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漢語成語

拼音:zuò wēi zuò fú

釋義:原意只有君王才能獨攬威權,擅行賞罰。後來形容當權者妄自尊大,濫用權勢,橫行霸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作威作福
  • 出處:《尚書·洪範》等
  • 拼音:zuò wēi zuò fú
  • 解釋:形容當權者妄自尊大,濫用權勢,橫行霸道
引證解釋,歷史故事,成語故事,詞語辨析,

引證解釋

原意只有君王才能獨攬威權,擅行賞罰。後來形容當權者妄自尊大,濫用權勢,橫行霸道
尚書·洪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三國志·魏志·蔣濟傳》:“夫‘作威作福’,《書》之明誡。”
《梁書·武帝紀論》:“然朱異之徒,作威作福,挾朋樹黨政以賄成。”
《晉書·劉毅傳》:(劉)墩勃然謂(郭)彰曰:“君何敢恃龐,作威作福!”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七十一回:“只哄著老太太喜歡了,他好就中作威作福。”
沙汀《還鄉記》:“因為他總終日遊蕩,作威作福,毫無打算的用光每一個能夠到手的錢。”

歷史故事

11歲漢順帝繼位後,大權落在宦官孫程手中。7年後,漢順帝重用議郎李固。李固為人正直,疾惡如仇,看不慣宦官專權。孫程對他恨之入骨,想置之死地而後快,誣陷李固妄自尊大、依仗權勢、作威作福。漢順帝徵詢梁皇后後保住李固。
東漢後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干政,政治上越來越腐敗,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26年,宦官孫程、曹騰等發動宮廷政變,擁立11歲的劉保做了皇帝,是為東漢第七位皇帝——漢順帝。一時間,宦官勢力空前強大,他們把小皇帝作為傀儡,大肆結黨營私。
這一切,引起了朝廷中一名正直官員的強烈憤慨,他的名字叫李固。此人是漢中南鄭人,字子堅,少有大志,發奮苦讀,長大後博古通今,極具名望,在京都洛陽的會考中名列第一,被漢順帝封為“議郎”。李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看不慣宦官們貪贓枉法、爭權奪利的種種卑劣行為,多次上書漢順帝,勸其對宦官們加以控制。在梁皇后的支持下,漢順帝終於準奏,撤銷了100多名宦官的官職。
受到打擊的宦官們對李固恨之入骨,總想伺機報復,置其於死地。後來,在漢順帝的大舅子、大將軍梁冀的支持下,宦官們聯名上書漢順帝,說李固排斥皇上的親信大臣,使這些臣子不能在皇上身邊侍奉皇上,還誣告他作威作福,濫用權勢,橫行霸道,罪該殺頭。順帝看後,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回宮徵詢梁皇后的意見。正直的梁皇后十分信任李固,勸說順帝要明辨是非,分清忠奸,一定要保全李固。這樣,李固才免遭殺身之禍。
後來,李固出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每到一地,莫不造福一方百姓,時人稱其為政天下第一。由於才能卓異,品德高尚,李固隨後屢屢升遷,被調回京都擔任大司農等職。漢沖帝即位後,李固又被任為太尉,成了中央執掌軍事的最高官員,與大將軍梁冀的權力幾乎不相上下。
不幸的是,漢順帝死後,由於在是否立清河王為帝的重大國策上沒有附和外戚權奸梁冀的意見,李固為梁冀所忌。公元147年,梁冀羅織罪名,誣陷李固,李固含冤入獄,最後被迫害致死於洛陽,終年54歲。

成語故事

牧野之戰,商軍大敗,殷紂王鹿台自焚,強大的西周滅掉了殷商。都城朝歌被廢,象徵國家權力的九鼎被移往洛陽,讓紂王之子武庚管理殷商余民。
武王慕箕子之名,派召公釋放了箕子,並向他詢問治國安邦之道。《尚書.洪範》是根據箕子的話寫成的。
武王說道:“啊!箕子,上天庇護下民,幫助他們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規定了哪些治國的常理。”
箕子回答說:“我聽說從前鯀以堵塞治理洪水,違背了自然規律,將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排列擾亂了,許多水利工程都以失敗告終。天帝大怒,沒有把九種治國大法給鯀。鯀在流放中死去,禹起來繼承父業,順應自然規律以疏為主,天帝就幫助他,使之治水成功,免除了洪水泛濫之災。大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上天受到感動,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他,治國安邦的常理因此確立起來。”
箕子總結出上天規定的治國常理是:“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辦好八種政務,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則,第六是用三種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來排除疑惑,第八是細緻研究各種徵兆,第九是用五福勸勉匝民,用六極懲戒罪惡” 。他總結說,要想當好天子,就應當像做父母一樣,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做天下臣民的君王。
其中在三德中,他指出只有君王才能作福作威,臣子不能。後來引用時常用作威作福泛指憑藉職位,妄自尊大,濫用權勢。
箕子把自己的治國之道和盤托出,並非有意於食周粟做順民,而是把自己在殷商這一段的歷史做個總結,以便開啟一段新的歷史。
武王也覺察出箕子的用意,他不愧是一代明君,胸懷寬仁,便封箕子於朝鮮,並且不把他當作臣子對待。箕子遂率商朝遺老故舊一大批人東渡朝鮮,至於今之平壤,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諸侯國,史稱箕子朝鮮。箕子治國毋偏毋頗,以仁以德,輔以律法,頒布施行了“犯禁八條”,國中大治,老百姓夜不閉戶,安居樂業,創朝鮮半島文明開化之始,被中原稱譽為“君子之國”。
今朝鮮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遺蹟。唐朝時,在朝歌南關建箕子廟,文學家柳宗元為其寫了碑文。明正德年間,在南門內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遺址尚存。今日之“三仁祠”在淇縣摘星公園內。

詞語辨析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指獨斷專橫。
指君王獨攬權威,行賞行罰。後泛指憑藉職位,濫用權力,獨斷專橫。
反義詞 仁至義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