於傳統宗教,而是外來宗教,即異教。當時基督新教思想的傳播者一經被發現,就會被俄官方當做異端處以火刑。
(4)俄羅斯東正教的依附性
沙俄帝國是個正教合一的國家。東正教依附於帝國政權,皇權需要作為意識形態的東正教為自己服務,而教權的存在和發展也需要皇權的支持。這說明雙都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但是,俄羅斯歷史的經驗表明,教權依附於皇權則是主要的。這種依附性是從拜占庭那裡繼承來的即東正教會直接受制於沙皇,完全依附於沙俄世俗政權。

羅斯受洗

基輔羅斯

羅斯受洗羅斯受洗
俄羅斯東正教起源於拜占庭。羅斯接受基督教是客觀歷史條件與統治者的主觀願望相結合的產物。之前已經提及,在接受基督教以前,羅斯人信奉多神教。多神教是古代斯拉夫人多共同遵守的一種原始宗教,撕拉多夫神教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其信仰內容主要通過生活習俗和禮儀表現出來。從神學角度看,撕拉多夫神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包含著泛靈論的思想,又蘊含著先驗論和超自然人的蛻變學說。在撕拉多夫教徒看來,超自然的人物具有人形、獸形或人獸混合形的外表。超自然的力量遍布人間的每一個角落,人們不可避免的同他打交道。最初,多神教徒崇拜自然,他們把自然現象歸結為神作用的結果。他們祭祀惡神和善神,認為這些神控制著人間的一切自然現象和地球上的某些物質。
古羅斯國家的軍事政治建制的形成源於對抗拜占庭、保加利亞、哈扎林人以及南面的伊斯蘭國家的需要。形式上,古羅斯國家形成於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時期,他在位時,東斯拉夫人的部族得到統一。東正教亦在此期間成為唯一的國家宗教。古羅斯在南方邊境設定要塞。羅斯就這樣有了國家組織的所有形態。基輔公國的崛起,應該說主要是因與拜占庭的交通關係而促成。10世紀初,諾夫哥羅德公國的王公奧利格征服了基輔公國和幾個小公國,把首府遷至基輔,他統一了第聶伯河流域的大小公國,後來人們把這個統一體叫做基輔公國。奧列格王公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對內採用高壓政策,強迫人民納貢;對外實行擴張政策,侵犯鄰國,特別是拜占庭的領土。公元907年,奧列格王公率兵出征君士坦丁堡,戰爭取得了勝利,但在海上卻遭到了打擊。伊戈爾第二年在徵收貢品時被殺身亡。伊戈爾死亡,其子斯威亞托斯拉夫尚幼,於是其妻奧利加開始管理基輔公國,從公元945年至公元962年,歷史17年。奧利加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掌管國家權力的女性和第一位擁有東正教徒身份的統治者。據史料記載,她在公元954年或公元955年皈依了基督教(東派,即東正教)當然奧利加的皈依並不意味著她的臣民的皈依,但是作為一種象徵符號,確是族人心理與價值趨向的一個風向標。之後隨著發展,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因害怕基輔公國的強大,於是發起進攻,奪取了保加利亞首都,圍困羅斯軍隊。斯威亞托斯拉夫死後,他的三個兒子發生內訌,一時致使公國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後來其三子弗拉基米爾掌握了政權,重新統一了基輔公國。

