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位於居民區附近的實體店或網上虛擬店)

便利店(位於居民區附近的實體店或網上虛擬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便利店(外文名:Convenience Store),是位於居民區附近的實體店或提供網上購物的虛擬店,指以經營即時性商品或服務為主,以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採取自選式購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或網上商店。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正式實施,規定便利店標準英文名為Convenience Stor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便利店
  • 外文名:Convenience Store 
  • 興起:超市的大型化與郊外化
  • 因素:距離、時間、商品、服務
  • 時間地點:1946年的美國
起源,分類,傳統型,加油站型,發展現狀,與超市區別,產品策略,特徵,分銷渠道,不宜地點,市場規範,零售業概況,

起源

便利店的興起緣於超市的大型化與郊外化,超市的變化體現在距離、時間、商品、服務等諸多方面:如遠離購物者的居住區,需駕車前往;賣場面積巨大,品種繁多的商品消耗了購物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賬時還要忍受“大排長龍”等候之苦,以上種種使得那些想購買少量商品或滿足即刻所需的購物者深感不便。於是人們需要一種能夠滿足便利店購買需求的小超市來填補空白。
192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南方公司首創便利店原型,1946年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並將店鋪命名為“7-Eleven”;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伊藤洋華堂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特許協定並在東京豐洲推出1號店。此後傳統型便利店作為一種獨特的商業零售業態,在日本得到了飛速發展,其特點也被發揮到極至;20世紀90年代末期進入中國,在中國經濟相對發達的沿海大中城市發展較快。隨著石油巨頭的介入,便利店在地域分布上更趨分散,加油站型便利店在歐美地區也顯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分類

從世界便利店的發展歷程來看,通常被劃分為兩種類型:傳統型(Traditional)和加油站型(Petroleum-Based)。

傳統型

傳統型便利店通常位於居民住宅區、學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華地區,營業面積在50~150平方米不等,營業時間為15~24小時,經營服務輻射半徑500米左右,經營品種多為食品、飲料,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為主,80%的顧客是目的性購買(如7-Eleven、Circle K)盛行於亞洲的日本,中國台灣。

加油站型

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為主體開設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廣闊且汽車普及的歐美地區發展較為迅猛,2000年美國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業門店總數的76.1%。

發展現狀

便利店業態最初於1990年代引入國內市場。儘管起步較晚,但是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便利店業態在我國取得了較快發展。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1年我國共有13000餘家便利店,年商品銷售額達到226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但是從便利店規模占比來看,便利店商品銷售額占當年全部連鎖零售企業總銷售額(約3.5萬億)的比重僅為6.5‰,占當年社零總額比重僅為1.2‰,遠低於日本的6.6%(便利店年銷售額占日本零售行業比重)和美國的5%(便利店店內商品年銷售額(不含油品)占美國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額(不含機動車及零部件)比重)。便利店業態在我國擁有十分廣闊的成長空間。

與超市區別

便利店不同於超市,也不同於精品店,在社區的一隅、街角,巴掌大小的便利店是最貼近生活的場所。超市帶來了第一波消費觀念革命,而無處不在的便利店又帶來了第二波的消費觀念革命,“Get what you forget” (買到你在超市忘記買的東西)成為美國便利店行銷核心。
便利店
便利店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出現的時間和發展的背景並不完全相同。但從整體上來看,便利店是超市發展到相對較為成熟的階段後,從超市中分化出來的一種零售業態。一方面,超市的發展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障礙,既“購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發展為便利店提供了先進的銷售方式和經營管理技術。具體的說,便利店具有與超市相區別的四個“便利”業態特徵。

