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醫

佛醫

始自釋迦摩尼佛成佛以後,佛醫就一直陪伴在佛的左右;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佛法僧!在篤信佛的樂界裡,有大乘佛教也有小乘佛教。在醫學界存在相同的道理,西醫、中醫、大醫院是大乘:可以度很多的眾生,也可以理解為普度;因為受佛法和業力的限制,佛醫可以理解為小乘,只能度化極少數的人,脫離苦難絕症,接受精華點化。說到佛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說到由宗教信仰引申而來的醫學體系——佛醫學,想必更多的人卻是充滿著疑惑的。那么什麼是佛醫學,在科學知識越來越普及化的今天,我們又該如何來理解佛醫學,並把佛醫的科學體系發揚光大為世人服務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醫
  • 由來:宗教信仰引申而來的醫學體系
  • 屬性:醫學體系
  • 理論的精髓:病由心生,病從心滅
基本信息,佛教醫學,佛醫養生,

基本信息

佛,指覺悟真理之聖人。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佛教,為釋迦牟尼所創立,主張慈悲平等、普度眾生的一門宗教。佛教之宗旨在示導人類轉迷開悟,用超越階級、種族之情懷,以實現度脫苦海、淨化社會之理想。佛教醫藥,是以古印度“醫方明”為基礎,以佛學理論為指導,吸收和借鑑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理論和臨床特點,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學體系。由於佛教醫藥學的理、法、方、藥等理論框架和臨床診療體系是在中國形成的,因此,我們所說的佛教醫藥,實際上就是指中國佛教醫藥。在基礎理論方面,佛教的“四諦”、“五蘊”、“十二因緣”、“四大”、“三學(戒、定、慧)”等均對佛教醫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並被吸收和引入佛教醫學理論之中。在病因學方面,佛教醫藥認為病有三因∶外因——地、水、風、火“四大”不調,內因——貪、嗔、痴“三毒”為患,業因——前世孽債宿根之果報。

佛教醫學

佛醫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揉合的產物。
佛醫
佛教醫學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診療方法和臨床經驗,同時還有自己獨特的學術地位之後,會不會接踵而來出現“道家醫學”、“儒家醫學”、“法家醫學”、“兵家醫學”之類的名目,把中國傳統醫學切割得四分五裂。(註:道醫自古以來就有其名目,在唐代以前皆為道醫,只有修道之人或者方士才能醫病救人。如孫思邈、李時珍在當時都稱為真人,都是有名的道士。唐代以後道醫普傳才衍變為中醫。)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憂慮。因為無論是“道家醫學”,還是“儒家醫學”,或稱作其他名目的醫學,它們擁有共同的哲學體系和文化背景,都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都屬於中醫藥學的範疇,並非指自成體系,與中醫藥學並駕齊驅的一門傳統醫學。當代佛醫界的傳承大德釋明光長老(蘆永祿)對佛醫有過精闢的論述;佛醫的精髓就是佛法派生出的力量,結合自然因果,令人體自身油然產生強大的抗病能力,以達到愈病強身的目的。
佛陀醫案佛陀醫案

佛醫養生

佛醫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揉合的產物。佛教醫學,是以古印度“醫方明”為基礎,以佛學理論為指導,吸取和借鑑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理論和臨床特點,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學體系。佛醫講求“內外兼修”、“身心並治”,以治心為內在目標,以治身為外在目標。
佛醫理論的精髓——病由心生,病從心滅。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長江教授在談及“病由心生”的問題時強調,“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心在五臟六腑中居首位,所以傳統醫學理論稱心為“君主之官”,一個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緒不寧,勢必吃不香睡不甜,心慌氣躁,心驚膽戰,極易導致心力俱衰。心平氣和則心寬則體胖,心靜則身健,心平則氣順,心正則品性端直。因此中醫養生重在“養心”,且任何時候養心是養生的首要之務。
中醫情志致病學說,指出強烈的情緒刺激對於身體的傷害,指出中醫“養心”的關鍵在於情緒調整。《黃帝內經》中提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情緒平靜安穩,體內正氣就會和順不亂,精神安守而不消散,病邪便無法侵害人體。
佛醫理論的基礎——五行觀,以色養生

道醫最早以五行理論為基礎,在唐代以後道醫廣傳衍變為中醫,同樣沿襲了五行理論,而佛醫受此影響同樣認為自然界可以和人類生命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聯繫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古代最早的醫藥典籍《黃帝內經》中將人體內外環境聯結成一個密切聯繫的整體: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味:酸 苦 甘 辛 鹹
五臟:肝 心 脾 肺 腎
五感:怒 喜 思 憂 恐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穀:綠豆 紅豆 小麥 百合 黑豆

《本草綱目》中提到:“豆有五色,各治五臟,惟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這就與佛醫中的“五行與以色養生觀”有關,五行觀將五臟、五感、五方、五行、五味、五色緊密聯繫起來,認為五行間的相生、相剋針對五臟以及其相對應的情緒有相應的調節作用。五行學說強調“以形補形”、“以色補色”,認為色黑者入腎,因為黑色屬水,水走腎;且黑豆形狀也和腎相似,所以把黑豆稱為“腎之谷”。與黑豆補腎相同,綠豆補肝,紅豆補心,小麥補脾,百合補肺。
佛醫更注重日常養生

佛醫強調“預防醫學”,佛菩薩所做的就是防微杜漸,在“因”上把病排除了,就防止了疾病的開花結果,釀成苦果。佛醫“治未病”的理論要比中醫完善、徹底。
佛醫和中醫都認為,疾病可以依靠人體自身的癒合功能治好,佛醫有“物藥”、“法藥”之分,物藥治身,法藥治心,普通中醫只重視物藥部分,而佛醫在治身的基礎上提出了治心的觀念,通過“法藥”來使人自愈。平日所見的法事法會,經、律、論也是法藥較為常見的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