羅斯受洗的意義

弗拉基米爾大公意識到強大的軍隊雖然可以維持一時的穩定,但是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有一個舉國統一的意識形態,用共同的思想來團結分散的民族,以此確立古羅斯國家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君主地位。開始時他嘗試把多神教統合劃一,最主要最高的神——雷神佩倫代替其他神,然而卻以失敗告終,因為要顧及古羅斯國家中不同民族的利益並非易事。多神教既沒有統一的崇拜對象,也沒有統一的聖書和共同敬拜的場所。改革多神教信仰的嘗試改變不了舊式族群中人們的行為方式,也不能消除羅斯人在於周邊的外交和商業往來的民族敵對與不和諧情緒,為此,只能選擇某種更高層次的有普世價值觀念的世界性宗教。羅斯接受東正教也是經過深思和考量的。據說,羅馬教會、伊斯蘭教、猶太教都有人到羅斯人中間傳教,弗拉基米爾也對當時周邊的宗教做了考察,結果發現,伊斯蘭教嚴格戒酒而喝酒恰恰是羅斯人的興趣,故沒有接受;至於猶太教,看其歷史發現,
猶太人無法保護自己的子民留在耶路撒冷,感到其神靈不夠強大,也沒有接受。在考慮天主教,加入天主教首先就要承認羅馬教權的權威,這樣並不符合羅斯人的村社思想。而對於東正教,拜占庭的皇權被認為神授之權,此說法正是對羅斯大公的胃口。因為東正教肯定“皇權乃天授之權”神化了統治者的權力,也鞏固了國家政權,加快了國家的統一。
羅斯接受東正教給社會帶來的變化和發展如下:
①東正教的引進,使羅斯國家出現了更精高的意識形態,從而為民族的整合提供了心理基礎和理性信仰的依據。
②東正教的“君權神授”理念確認了國家權力的神的來源,該理論認為君王是上帝在塵世的代表,因此君王的地位等同於上帝,君王的職責是維護人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福祉,所以人民連同教士也應該順從君主。
③弗拉基米爾接受東正教,從品質上改變了生命,有了道德選擇。
④出現了新的有影響力的社會組織——僧侶階層。
⑤羅斯受洗禮後擴大了它與邊遠城邦和國度的政治交往、經貿聯繫。
⑥隨著基督教傳入羅斯,保加利亞裔神父基里爾創造了文字被帶進羅斯,為了傳播《聖經》福音的需要,形成了羅斯統一的文字。

派別或自治教會

舊禮儀派

亦稱“舊教派”。從俄羅斯正教中分裂出來的教派。不接受17世紀尼康的改革,反對並敵視官方的俄羅斯正教會,主張保持宗教舊禮儀,故稱為“舊禮儀派”或“分裂派”。後來分裂為許多流派,其中以教堂派和反教堂派最為著名,分布在俄國各地。成員大多為下層貧民民眾和低級教士,他們反對政府的橫徵暴斂,宣傳平均主義和無政府主義。17世紀下半葉形成了強有力的反國教勢力,曾遭沙皇的嚴厲鎮壓。

杜霍波爾派

這是在公元18世紀出現的一個同“鞭身教派”有一定關係的宗教派別。這一派否認國內和國教會的權威,廢除司祭和聖禮,其宗教儀式是圍繞著一個放著麵包、鹽和水的桌子唱祈禱頌詩。他們相信上帝和人不能分開,認為上帝就是在人們心中。提出“三位一體”就是記憶、離職和意志。他們的理想是要建立地上的樂園。其禮儀僅限於恭敬的鞠躬和彼此行禮。杜霍波爾派的信徒是蔬菜主義者、平均主義者、和平主義者。由於他們在宗教上所持的“反國教”立場和拒絕“服兵役”的行動,他們在公元1773年後,屢遭沙皇俄國政府的迫害。經過英國“貴格會”的協會,公元1889年,有7500名杜霍波爾派信徒定居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薩斯喀徹溫省以優惠的條件售予土地,並免兵役。公元1908年,該派首腦人物彼得·弗尼金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又建立了一個擁有6000名杜霍波爾信徒的公社。該派在公元1939年再次改名為“基督屬靈團體聯合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該派發展很快。其中有一個稱“自由之子”的團體,常以裸體遊行、縱火、爆炸等方式表示他們對世俗社會的蔑視。