產品策略

(1)提高門店的商品陳列利用率
商品的選擇和陳列是一門學問,如果做得好會給消費者帶來便利,並有極佳的促銷作用。在產品策略方面,便利店的經營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有些便利店門店商品數量和陳列空間的利用率存在嚴重不足現象,對其產品銷售產生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便利店一般是在城市的繁華地段,面積也通常在100平米以內,所以不能浪費門店的陳列空間。在商品的陳列方面,有些便利店存在某些商品的陳列面積過大的現象,有不少商品在3個排面以上,這樣的陳列為門店的商品品種單調創造了藉口,從而致使原本應當有1200種商品左右的門店,可能只有500多種的商品上架,其結果顯然是不足以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
(2)正確進行商品類型的選擇
便利店的主打商品應在速凍食品、飲料及日常用品上,這些商品不求多、全,而應求精,即選擇暢銷的、質量高的、價格又適中的產品上架。在便利店中應避免出現整扎銷售或者大包裝的產品,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為應急的需求,量販包裝的商品是不屬於便利店的銷售範圍,便利店銷售商品的選擇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因為銷售大包裝商品,便利店的價格必然要高於大型綜合性超市的價格,這種“雞蛋碰石頭,揚短避長”的行為將會導致顧客對便利店產生價格高、購物上當的心理。量販商品陳列在便利店的貨架上不僅不能獲得良好的銷售,還會浪費門店的有效陳列面,進而影響到門店的正常經營業績及形象。所以,便利店所選擇的商品類型應為品牌質量有保證、暢銷的大眾化商品。
(3)避免貨架存在大面積空位
貨架大面積空位是門店的暫時性缺貨或者其他問題,但是這種現象反映出的結果無非是:配送中心配送貨物不及時,採購部商品採購的品種不足,理貨人員補貨不及時。這三種問題造成的這一後果必然影響門店銷售和形象。一個貨架空空的門店對於顧客的影響是什麼?不僅僅是顧客此次購物無功而返,還可能使企業損失一批固定客戶。

特徵

距離的便利性
便利店與超市相比,在距離上更靠近消費者,一般情況下,步行5~10分鐘便可到達。
購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時性消費,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超市的品種通常在2000種至3000種左右,與超市相比,便利店的賣場面積小(50~200平方米),商品種類少,而且商品陳列簡單明了,貨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顧客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商品。實行進出口同一的服務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結賬排隊的現象。據統計,顧客從進入便利店到付款結束平均只需三分鐘的時間。
時間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營業時間為16~24小時,全年無休,所以有的學者稱便利店為消費者提供“Any Time”式的購物服務。
服務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將其塑造成社區服務中心,努力為顧客提供多層次的服務,例如速遞、存取款、發傳真、複印、代收公用事業費、代售郵票、代訂車票和飛機票、代沖膠捲等等,對購物便利的追求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這就決定了便利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分銷渠道

(1)建立網路配送系統,統一配送
鑒於國內便利店多數已有配送中心這一事實,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儘量採取在特定區域高密度集中開店的策略。要充分發揮自設配送中心的優勢,建立電腦網路配送系統,統一集貨、統一配送,特別要發揮配送中心分別與供應商及各家店鋪相連的電腦網路作用。為了保證不斷貨,配送中心一般應根據以往的經驗保留3天左右的庫存。同時,中心的電腦系統每天都會定期收到各個店鋪發來的庫存報告和要貨報告,配送中心把這些報告集中分析,最後形成一張張向不同供應商發出的定單,由電腦網路傳給供應商,而供應商則會在預定時間之內向中心派送貨物。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貨物後,對各個店鋪所需要的貨物分別打包,等待傳送。
(2)提高商品周轉率,減少庫存
由於門店面積小,又因地理位置多處於繁華地段,高額的房租不允許門店有大量的庫存。貨架商品的庫存量應嚴格控制在最大庫存量以內,這就要求配送中心將配送商品配準、配全,從而保證便利店的商品常進、常新,以減少庫存,提高商品的周轉率。為了完成門店商品的快速周轉,對於配送商品的時效,包裝應當仔細檢查,以減少不必要的庫存。通常將商品的庫存定為3天左右,而對於像冰激凌、速凍食品類商品,供應商一天分早中晚3次直接送貨到各個門店。

不宜地點

(1)商圈內人口極少
便利店不適宜開在商圈內人口不足的地方,如果商圈內人口在1500人以下,此店鋪應擯棄(這意味著商店的固定顧客過少,從而會影響到銷售額)。
(2)車流的動線很少
車流的動線指車輛行走時的移動路線。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車流的動線很少,則意味著商店的流動顧客會受影響。如處在十字路轉角處的店鋪其車流動線有4條(東、西、南、北4個移動方向的路線),位於雙向車道馬路的商店有兩條動線,而處在單向車道馬路的商店則只有一條動線。
(3)在馬路上看不到商店
這是指商店不是設在沿馬路的街上,而是在某一脫離馬路的區域內。其缺陷有二:一是不方便顧客的來店;二是很難招徠流動顧客。
(4)不在車站“回歸動線”內的店鋪
所謂“回歸動線”是指上車與下車的客流必須經過商店門口的移動路線。如果商店的位置不在這條移動路線之內、即使商店緊臨車站,也會使來店的客流受到影響。
(5)地下店鋪
設在地下室的便利店由於不能充分發揮便利店的特殊功能,因此客流會受到影響。主要缺點是:顧客進出不方便;店鋪位置不醒目而難以招徠流動顧客。
(6)要登樓梯的店鋪
和前者一樣、要登樓梯進入商店,會給顧客帶來不方便,從而違背了便利店主要提供方便的原則。
(7)不能設店招與燈箱的店鋪
商店由於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不能設立店招或燈箱,意味著商店的醒目與一目了然會大打折扣,而便利店的醒目與一目了然是保證客流的重要手段。構想在夜晚如果沒有明亮的店招如何能讓路過者知道這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
(8)店鋪的形狀不規則
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商場比較適合便利店的經營,如果商場的形狀不規則,那么在一個本來營業面積就很小的空間內很難合理地去安排商品的陳列,這就會增加顧客選購商品的時間。

市場規範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連鎖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店的有關術語及其定義。本標準適用於連鎖超級市場和便利店業態的經營。
2、定義
本標準規範了下列術語及其定義。
零售企業為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經營形式。
企業經營若干同行業或同業態的店鋪,以同一商號、統一管理或授予特許經營權方式組織起來,共享規模效益的一種經營組織形式。
連鎖的門店由連鎖公司全資或控股開設,在總部的直接控制下,開展統一經營。
若干個門店或企業自願組合起來,在不改變各自資產所有權關係的情況下,以共同進貨為紐帶開展的經營。
加盟連鎖店的門店同總部簽訂契約,取得使用總部商標、商號、經營技術及銷售總部開發商品的特許權,經營權集中於總部。加盟連鎖店的門店均為獨立法人。
以同一資本直接採取連鎖經營的門店,也稱連鎖店
以特許連鎖方式經營的門店。
採取自選銷售方式,以銷售生鮮商品、食品和向顧客提供日常必需品為主要目的零售業態。
滿足顧客便利性需求為主要目的的零售業態。
連鎖超市(便利店)公司應由10個以上門店組成,實行規範化管理,必須做到統一訂貨,集中合理化配送,統一結算,實行採購與銷售職能分離。連鎖超市(便利店)公司由總部、門店和配送中心(或委託配送機構)構成。
總部是連鎖公司經營管理的核心,它除了自身具有決策職能、監督職能外,還應具備以下基本職能:網點開發、採購配送、財務管理、質量管理、經營指導、市場調研、商品開發、促銷策劃、人員招聘、人才培訓、教育及物業管理等職能。
門店是連鎖經營的基礎,主要職責是按照總部的指示和服務規範要求,承擔日常銷售業務。
配送中心是連鎖公司的物流機構,承擔著商品的集貨、庫存保管、包裝加工、分揀配貨、配送、信息提供等職能。配送中心由分貨配貨(TC)、流通庫存(DC)、生鮮加工(PC)三部分構成。
商品的最小分類。
單品管理是通過電腦系統對某一單品的毛利額、進貨量、退貨量、庫存量等,進行銷售信息和趨勢的分析,把握某一單品的訂貨、進貨情況的一種管理方法。
每一位顧客平均購買商品金額。
(1)客單價=商品平均單價×每一顧客平均購買商品個數
(2)客單價=銷售額÷顧客數
對重點商品或項目的管理手段。ABC分析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將商品依暢銷度排行,計算出每一項商品銷售額比及累計構成比,以累計構成比為衡量標準,即80%的銷售額約由20%的商品創造,此類商品為A類商品;15%的銷售額約由40%的商品創造,此類商品為B類商品;5%的銷售額約由40%的商品創造,此類商品為C類商品。
來商店購物的顧客居住區域。商圈的大小,主要依據有效吸引來商店購物所需時間而定。根據時間、距離、占有率等,將商圈分第一商圈、第二商圈、第三商圈。
商品由原料開始到最終消費的全過程。即:由原料籌集、產品設計、成本控制到向顧客提供商品的所有活動的總稱。
零售業為建立商品差異化形象而選定某些合適商品,委託製造商加工,並冠以零售企業自身的品牌之稱。
補貨頻度和訂貨頻度高,銷售量和訂貨量都大的商品。一般多指ABC分析中的A類商品。即用20%的商品,創80%銷售額的商品。
交叉比率=周轉率×毛利率
通常以每季為計算期間。交叉比率低的為優先淘汰商品。
信息系統由營業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和外部關聯信息系統構成。
是商店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把經營所必要的信息(會計管理信息、人事管理信息、經營管理信息等)儲存於電腦,按需要進行加工、分析,所得信息再靈活運用於企業決策中的一種技術方法
是商店的時點銷售數據管理系統。
電子訂貨系統。指銷售商與供應商的電腦相連線,達到正確、迅速開展補貨、訂貨業務的系統。
是電子數據信息交換系統。指以電子方式開展資料交換的交易,用不同機種聯接不同行業的企業電腦,開展無電話、無傳票(無紙)的數據交換的系統。
食品行業防止缺貨迅速有效的補貨系統。
服裝衣料業為減少缺貨、縮短加工時間,減少經營費用,能準確預測補貨信息的、適應顧客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
將收集的商業信息通過電腦網路,附加各種服務,再提供給第三者的有償資訊信息,即稱增值網。
產品在製造商生產階段已印在包裝上的商品條碼,通常由產品的供應商事先提出申請,在產品出廠前已印好條碼。店外條碼適合於大量生產的產品。
僅供商店自行印貼、店內使用,不能對外流通的條碼,適用於非大量規格化的產品。
零售店的店內海報。
為持續性地生產、銷售預期品質的商品而設定的既合理又較理想的狀態、條件以能反覆動作的經營系統。
企業或個人等在某方面努力追求卓越,將工作特定化,並進一步尋求強有力的能力和開發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技巧及系統。
為維持現定的作業,創造任何人都能輕鬆且快速熟悉作業的條件。