司科蒲奇派

亦稱“閹割派”這一派建立於公元1770年,創立人塞列凡諾夫原是彼得堡“鞭身教派”的一個成員,他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自稱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宣稱他降臨世間的使命是在俄羅斯建立彌塞亞王國,因此吸引了不少追隨者。這一派認為人類的肉體結合的是“罪惡的淵源”。這一派成員相信通過“閹割”可以達到神聖、聖潔的天使境地。為了使這一派信徒能夠達到14.4萬人這個“神聖”數字,閹割派信徒都能不畏艱險的秘密傳教。他們和基督教神秘信徒一樣,堅信基督即將降臨。該信徒多數經營商業,彼此幫助,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蘇聯政府用各種方式來勸導閹割派放棄這種自殘形式,不過,這一派至今還沒消亡,只是人數已大為減少。
這些“返國教派”的活動,使得沙皇俄國政府極為不安。公元1905年4月1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緩和某些社會矛盾,以便集中力量來對付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對“舊禮儀派”的各個派別頒布了“寬容敕令”。公元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勝利以後,“舊禮儀派”的“教堂派”和“返教堂派”都獲得了蘇維埃國家的承認。到公元20世紀70年代初,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教堂派”約擁有信徒80萬。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分布在西伯利亞、烏拉爾、哈薩克斯坦、阿爾泰地區的“舊禮儀派”信徒。

英諾肯提乙派

它是公元20世紀初從俄羅斯正教會中分裂出來的一個宗教派別,創立人是巴爾塔市修道院的修士司祭列維佐爾·英諾肯提乙。他自稱是“聖靈”的化身,為這一派信徒視為“顯聖”。他宣揚世界末日和最後審判即將到來;主張不要財產,不要家庭;提倡縱慾,熱衷於宗教狂熱活動。公元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這一教派轉入了“地下”活動,其傳教範圍主要在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等地區。

喬治亞正教會

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之一。公元4世紀時,聖尼諾到喬治亞傳教,該地居民始奉基督教,設立教區後屬安提阿牧首區管轄。據教會史記載,該教會早在東羅馬皇帝芝諾在位時,已得到當時安提阿牧首區的牧首“漂泊者”彼得的同意,取得自主地位。從這以後喬治亞正教會的首腦一直尊稱為“卡多利柯斯”。公元1810年受莫斯科牧首區的管轄。公元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喬治亞正互動重立自主的“卡多利柯斯”。公元1977年,由大主教伊利亞三世擔任該教會的首腦,幾個教區都任命了新主教,在姆什希設立了一所神學院。

美國正教會

美國獨立後不久,俄羅斯正教會於公元1794年派遣傳教士到當時尚屬俄國的阿拉斯加地區建立了教堂。公元1872年,俄羅斯東正教會又在舊金山建立了一座主教座堂。此後,俄羅斯正教逐漸向東發展。到公元1890年,北美已有50萬人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移民。公元1905年,俄羅斯正教會把它在北美的教會中心遷到紐約。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美國正教會因為與莫斯科牧首區斷絕了聯繫教務行政上處於癱瘓狀態。公元1922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在美國建立希臘正教大主教區,美國正教會面臨有可能形成許多源於不同民族的教區的局面。公元1970年,莫斯科牧首區正式承認美國證交會的自主地位。從此美國正教會不用再按民族背景來說明他們的宗教隸屬關係。美國正教會由主教、甚至人員、平信徒組成的聯合會進行管理,它包括近500個教區。

日本正教會

該教會是個自治教會,它與芬蘭教會不同的是,在隸屬關係上屬莫斯科牧首區管轄。它是俄羅斯正教會修士大司祭尼古拉·卡薩金於公元1872年在日本建立的。司祭經東京神學院培訓後確立,教會的一切事務由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組成的機構進行管理。公元1945-1970年,日本教會屬北美俄羅斯都主教區管轄。公元1970年4月莫斯科牧首區承認日本正教會為自治教會。