零售業概況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1年以後,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GDP增長速度逐年加快,從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門店數達123690個,增長17%。其中,超級市場23233個,增長22.8%;專業店77220個,增長15.2%。2006年限額以上連鎖零售業零售額為10499億元,增長22.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比2005年提高2.1個百分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零售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威脅,而且帶來了更多的併購機會,這意味著零售企業將面臨大的洗牌,這給了中國零售企業做大的機會。
做任何一份事業,有三個基本要素必須確定:項目、資金和人脈。
在項目上,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且便利店行業利潤率比較高。同時便利店行業進入的門檻並不是太高,已開發國家的眾多便利店巨頭看好中國市場,都紛紛扶持一些中國的創業者加盟連鎖,這是難得的創業機會。此外便利店生命力比較頑強,生活在百貨和超市很難滲透的時空。
在資金上,便利店所需要的資金量並不大,也適合個體進行創業。而且便利店的融資渠道比較多,風險投資也開始向便利店投資,種種情形表明,資金的籌集不會成為便利店經營很大的障礙。
在人脈上,便利店對人的要求並不是太高,沒有多少技術門檻,對人的知識互補性要求也不是太大,這也比較適合自主創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便利店對團隊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便利店經營團隊的建立是必須的,一個好的團隊往往是一項偉大事業的開始。如果便利店能夠進一步發展壯大,那么到最後經營者會發現對於便利店經營來說,最重要的居然是團隊因素。
另外,如果是加盟國際巨頭的便利店事業,往往可以獲得採購、管理和行銷全方位的培訓,而且能得到經營指導。很多時候,這些對創業者的價值遠遠高於利潤本身。但是加盟國際巨頭的便利店事業往往需要很多的資金,其進入門檻也相當高,經營者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個準確的判斷,而不要盲目進入。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便利店是大有可為的,便利店知識的系統學習是必須的,沒有便利店知識的系統化很難有好的經營。傳播實用的便利店知識正是本書的目的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