聖母崇拜

聖母情結

東正教會把童貞女瑪利亞尊為高於一切受造物的、“最貞潔的司智天使和榮耀務無比的天使”。把她看作聖母,看作是聖子面前為全人類說情的人,所以東正教信徒為這種說情而不斷的祈禱聖母。對聖母的愛和崇拜是東正教篤信精神的靈魂,是這種的心臟,它溫暖和活躍整個身體。正信的基督教是在基督中的和與聖母交往中的生命,是對聖子基督和聖母的信仰,這種愛是與聖女之愛分不開的。東正教在異口同聲的呼喚最神聖的耶穌之名的同時,也呼喚最甜蜜的瑪利亞之名,不把他們分開。誰不知聖母他就不知道耶穌,對基督的信仰若不包括對聖母的崇拜,就不是真正的教會基督教信仰。而之後的新教與之截然不同,新教在信條和生活方面都不知曉聖母,所以新教在理解神成為肉身的時候就是不完滿和無力量的。這種對聖母的忘卻正是新教的特點,新教有時直接達到了對聖母的褻瀆。但是教會從來不把作為神成肉身者的聖子和使聖子得以神成肉身的聖母分,教會在崇拜基督的人性的時候,是通過聖母來崇拜的,因為基督是從聖母那裡接受人性的,聖母就代表全人類,就是人類本身。童貞女瑪利亞就是開在全人類之樹上的天堂之花。在她身上實現了這樣一種神聖性,人類甚至在原罪之後也能達到這種神聖性,當然要靠舊約教會的神恩幫助。如果說舊約教會是基督之前的全人類,的神賜生命的核心,那么聖母基督的家族則是這種原罪後的神聖性的核心,全部舊約教會的任務就是培養、保存和準備能夠領受聖靈的神聖人類,人類領受聖靈也就是聖母得報喜,所以聖母不僅僅是手段,而是神成肉身的直接積極條件,是神成肉身的人的方面。聖靈把聖母完全神聖化,住在聖母身上。
童貞女聖母瑪利亞是不可見的,但她是使徒教會的真實核心,在她身上包含著原初基督教的奧秘,她在聖母安息日按照人類方式經受了自然死亡,但沒有腐朽,按照教會信仰,她被自己的聖子復活,在天上以自己得榮耀的身體位於聖子之右,仿佛填上的女皇。當聖母在天上處於榮耀地位時,神已經是“萬物中的有”了。祈禱聖母在東正教禮拜中所占據的地位甚至無法確定,除了若干直接的聖母節外,每一次禮拜中都包括對聖母的無數次禱告,在教堂中她的名字和耶穌的名字在一起被不斷的稱頌。在教堂各處、在信徒家中都有聖母像,聖母聖像有各種類型,她們的原作被認為能顯靈。一種特殊的熱情是與聖母崇拜相聯繫的、是與聖母的人性相聯繫的,也是和女性因素相聯繫的,種種因素存在於聖母身上,並通過聖母而存在篤信行為中,這是聖靈的優先顯現。

歷史背景

聖母崇拜的起源是在早期的東方教會,在前基督教文明時期,那裡就有深厚的女神崇拜傳統。有種說法認為聖母崇拜起源於古羅馬時代對狩獵女神黛安娜的崇拜。傳說瑪利亞死後也是葬在以弗所城。當地人歸屬基督教後,沿襲了偶像崇拜的傳統,並將對黛安娜的崇拜移至到聖母身上。最早的考證一記錄是在拿撒勒出土的2一3世紀的石刻,上面有“萬福瑪利亞”的字樣。另有一份3世紀埃及的紙卷上有讚美瑪利亞的詩:“天主之母,我們投靠你仁慈的庇護,當我們陷入誘惑時,請勿拒絕我們脫離危險,無站者!萬福者。”可見聖母崇拜在當時已經出現。
基督教的聖母崇拜與環地中海區域的大女神崇拜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兩者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同。在由大女神到聖母的過程中,女神崇拜經歷了兩次重大改造。第一次是父權制社會在取代母系社會時將遠古的大女神從至高無上的位置上拉下來;但由於女神崇拜包含著深厚而多重的意義,其中母性這—生命的內容迎合了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反映即母親原型,因此在前基督教時代,近東諸女神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受到廣泛的尊崇。第二次改造來自基督教對異教的勝利。猶太教缺乏女神崇拜傳統,而脫胎於它的基督教在最初也對異教女神採取排斥和消滅的方式,但早期各種異端的出現顯示了女神崇拜的強大的生命力,為了避免進一步的干擾,基督教不得不有選擇地接納女神崇拜中不至危及正統信仰的成分,其集中表現就是聖母崇拜。
989 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980-1015 年在位)將東正教引入俄羅斯,後者取代原有的多神崇拜成為國教。由於 10 世紀時的俄羅斯剛剛擺脫蠻族狀態,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傳統,因此俄羅斯可以說是在“幼年”就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故而東正教信仰就成為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的發源地”,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乃至俄羅斯人的思維、行為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無不反映著東正教的影響。 在東正教內,聖母的全稱是“我們全然神聖、無玷純潔、最蒙祝福和榮耀的聖母,天主之母及卒世童貞的瑪利亞”,其中“天主之母”的名號來自 431 年的以弗所第三屆大公會議,“卒世童貞”來自 553 年的第五屆君士坦丁堡會議。正教也相信瑪利亞象所有人一樣經歷了死亡,但她不朽的肉體被聖子復活同靈魂一起升入天堂,在上帝身邊為人類求情。這樣一來,東正教聖母信仰就有三個方面與天主教聖母教義相近,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分歧在於東正教堅決反對天主教聖母“無染原罪”的教義,這不僅因為它沒有聖典和教父傳統,更是由於東西方在原罪問題上存在著差異。 同西方一樣,東正教也承認原罪是人對上帝的背叛,它導致兩個結果,其一是“使人失去了自己的神賜狀態,這一狀態是他本來具有的,因為他具有似神性,本能夠與神相通”;其二是“使人性接受了死亡。人的肉體本質使他失去了自己對靈魂的服從。相反,卻使不應有的東西勝過了靈魂,肉慾攝住了人,在精神生活中孳生了自私、嫉恨和傲慢”。當然,在不承認瑪利亞“無染原罪”的同時,東正教會也不能容忍任何屬於個人的罪孽(即本罪)來玷污聖母無比的聖潔,對聖母的愛和崇拜是東正教篤信精神的靈魂,是這種篤信的心臟,它溫暖和活躍著整個身體”。在頌讚瑪利亞的聖潔方面,天主教宣揚她無罪的出生,而東正教宣揚則是她身體上和精神上雙重的貞潔。

俄羅斯政教關係的演變

政教分離

由於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俄國一直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教會已成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會的利益與沙皇統治階級的利益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在列寧領導無產階級革命打碎舊國家機器時,約20萬教職人員和修道士站在舊體制一邊,參與了自衛軍反蘇維埃的政治活動和叛亂,教會也遭致了致命的打擊。1917年11月8日首先頒布的《土地法令》中規定,教會和寺院占有的土地收歸國有,交給全體勞動者所有,從而結束了教會的經濟特權;《俄羅斯各族人民權利宣言》取消了俄羅斯東正教會對其他宗教的特權地位,亦在實行宗教平等;《關於信仰自由、教會和宗教團體》法令中,明確規定:“教會與國家分離,教會只做普通的民眾團體存在,信仰宗教只是公民的私事,公民不在因信仰或不信仰宗教而享有或剝奪某種權力。教會失去了國家物質上的支持和受法律保護的特權,也是去了對人們採取宗教強制的可能。該法令取消了東正教的國家地位,實行教會與國家徹底分離的國家世俗化原則,剝奪了教會組織的法人權利,也就是說它不能在銀行開設賬戶,無法從事任何經濟活動。從以上的規定可以看出,有一些是世俗國家供認的,有一些是蘇維埃政權獨創的。其實在整個蘇聯時期只是在二戰和戰後十幾年,由於戰爭的特殊局勢,國家與教會的關係才明顯緩和,蘇聯開放了一些教堂,社會也認可了教會的存在,而在其他時間裡政教關係一直很緊張。在與政治的鬥爭過程中,教會內部的鬥爭在所難免,支持政府的教會改革派應運而生,出現了三個革命團體——“活的教會”“教會復興聯盟”“古使徒教會社團聯盟”。20世紀30年代,在反宗教宣傳的強大攻勢和宗教政策的嚴格控制下,俄羅斯東正教會跌入谷底,教徒人數急劇下降,教會實際上處於癱瘓狀態。

戰前史達林時代的宗教政策

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正是史達林體制形成時期,從1924年列寧逝世到1927年,史達林僅用了6年的時間擊敗了幾個黨內反對派,僅僅掌握了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為建立史達林式的社會主義體制奠定了基礎。在史達林實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中所產生的結果與改革預想恰恰相反,社會階級鬥爭更加激烈了,又無人敢質問史達林理論的錯誤。在激烈的社會動盪中,國家對宗教的態度無疑是更加嚴厲的。例如:在國立或私立學校中向幼年人和未成年人傳授宗教教義被判處一年以下勞動改造;為教會或宗教團體的利益而強迫募捐者,判處6個月以下勞動改造或300盧布以下罰金等等。1929年頒布了《關於宗教組織》的決議。此決議也是各種限制條件,1929年的宗教法,也是對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活動進行嚴格限制和壓制的法令。這一時期的反宗教運動是和社會上的階級鬥爭和民眾運動交織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史達林時代,國家政權是一種高度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從政治上加深了政權與教會之間的矛盾。在史達林執政前期,無論是從個人的好惡出發還是從國家政策出發,都想儘快消滅宗教,因為他認為宗教在國家中散發著一種反國家情緒,是蘇維埃政權中一種敵對力量之一,一種挑不起穩定的因素。20世紀40年代初的俄國東正教自身的生存是非常困難的。代理大牧首謝爾蓋以他為正是正教會成員,承擔了這個時期領導整個教會的重任。此外東正教也採取了其他辦法來維護教會的各種活動,直到1943年蘇聯政教關係正常化後,主流派真正占據了教會的主導地位,各分裂教派又回到俄羅斯東正教的懷抱。

史達林改變宗教政策

隨著蘇聯對西部領土的占領開始,蘇聯官方便基本上停止了對俄國東正教的迫害。為什麼占領西部領土後,蘇聯就停止了對東正教的迫害呢?因為蘇聯必須儘快征服和同化這個地區的廣大居民。光有軍事占領並不能臣服當地居民,利用,莫斯科東正教會去進一步統一當地的東正教會是最好的辦法。利用教會最為對外擴張的有力工具是沙皇俄國一貫傳統。通過教會去統一教會,使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居民,可以同他們的東部同胞重組一個統一綜合體,這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最好不過的呢。1941年6月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聯的整個宗教政策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之前一系列反對宗教的法律和信條全部反過來。1942年,政府對東正教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並且在復活節前夜,政府破例的允許教會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雖然在戰爭時期,政府還是允許在莫斯科重要教堂的周圍點燃起蠟燭舉行大規模的宗教活動。1943年1月5日,謝爾蓋代理大牧首向史達林發了一封電報,請求允許以自己的名義在銀行開賬戶,以存放全國各教會募捐的國防捐款,史達林不僅同意,而且還對教會為紅軍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因為教會不允許在銀行有賬戶這是蘇聯法律規定的。在之後幾年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人們感受到蘇聯的統治階級和教會關係的緩和與轉變。例如,史達林把負責宗教事務的領導人叫到自己的別墅、並要求建立宗教方面的專門國家機構用以改善政府和教會之間的關係。
那么,為什麼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對東正教的政策發生變化呢?即由原來限制、鎮壓、消滅政策轉化為扶植、支持、允許其合法活動的政策呢?
①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聯的整個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戰前史達林一直用階級鬥爭來加劇國內緊張局勢,目的是剷除黨內異己和社會中反對他的力量,由於戰爭的需要,史達林改變了政策,只要支持法西斯戰爭的都成為好朋友。加上從戰爭開始以來,俄國東正教會不遺餘力的積極動員教徒參軍參戰,積極捐錢捐物,組織了著名的飛行大隊和坦克縱隊,在戰爭中建立了功勳。在這些的基礎上也打動了史達林,到1941年時終於致使史達林改變了對東正教的態度。
②戰爭頭兩年的實踐,也使史達林認識到東正教會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強大的物質力量,教會的號召有很大的動員力。
③頭兩年戰爭的實踐表明,教會還是一隻巨大的精神力量。宗教的優勢在於精神方面,在戰爭開始以後,宗教對人們所起的影響要比當局的政治工作所起的作用更大。
④東正教會還是國際鬥爭的重要力量,迫使史達林不能不重視這支力量。
⑤戰爭爆發以後,由於蘇軍的最初失利,大片領土陷落。在德國的占領區內,德國馬上恢復了東正教的占領權,大量開放教堂,為了回擊德國人這一針對蘇聯的措施,史達林也不能不改變宗教政策,以爭取信徒和廣大居民支持蘇聯、支持戰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